第711章 侦查(2 / 2)
“未见步军?”
神通再问,斥候回道:
“方圆五十里之内未见咸军步军与震天火跟随。”
“传令贡城,坚守城池不得出城迎战。”
“遵命!”
待斥候退出,万夫长沈暮驰说道:
“天王,传言百里燕就是当年在邵平与我等交战的魏贤,南征时,杀得金雪狄人魂飞魄散,如今咸军兵精粮足,百里燕狡诈多端,恐怕很是棘手啊。”
“哼,金雪狄不过一群蛮贼小儿,焉知我中原韬略之博大精深,空有一身孔武之力罢了。在本天王看来,蛮人败给百里燕并不意外,但他若想以对付蛮人之法对付本天王,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神通不屑说道,沈暮驰仍很担忧:
“天王,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还是小心为好。百里燕以骑兵孤身而来,定是仗着咸军手弩厉害,若是被其突破我军方向,直插篙丘、旭平,后果不堪设想。”
“沈将军多虑啦,百里燕初来昌尹,其断然不会孤军冒进。即便是想打我措手不及,其也没这个胆量。”
神通断定百里燕此番是来侦查地形,绝非穿插深入腹地扰乱后方。
“即便如此,当年邵平、北海两战足可见百里燕手段难缠,如今其亲自坐镇,定是志在必得,我等不得不防。”
“沈将军放心,百里燕越是急着与我军决战,对我军越是有利。如今长孙军急于南下,被我军杀得措手不及,百里燕若敢寻战,定让他有来无回。
立即传本天王军令,各地严守城池,无论咸军如何袭扰,不得出战,放其过去。”
“遵命!”
咸军骑兵经过635、636两年重新整备操练,普遍装备连射手弩,精良的牛皮扎甲,钢制加长横刀与马槊、长qiāng,对黑巾轻骑兵构成了重大威胁。
沈暮驰数次与叶信骑兵交锋皆完败,被迫退入步军阵中,以朝天弩、一窝蜂、长矛阵掩护压制咸军骑兵。
朝天弩射程往往超过两百步,一窝蜂也达到了丧心病狂的两百步开外,同时配以长qiāng、gōng nǔ阵,对战场覆盖率极大,神通在发现咸军战术特点后,以沈暮驰骑兵为诱饵,利用战场信息传到不畅的弊端,多次引诱叶信骑兵冲入朝天弩射程给以杀伤,屡试不爽。
一窝蜂与明朝神机箭相似,都是以huǒ yào动能为助推力,实现箭簇的滑行飞行。
通常以针状弩矢为弹体,裹上huǒ yào,装在一口方正的木箱之内,每箱装五十支,用引线串联,一次齐射四百或是六百箱,三万支箭齐射,每场战役仅一窝蜂发射的箭簇可多达二十万至百万之间,效率极其可观。
根据huǒ yào用量,将箭簇推送至一百至五百米之间,对密集结阵的步军阵线杀伤巨大,如此极大制约了步军对阵的冲杀,使得敌军不敢轻易发动排山倒海的密集冲锋。
此外一窝蜂还可用于守城,对一里范围之内集结的敌军加以打击,或是堆在城墙缺口之处,对冲入城中的敌军实施密集杀伤,总体而言,huǒ yào武器的出现,极大加剧了战争的残酷。
不过huǒ yào的使用,并非万能的法宝,百里燕在贡城呆了两日后,在尹渠城外遭到了一窝蜂袭击,箭簇的威力令人影响深刻。叶信令人捡来插入地上的箭簇,指着针形箭头说道:
“副帅请看,这箭头粗不过一根筷子,长不过一指,但威力却十分了得,可轻易刺穿当今多数皮甲与木质盾牌,若是距离够近,对铁甲与锁子甲亦有效果。我军每每攻城,叛军以此一窝蜂对我前阵齐射此箭,令我军十分之被动,若是我永兴城也能造此一窝蜂就好了。”
百里燕接过箭簇仔细查看箭支,箭支长约两尺,箭杆四分之三的长度有严重烧灼痕迹,箭头是精铁,威力很大。
但而且黑巾军huǒ yào pèi fāng不如长孙,所需黑huǒ yào剂量更多,要将箭簇送到三百米的距离,huǒ yào用量没有一斤,也要半斤,二十万支箭少说十万斤,这么大的用量,绝不可能久持。
思索片刻,他说道:
“叶将军,叛军每战所发一窝蜂你可曾令人估算过?”
“不曾,但据叛军俘虏交代,每战都有十万以上,甚至二十万支一窝蜂。”
“这可不是小数目啊,一地一战一军使用数十万支尚且可以,但若要在东南西北四条战线同时使用,黑巾军何来如此众多huǒ yào。”
“孙国有硝石硫磺,黑巾军有huǒ yào不足为奇。”
“但有如此众多huǒ yào就很有问题。”
注战争形态一定会因为战争技术与兵器的改变而逐步迭代改变,既战争的形式与战法,会因为技术兵器的出现而发生改变。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