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孟大儒对自家的未来女婿, 还是比较欣赏与认可的,算起来, 何昌逸与他还有着半师之谊, 毕竟他是上届科举会试的主考官之一。

所以他对何昌逸的印象本就较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家女儿与对方同在门下省共事近两年,都没有结缘, 两人却因宫中举办的那么一场赏花会而正式相识, 并确定心意。

由此可见, 何昌逸可以称得上是位十分守礼的君子,而且对方还表明态度,不仅不会要求他们的女儿在成亲后辞官, 还欣赏他们女儿尽忠职守的能力表现。

这让孟大儒夫妻都安心许多, 唯一让他们有些担忧与顾虑的,就是何昌逸昔日的宗室出身。

他们并不在意女婿的家境贫富, 只是相较于那有些复杂的背景经历, 家里情况更简单些的, 更让人放心。

可是女儿自己选定的这个人选,本身能力人品都过关, 他们老两口就算心里存着有那么一点隐忧, 也没表露出半分。

只在老两口私下的时候, 免不了感叹几声。

毕竟世事古难全, 会有缺憾实属正常,强求不得。

不过随着孟家收到传信,礼总尚书何广成将会以何昌逸族堂伯的身份, 带媒人亲自上门求亲, 他们心中的那点顾虑瞬间消失无踪。

“哎呀呀, 有劳广成尚书亲至寒门,鄙人如何担待得起哪!”

何广成身着便服,朗声笑道拱手道。

“哈哈,孟先生谦虚了,先生乃是陛下的座上宾,这世上能有什么是先生所担待不起的?在下今日是受人所托,替家中晚辈昌逸侄儿,向贵府求娶令爱,还请先生给个薄面,莫将在下给赶出去。”

孟山长知道何昌逸的父母都不在京中,也不方便来京中的事,以为何广成是受何昌逸的父母所托,帮何昌逸操办亲事。

而他虽然不曾入朝为官,与何广成没有共事,打过交道,但他对此人也算是早有耳闻,知道他为人处世素来圆滑,是位很擅长领会上意,做事从不违背上意的人。

所以他在收到何广成派人送来的亲笔书信,约定带媒人上门求亲的好日子时,就知道这桩亲事肯定是宫里默许的,让他彻底放下心中那点不宜宣之于口的顾虑。

花花轿子人抬人,都非常给对方面子的两人说笑间,带着媒人走入厅内商谈亲事,带来的礼品被抬到旁边的侧厅内。

何昌逸写给自家母亲的家书还没到达合城,他的亲事就已顺利完成提亲、定亲这两个重要步骤,只差成亲这最后一步。

顺利得让左书意看着十分羡慕,若是没有动过心,他只会单纯为表哥的亲事顺利感到高兴。

可是对于一位情窦初开,就遭受打击的失意人而言,高兴的同时,也难免为伤怀自身。

看着表弟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从过去的那个没心没肺的爽朗少年,变成满怀心事的忧郁少年,何昌逸是心痛而又无奈。

他过去一直觉得所谓一见钟情,只存在于书中,却没料到,他的表弟竟然用自己真实经历,告诉他什么叫做‘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在对方态度明确,丝毫不留余地的拒绝后,何昌逸很希望自己的表弟能够尽快放下,可以做到‘情不知所终、一往而殆’,却无法如愿,只能看着表弟变得越来越沉默。

“书意,你……要不要考虑申请调到外地,换个环境,也许……”

换个环境后,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与人,也许就无暇再执着于京中的人与事,说不定还能有机会遇上更适合的人?

左书意知道他表哥的意思,强扯着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表哥,我知道你的心意,不过我们不是早前曾计划过,要趁在京里时的机会多,先争取升职机会,之后再考虑外放的事?你放心吧,我没事,我肯定不会做自暴自弃的事。”

问题是何昌逸最不放心的,不是他自暴自弃,而是他在感情受挫后,将时间与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变得特别积极主动努力,比自己这个门下省的人还忙,何昌逸很担心他的身体会吃不消。

“听说京郊的百里桃林正繁花盛开,我们调一下休沐日,一起去郊外散散心吧。”

左书意知道他表哥想让他放下心结的好意,但他做不到,只能笑着道。

“有这个时间,表哥该邀表嫂一起出去赏花放松一下,我就不用了,表哥放心,我没事的,我觉得像现在这样,每天都能过得特别充实,感觉挺好的。”

忙碌的工作,可以占据他的全部思绪,还能让他的身体变得疲惫,变得能吃能睡,也让他成功摆脱前段时间吃不下睡不着的糟糕状态,让他表哥看着特别担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