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7章 秦晋殽之战(2 / 2)

加入书签

那人见到是谷雨,也是赶紧停了下来回道。

“哦,是谷特助啊。”

“机关长和各课长正在开一个紧急会议,会议应该还需要还一会儿才会结束。”

“你要找机关长的话,恐怕要等一会儿了。”

“嗯。好的,谢谢啊。”谷雨客气的回道。

“谷特助客气了。”那人也是客气的回了一声,然后才转身而去了。

谷雨原本是想着去中川杏的办公室等的,不过刚好影佐祯昭的办公室就在身后,索性就转身返了回去。

影佐祯昭的办公室,谷雨当然不是第一次来。

说来也算是熟悉无比了。

因为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结束,索性就去书架中随手挑了一本书看了起来。

不巧正巧的,谷雨恰好就挑到了一本关于秦晋殽之战解析的书。

秦晋殽之战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左丘明写的一篇散文。

整篇文章,按照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局,分为三个部分。

开篇至秦师遂东为第一部分。

主要写到卜偃传命、杞子密报、蹇叔哭师三个事件。

按照战争的分述,这是战争的酝酿阶段。

而后从三十三年春至灭滑而还,是整文的第二部分。

其中也是有三个情节。

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辞客。

这些情节都是主要围绕秦军的骄纵无礼,以及袭郑未遂。

其后余下的便是文章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较前两部分,或许就要精彩的多了。

这其中包括先轸论战、秦军败师崤山、文赢请三帅、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谢赐、穆公悔过等情节。

这些情节,主要也就是本文的主题。

殽之战的爆发和结局。

殽之战的结局,是晋国在肴山打败了秦国,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殽之战是春秋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

它的爆发绝对不是偶然的。

是秦、晋两国在根本战略利益上矛盾冲突的结果而已。

这场战争中,秦国孤军深入,千里远袭,遭到前所未有的失败。

自此之后,秦国东进中原之路被晋国扼制,穆公不得不向西用兵。

有史书道,"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殽之战,标志晋、秦关系由友好转为世仇。

也就是自此,秦采取联楚制晋之策,成为晋在西方的心腹大患。

而晋国为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

所以,楚过虽然未参与两国的战争,但却是肴之战的最大受益者。

或许,也是正是应了那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秦晋殽之战,被记录《左传》中。

文学家说他是散文,但军事学家却说它是中国最早的情报文学作品。

因此,这本书出现在影佐祯昭的办公室,就颇为有些深意了。

影佐祯昭自诩为中国通,对中国的古代文学,一直都多有研究。

此时,他还担任着梅机关的负责人,这本书的出现,就绝不是凑巧那么简单了。

而且书页有着很明显的被翻阅的痕迹,说明他最近刚刚读过这本书。

刚刚提到过书里的一些内容,实际上跟现在的局势,有那么一点点重合之处。

只是谁会成为最后的最大利益既得者,现在谁也没有办法评价而已。

武汉会战之后,中日双方进入战略对峙态势。

似乎谁也奈何不了谁。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日本在战场上仍是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的。

如果他们重新调整计划的话,想必我国战场上的抗日形势,也会相当的严峻。

影佐祯昭研究此,或许也是希望日本军队避免重蹈秦国的覆辙吧。

当然,这仅仅只是谷雨的猜测而已。

书页内容不算多,谷雨一口气读完,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了,影佐祯昭的会还没有开完。

他们开什么会?

谷雨忍不住好奇了起来。

对会议内容是好奇,但他对那个情报更为好奇。

日军轰炸重庆的情报。

之前他在中川杏那里得到确认,日军将会在近期对重庆实施轰炸。

事情是确认了,但是至于具体的时间还没有得到确认。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谷雨都在想着办法搞到具体的情报。

只不过,谷雨一直就没有多少收获。

不得已,这事只得暂时的被搁置了下来。

刚刚等待影佐祯昭之时,他没有想到此,是不知道他们的会议会开多长时间。

所以,他只得放弃了这个想法。

结果那里会想到,他们的会议进行了一个多小时都不结束。

早知道如此,就应该在影佐祯昭的办公室找找,有没有此类的情报了。

不过,似乎此时并不算太晚。

以现在的架势看来,他们丝毫还没有要结束会议的意思。

岂不是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查探一番。

想到此,谷雨赶紧走到门口,探出头去看了看走廊里的情况。

直到确认没人会注意到影佐祯昭的办公室时,赶紧将房门轻轻的给关上了。

一关上房门,就快速的扑向了影佐祯昭的办公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