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章 给他们一条出路(2 / 2)

加入书签

“没错,正是胡先生!他的本职就是教书先生,以胡先生的人品,绝对能够胜任此事!”

田保微笑着说道。

“嗯,胡先生的人品没得说!把这儿的事情处理好之后,咱们直接就去找胡先生!”

周欢一锤定音!

……

位于京城东南的治学坊,是京城的学院聚集地,光是名声在外的学院,就有七八个之多,可谓是名师云集,学子荟萃!

尤其是大周准备开科取士的消息传播开来之后,各地的有志学子陆续来到了京城,准备着在一个月后的考试中,一鸣惊人!

这些学子来到京城之后,大都会到治学坊,听名师授课,坐而论道,以增加阅历,开阔眼界!

由于大批外地学子的涌入,治学坊内商铺的生意也随之暴火,尤其是客栈和酒肆,生意更是好的一塌糊涂。

客栈的房费已经在短时间内翻了一番,却依然爆满,一室难求。

酒肆的价格也大幅上涨,但是吃饭依然要排队。

在治学坊的诸多学院中,如海书院只是其中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书院,只有四间矮房而已,学生也不多,只有二三十人,先生更是只有一个。

不过,这段时间以来,如海书院却名声大噪!

原因很简单,在就是在大周皇帝御驾亲征,奔赴雁门关之际,如海书院的先生胡士昌,不但亲自送子出征,还咬破手指,写下了一面死字旗,以激励儿子,为国征战!

此事之后,胡士昌和如海书院,便名扬天下!

一时间,感动者有之,称赞者有之,腹诽者也有之!

有一些心理阴暗之人,认为胡士昌这么做,无非就是在哗众取宠,以此邀名!

还有一些人认为胡士昌故意在皇上面前表现,是想以此邀官!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胡士昌全都一笑置之,根本就不做任何解释。

虽然已经名闻天下,但是他的生活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每天还是像往常一样,认真的给学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他向学子们收的束脩,一直都是治学坊最低的。

虽然这一二十年来,京城的物价涨了很多,但是胡士昌所收的束脩,却十几年保持不变。

在入海学院读书的学子,大都是家境相对比较贫寒的学子,因为家境但凡好一些的学子,都去那些名气较大的书院了。

这类贫寒学子,往往不能按时拿出束脩,甚至有人一拖数月之久!

对于这类拖欠束脩的学子,胡士昌从来都没有催促过,不但不催促,他还在学院里支了一口大锅,每天下午散学之后,他都会做上一大锅饭,让学子们免费吃,随便吃。

虽然大都是一些粗粮野菜粥,没有精致的菜肴,更没有酒肉,但就是这些粗粮野菜粥,却让很多贫寒的学子能够充饥,能够继续在这条求学之路上走下去。

胡士昌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做着这些事情,始终坚持,却从未声张过,也未炫耀过,更没有要求任何一个学子在飞黄腾达之后给与回报,甚至连学子们嘴上说一句感谢都不许!

胡士昌认为,他只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无需感谢,更无需回报。

但是,他的这种义举,却在一个个学子心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