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章 还在假装(10)(2 / 2)

加入书签

但另一边,他同时也会更加得寸进尺地希望,他们的关系不止于此。

不止是喻辛潜意识里认为的姐弟......

对面三人当他们交头接耳在说什么悄悄话,表情揶揄地看着二人,看破不说破。

喻辛冲他们笑了笑,没在意这个小插曲,重新和大家聊了起来。

这顿火锅吃了一个多小时,快结束时喻辛去收银台结账,这才知道单已经被人买过了。

听到这话,她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祁琰的名字。

虽然他们了解不深,但祁琰给她的最初印象就是:年纪虽小,但为人处世却面面俱到,不会出一点差错。就算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相左,他也能很快找到一个能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这样细致的洞察力,更像是从小耳濡目染以至身体形成的条件反射。

与人接触时,下意识就会通过一些细节判断对方的脾性及实时的情绪变化,以便在第一时间给出恰到好处的反应。

这种洞察力在她所处的职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喻辛也是毕业后自己在工作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然而性格使然,她更倾向于与人交往时,各自保留三分余地。不过分插入对方的工作生活,自己亦是。

许是秉持着这套交往原则的缘故,喻辛留给旁人的印象就是:温和,但有距离感。

这份距离感让她规避了很多麻烦,但同时也让很多试图与她进一步交往的人望而却步。以至于这些年,她身边就只有一个徐朦看起来关系比较热络。

但祁琰与她不同。

她能感受到藏在他散漫随意外表下属于少年人的张狂恣意,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时不时就会冒出个苗头。

这种感觉已经离她太遥远了。

但今天下午的那场篮球赛似乎又把她拉回了那个遥远的学生时代。

她抱着课本在校园里步履匆匆地赶着下一堂课,盛夏的阳光炽热耀眼,她听见道旁的篮球场突然炸开一阵欢呼声,等转过去时只见到一道背对阳光高高跃起的身影。

伴随着蝉音绵长,篮球被用力地砸进框里。

瞬间的击鸣声仿佛夏日冰块碰撞白瓷碗,清脆的响动让人心间一颤。

这种感觉又能如何不让人怀念呢?

——

晚饭后,五人边散步边聊天往回走。

陈楠三人步子迈大,不知不觉就把他们落在了后头。

“算起来我也有四年没回南大了,没想到还是那副老样子。”教学楼陈旧古朴,散发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林荫路两侧的香樟遮天蔽日,看起来一切和过往并无不同。只是穿行其中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

祁琰看了看宿舍楼的方向,放缓了步子。他道:“其实大三时校领导本来说要在北区盖一栋新的教学楼,原来的年份太久远了,各项设施都跟不上,但这个计划唱了一段时间,最后就不了了之了。到现在新楼也没个影,大家都不抱希望了。”

喻辛了然地点了点头。

她还在校时就听说过这个消息,只是没想到都过去四年了,这里还是什么都没变。

喻辛叹了口气继续往前走。

经过路旁的公告栏时,余光突然瞥见什么让她停下了脚步。

祁琰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公告栏贴了一面的照片,正中间的那张是个红底证件照。照片中的人眉目飞扬,一双散漫的眸子直直望向镜头,神色并无紧张,反倒有种气定神闲、游刃有余的劲儿。

祁琰大学几年的变化不大,喻辛一眼就能认出他。

看完照片底下的个人介绍,她笑着打趣道:“没想到你的大学生活还挺丰富多彩的。”

从加入篮球队,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再到参加专业知识竞赛,公告栏里都事无巨细地列出来了,像个百度百科似的。

祁琰:“大一大二的时候比较闲,陈楠又喜欢凑热闹,拉着整个宿舍一起参加了不少活动。”七七八八的奖也拿了一些,但是能上学校公告栏被公示表彰还是因为他在大三参加了个全国知识竞赛拿了一等奖。

喻辛闻言有些感慨:“说起来我之前也上过学校这个表彰栏,不过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你应该没见过。”

她当时也是因为在英语演讲比赛中拿了奖,照片被贴在了上面。

南大校园里起码有二十多处这样的公告栏,它们分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每天都不知道会被多少人围观。

喻辛出神地想着,冷不丁听见祁琰回了一句:“我见过的。”

“啊?”

祁琰转身直面对她道:“我说我在公告栏上见过你的照片。”

他语调清晰地重复了一遍,眼底映着路灯的光,显出几分罕见的认真,那张脸上也不复散漫。

“......”那道视线过于直白,喻辛下意识就想要回避它。

她沉默了片刻,最后错开他的目光,笑了笑答道:“是吗,那还挺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