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他的梦(2 / 2)

加入书签

某一刻,她在他眼中看到了绝望。

他在硬撑!只是不知道他为了什么在硬撑。

付阳很有天赋,十岁便中了童生,成为秀才的预备人选。

某天午后,付阳何付庄生在院子里吃饭。

付庄生想起了什么事情,于是问付阳道:“最有学问的是谁?”

付阳答:“庄生梦蝶的庄子。”

“那以后我就叫付庄生了。”他笑道,眼底的明明带着笑意,却让人想流泪。

十三岁,付阳成了秀才,打破了全县秀才的年龄底线,被奉为神童。

知县致力于培养付阳,将他接到了县上的私塾,出钱让他读书。

只是,付阳越优秀,付庄生眼低的绝望,不,或许说是解脱式的绝望更为贴切。

付阳越优秀,他眼底解脱式的绝望越掩藏不住。

付阳被接到私塾里,只有夫子休沐的时候才能回家。

不知道是不是分离太久的原因,付阳回家对他的感情不太一样了,从原来的依赖变得生疏,甚至还看到了一丝憎恨的踪迹。

付庄生不知道付阳在私塾里都遇到了什么事。

私塾里有那家员外的儿子,那员外的儿子知道他是付庄生的儿子后,便跟同窗宣传起了付庄生偷书的事。

付阳因此被孤立,对付庄生有了些怨恨。

十六岁,付阳被知县资助,和知县儿子一起去赶考,同行的还有那员外的儿子。

进京后,科考还没开始,他们便在客栈里暂住。

同行的几个公子哥儿在家被束缚了许久,到了京城就像一只刚刚会飞的小鹰,什么都要去尝试。

开始时,他们热衷于结交京人,一起吟诗作对,潇洒风流。

但后来,他们却留恋风月,常驻烟花柳巷。

付阳不与他们为伍,和文人吟诗作对时,他偶尔也会去,但他们去烟花柳巷时,他是绝不跟着的。

有一次,知县的公子派人叫他送点钱过去。

他拗不过那传话的人,拿了知县公子的钱亲自去了一趟青楼。

却不想,他在那儿遇到了一个温婉出尘的女子。

那天,那女子在知县公子他们的包厢里去弹着一曲哀婉的乐曲,不谄媚,也不搭话,只安静弹着琴。

她指法转换自如,沉浸在琴声的意境里,不受旁边任何事情的影响,仿佛活在另一个世界。

这样的她很耀眼,一下就住进了付阳的心里。

那员外的公子见他盯着那女子出神,便嘲笑了一句,“果然是贼的儿子,见不得好的东西。”

他沉下脸,将钱交给知县的公子便走了出去,走到门口时,却忍不住回头多看了眼那女子一眼。

从那天起,他更加努力了,坚决不出现在他们面前,也不去想那女子,把自己关在房里,背着书,也不知道是在跟谁较劲。

但,他似乎躲不过去了,每当夜深人静,他的脑海里总会出现那女子的脸,学业以他能感觉到的速度在下降。

他不由得想起了付庄生,想起付庄生送他上京时的满脸期待,想起了员外儿子说付庄生偷书时那副恶心的嘴脸。

又想起了那仅见过一面的女子。

脑子彻底混乱了,不知道该怎么做,眼神逐渐涣散,心中传来了一个极具诱惑的声音——“去死吧……去死吧……”

他于是麻木着眼神,缓步走向湖边。

现在是夜晚,那帮公子约了姑娘去湖上宴饮。

他看向湖中,那艘船上隐隐约约传来了熟悉的琴声,他笑了,一步步走进水中,一点点靠近那艘船。

越靠近,她的形象越清晰,在水淹没他眼睛前,他似乎看到了她轻轻对他微笑,美得不可方物。

水漫过眼眸,向上看还隐隐约约看得到船上灯笼旖旎的光。

水淹没他的脑袋,湖面一片沉寂,没有一丝涟漪。

湖面上却升起了风卿书的身影,待他完全升到湖面上时,场景转换,来到了茅草屋前。

付庄生在一个飘着雪的夜晚收到了付阳自杀的消息。

在那一刻,他眼中的逞强瞬间被绝望掩盖,愣在原地没有任何反应。

很久很久以后,他竟穿着单薄的衣衫走出了茅草屋,到院子里手舞足蹈了起来,嘴里还痴痴念着,“骑大马……夫人……坐轿子……状元付阳……”。

不知道他跳了多久,只知道雪一直在下,天亮了又黑,黑了又亮。

终于,他倒在了雪地上,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远处的风卿书心痛地闭上了眼睛,似有滴泪滴落在雪地上。

“确是我欠他的……”他喃喃道。

正待何筱琉要问清楚时,她却醒了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