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兜里有钱过年不慌(2 / 2)
就在叶晓奇扮演财务家长角色的时候,另一边真品坊和滴滴商城的宣传和仓库也在向三线乃至四线五线城市下沉,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要比大城市里的进展要复杂的多。
和圆通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了,叶晓奇负责出仓库,其他的物流过程都由圆通来接管,这种合作方式已经延续了一年多,并将持续的合作下去。在看到叶晓奇并没有向物流发展的意图后,喻渭蛟也大胆的发展着自身的团队建设。
{}/ 临调任的时候,周特意提醒了这个心腹手下:“这个东西看老板的样子肯定是要往大搞的,干的好起码也能混到新公司的总监,干的不好就等着做一辈子的主管吧。”
主管深以为然,别的员工都走了,主管都不肯走,五道口凌晨五点钟的星星见过吗?
技术上的问题,搞不定的找周;方案上的问题,弄不清楚的找龚赛刚。
总体还算比较顺利。
另一边,龚赛刚这边的团队也似模似样的搭建起来了。
那个叫黄建胜的人挖过来了,一问才知道,这人原来就是那个……鸭热水器的老板……
应该算老实人吧,还是当了老板好多年的老实人。和龚赛刚家里有着类似的经历,倒在了实体行业的寒冬之下……
半导体设计人员,语言程序员,指令集开发人员,通讯电路设计人员,可以说能想到的技术人员,都招募了个遍。
现成的元件,ar授权的技术,高通的专利生产协议,清华的合作方案,该拿的该争取的都拿到了。相比之下,背壳和内外屏的定制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代工厂的选择也不是那么紧迫。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
但是龚赛刚也遇到了属于她自己的难题:
老板指示的这个图形处理芯片怎么搞?
芯片的事情不复杂,就是把图形优化程序植入到芯片里,卡在视频信号和手机系统之间,似乎也没什么难度。
但是难就难在这个芯片上了,没有能设计这个芯片的部门!
清华一个这方面的教授评估后,倒是表示能做一部分,从功能描述到模拟再到逻辑合成和电路模拟,乃至最后的布局绕线和涉及到的晶元资料库,都能做。
这个东西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是成品出不来,无法转换成实体。
教授表示实验室什么都有,就是缺新一代的光刻机,言语中怂恿龚赛刚掏钱给实验室添一台光刻机。
龚赛刚心想,不就是一台设备么,上一查,感觉要疯。
光刻机这东西还真不是随随便便能买到的,好在r国就有卖,叶晓奇喜欢这个国家,大概就是因为鬼子为了钱一点节操都不要,啥都敢往共和国卖。
但是老贵了,一台像样的落后一代的光刻机,起码亿起步,美元!
清华教授的要求纯杜撰啊,原型是一个武昌某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其实清华有这种东西,但是厂商求合作了趁机换个新的不过分吧……当年那个导师,能把实验室搞的有模有样靠的可不是学术,而是头脑。还有前一章其实昨天就写完了,发出来一个时后发现基本设定不对,我误以为手游评级也是那几个机构做的,赶忙删了大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