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 谁主南氏(2 / 2)

加入书签

南慕云说到此处,顿了顿,一方面是话题言语有犯忌讳,另一方面是他不想轻易提起这个不愿提及的话题。

更重要的是,南慕云不知口中之言,需不需要避讳父皇身后的那个蒙面黑衣人。

几年前,南林第一次见到这个黑衣人,是在自己的府上。一身黑衣脸覆黑色面甲,于自己府中一剑刺死了一名修为与自己伯仲之间的刺客。

几年来,南慕云多次见他恭立于父皇身旁。无论自己与父皇论及何事,这黑衣人竟然全无避讳,父皇似乎也不以为忤。

南林再次端起身前的茶杯,笑着说道:“世间万物皆有生死,纵然日日被人呼以‘万岁’,但终有一日为父也终归会逝于泥土之中,但说无妨。”

南慕云微微点头,“九州势力关注我皇家立储之事,无非是准备在父皇登仙之前,与储君交好,甚至操控储位。

待到父皇登仙之后,便可借此掌控南氏,掘出北境,探究北川之北。”

南慕云言罢,脸上已寒霜挂满,血丝冲瞳。

他自幼拜师于北境,心性多了些闲散安逸,无欲无求。虽然平日里总是一副万事不盈心的样子,但内心却自有其坚持,而且傲气傲骨丝毫不少。

对于储位,南慕云早已表明无意于此,但不代表心甘情愿地看着外人操控。

虽然因为戒心也好,妒忌也罢,八年间,同父异母的两位兄弟从未停止过对自己的刺杀,但他除了自保,全无还击。

甚至决定,不论未来那张龙椅是他二人谁来坐,他都会全力拥护。

南林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端着茶杯,面目不见一丝波澜。

许久之后,南林目光柔和地看着南慕云,“行了,早些回去吧,记得有空多去湘儿那看看。”

南慕云起身告退,书房之中只留南林和那黑衣人。

看着南慕云行出书房所在的院落,南林站起身,再次剧烈地咳嗽了几声,那黑衣人想要上前搀扶,南林抬手制止。

南林行至书房之外的假山旁,声音很低,但不似自语,“慕云的心性终究是正了些,纵然是狠下心来,能夺下皇位?我看不见得。

再者说,如今,就算是夺下了位子,这‘帝国’估计还是保不住的。

若是真的有那一天,湘儿……保得住吗?”

黑衣人静立一旁,并没有出言的意思。

“之前在慕云府上的那个诸葛向阳,如今身在何处?”

“天鼎山下,中都。”黑衣人简明扼要地回道。

“那书生本事不知道怎么样,但心气之高,远高于慕云。所求之学问,慕云更是难以给出答案,却不知怎么会替慕云跑腿,呵呵。”

似乎并没有指望黑衣人搭话,南林接着说道:“你给说说,九州势力最后在这帝都,谁能说的算?”

黑衣人略作思索,“九州之中,论及实力,烈阳宗算不得第一,但在我南氏经营时间远长于其余各方。

更重要的是烈阳宗有雄踞晋州之便,想必笑到最后的,应该还是钟万屠。”

——

不同于民风粗犷尚武的晋州,位于晋州西边的北部建州,势力不像晋州那么复杂分散,大小不一。

建州只有三个大势力,背靠北川山脉的北斗剑宗,与晋州接壤的百花谷,还有南邻中州的达摩禅院。

建州多山地丘陵,地势平坦适于耕种的平整土地很少,更别说兴邦建国的平原了。因此,建州在连绵起伏的山地之间建起了许多村寨、城镇。

由于这些村寨城镇规模都不大,人口也不多,每个村寨、城镇之中,都在所处势力的主持之下选出了村长和城主,负责日常管理。

整个建州又在三方势力的联合推动之下,在各个村寨、城镇间修缮了许多山间通路,由于地形所限,虽然加以修缮,但许多小路仍是崎岖蜿蜒。

小路崎岖,马车自然难以全速前行。

“石头,去不去尿尿?”肖玉看了一眼仍在睡觉的小白虎,双手抓着裤带。

“没有,你去吧,我们等你。渡贤大师,麻烦停一下,阿玉要去尿尿。”石凡一边和肖玉说着,一边掀起马车上的布帘,满脸歉意地抢先和大和尚说道。

“好嘞。”

渡贤和尚答应一声,勒紧缰绳,肖玉跳下马车,碎步小跑地钻进了一旁的林子。

“渡贤大师,你说大白为什么觉醒之后喜欢睡觉?以前可是精神欢快的很呢,如今除了偶尔睁睁眼睛,饭都不好好吃了。是不是非但没有觉醒,反而吃坏了身子?”石凡一脸担忧地问道。

“哈哈哈,世间万物,皆逃不出缘法。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熟睡未尝不是觉醒,觉醒未必不可熟睡嘛。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哈哈哈哈,阿弥陀佛。”

石凡撇了撇嘴,但还是默默记下了大和尚的话,他自知愚钝,悟不透这些佛门道理,准备回头说给阿玉听听,也好知道是什么意思,以及小白虎是好是坏。

“大师,你不要生阿玉的气,阿玉就是嘴上不饶人,其实他心眼挺好的。之前在那个路过的村子,他还专门帮你问了有没有新袈裟卖,还说想要买来送你的,只不过没寻见。”

大和尚仍旧是哈哈大笑着满嘴佛曰,听得石凡一阵头大。

肖玉此时提着裤子,从一旁的林子里器宇轩昂,慢条斯理地走了出来。

“咳咳,这里风景不错,还有阴凉,石头,下车吃饭。”肖玉挺胸抬头,努力寻找着寄情山水、潇洒豪迈的感觉,准备一步步朝着自己梦想的江湖大侠靠拢。

石凡拎着一个包裹跳下马车,打开包裹之后,从里面取出了之前买到的油饼。

分别递给肖玉和渡贤和尚之后,石凡自己也拿起一个,率先吃了起来。

似是感觉伙食单调,肖玉再次爬上马车,取出一个从村寨酒馆里买来的大酒囊,拔起塞子,轻轻地抿了一口。

啧吧啧吧嘴,肖玉转头看见一脸羡慕的胖和尚,撇着嘴将酒囊递给了和尚,“喏。”

肖玉看着和尚咕咚咕咚地猛灌了几口,虽然有些心疼,但还是忍住没有出声。

接过大和尚递回的酒囊,肖玉晃了晃,重新放回车厢,小声地嘀咕着:“乖乖,一口就是半皮囊子,还好不是从胖婶那偷装的那个葫芦。”

再次跳下马车的肖玉,一脸无奈地看着渡贤和尚那身老旧袈裟,“大和尚,最近的城镇是哪?要走多久?”

不知为何,听到这个问题,渡贤和尚竟然咽了咽口水,“阿弥陀佛,自贫僧的枯木寺,我们一路向东,再行五日,便是‘落花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