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暗流涌动(1 / 2)

加入书签

我的身子仍是不爽,一回王府,我便窝进了被窝。梅子坐在我的衾席旁,给我端了杯热茶。我抿了口茶,感觉身子暖和了一些。</p>

这时突然有人敲门,梅子看向我,我点了点头,她才起身开门。姚诀风尘仆仆而回,我见他一脸疲惫,问道</p>

“怎么了?搞成这副样子。”</p>

姚诀见我问,立刻紧张起来。他站得笔直,说道</p>

“独孤郎君今日并无异动,只是……他今日说是去收佃租,奴才也不知晓他所行那么远,竟然离京三百里。奴才也是追赶不及,差一点跟丢……”</p>

“……”我听罢放下茶杯,说道</p>

“还亏你是阿延手下最得力的手下,恐怕你早就被我这个长兄发现了吧。”</p>

“啊?”姚诀惊讶的抬起头,看到我似乎脸色不好,又怯生生的垂下了脑袋。</p>

梅子见我语气不善,说道</p>

“竟是没想到这如罗家的郎君警惕心这么强。”</p>

“……”我垂目不言,许久抬头看了一眼姚诀,发现他正在偷偷的观察我,见我看他,又急忙垂下了脑袋。</p>

“……看来,以后这兰姨家的事情,还是要梅子去才行。”我说道</p>

“听着,从现在开始,你要给我盯着冯小怜。”</p>

“冯小怜?”梅子不明白,疑惑的说</p>

“对,冯小怜,”我回到</p>

“发现她有任何情况,及时向我汇报。”</p>

“是。”梅子回到。</p>

“姚诀,”我说道</p>

“宫中之事,你可是有门路?”</p>

“回夫人,奴才可尽力一试!”姚诀回到。</p>

“那你去帮我查一查,穆邪利为何不让冯小怜回宫?”我说道</p>

“是。”姚诀回到。</p>

“还有……”我犹豫了片刻,想来姚诀并不会害我,于是说道</p>

“斛律光……怕是命不久矣……你去帮我探探,高长恭赌谁?”</p>

“……?”姚诀莫名,看向梅子。梅子似乎也是不明所以,于是问道</p>

“夫人是何意?”</p>

“……”我又抿了口茶,说道</p>

“斛律光若是身死,斛律皇后必定被废。那接下来,谁是皇后,便会决定朝堂走向。根据我观察,如今最得宠的便是两个人:胡太后之侄,胡长仁之女胡昭仪,以及那个弘德夫人穆邪利。这两人之所以得宠,绝不单单因为貌美。胡昭仪背后毋庸置疑是胡太后;而穆邪利身后的,如今看来,恐怕是陆令萱和穆提婆。”</p>

“一般而言,虽然穆邪利有陆令萱支持,但是穆邪利毕竟出身低贱。胡昭仪出身贵胄,又有胡太后相帮,想必赢面更大。”梅子说道</p>

“不可说……”我说道</p>

“胡太后风流成性,从小便对高纬不闻不问。恐怕在高纬心中,陆令萱要亲切许多。再者你不要忘了……穆邪利手上,可是有太子高恒。”</p>

“……那……夫人觉得,会是怎样呢……”梅子问道</p>

“如若斛律光死,那么齐国朝堂之上,能说上话的,便就只有高长恭了。想必不久之后,高长恭变可左右逢源了,”我说道。</p>

“那我们该怎么办?”梅子问。</p>

“以静制动,”我说道</p>

“先搞清楚高长恭的想法,再做打算。”</p>

“是!”梅子和姚诀齐声回到。</p>

姚决退了出去,我用眼角的余光盯着他,却心里默默的盘算了起来……</p>

表面怯生生的,可是竟然能应下我的要求,去探查齐国内宫……</p>

是普六茹坚的细作强大到了这个程度……</p>

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p>

我的眼里不由得冒出了寒光,透着幽冷的杀气……</p>

*****************************</p>

“独孤夫人……真是多谢你了……”郑芳华靠在软榻上,虚弱的说道</p>

“还让夫人如此费心照料妾身……妾身深感惭愧……”</p>

“王妃这是哪里的话,”我舀起一勺粥,轻轻的吹了吹,递到郑芳华嘴边,</p>

“妾身此番多亏殿下和王妃百般呵护,才不至于惨遭非难。有机会照顾王妃,也算是略表谢意罢了。”</p>

郑芳华轻轻的抿掉调羹里的清粥,我用绢帕帮她擦了擦嘴,</p>

“身在齐国……夫人定当百般不适……妾身感同身受……”</p>

“王妃不必如此。”我说道。</p>

“只是如今……齐周边界甚不安定……你们周国国主……又在国内大兴改革……如今就连我郑氏……也无法将消息传递到周国……”郑芳华歉疚的说道,</p>

“夫人必定……万分想念夫君……妾身却无能为力……诶……”</p>

“……”我微微笑着,把最后一口粥递了过去,说道,</p>

“妾身并没有那么脆弱……相信妾身的夫君也不会日日耽于此事,夫人不必介怀。”</p>

“诶……”郑芳华似是不能释怀,叹了口气。</p>

“夫人早些休息吧,再晚,怕是会影响了孩子。”我站起身,准备离开。</p>

“好……”郑芳华点点头,却又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p>

“夫君他可是就寝了?”</p>

她身边的婢女听闻,说道</p>

“回王妃,还没有。”</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