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喜欢就是喜欢(2 / 2)

加入书签

一边抽烟一边改试卷,频频点头,捡到宝了捡到宝了。

思路清晰,逻辑思维非常好,最重要的是,这个学生的字也写得好,改这样的试卷对老师来说就是享受。

改完试卷,物理老师算了一下分数,有点可惜,不是满分,最后一大题的一小问处理的不是很好,或许是因为时间太赶或者做题的时候心不在焉,作图没作对。

但是答案是对的,还是解题的过程,物理老师在上面扣了三分。

九十七分,如果九十七分加在他的总分里就有729,足足甩了第二名一百多分,汴阳一中建校以来,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从未出过七百多分的学生。

月考的试卷是学校老师自己出,不会像期中和期末由教育局统一出卷子,那时候的卷子难度会大很多。

这样的好苗子,再多以培养,将来妥妥的清北生。

不过所有任课老师的兴奋的情绪没有感染到老张,老张几天表现得心事重重,上语文课给同学讲课还走神,以前没出过这样的现象。

以老张的工作态度,绝不会在讲课的时候这样的马虎。

但大家只是觉得老张累了,高中班主任是很累得一个职业。

大家体谅老张,在他的课上连讲话生都小了一些。

不过这天,老张的一系列表现让所有的同学大跌眼镜,兴许是喝了点小酒,脸上红红的。

在讲到必修三第六课《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时候忽然停下了,然后把课本往讲台上一放,冲出了教室,留下全班的同学面面相觑。

不多时,大家就看见老张进来,但是手上拿了一个东西,这是一把……琵琶?

是吧?

老张来了兴致,一边讲课文,一边开始弹奏,然后弹奏出来的音乐只叫人捂着耳朵,太难听了吧。

这随兴弹奏,还有指甲刮在琴弦上的饿声音,太刺耳了。

立马有学生不满意,“老张老张,您快别弹了,我们还是讲课文吧,弹琵琶这么高难度的事情还是算了。”

都要破坏原文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

老张或许也知道自己弹得难听,听了学生一说,又把琵琶放回办公室继续讲课,不过之后的内容和《琵琶行》无关,讲的都是盛唐时代的风花雪月,底下的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琵琶是别的语文老师,会弹琵琶的语文老师带来的,为的就是在课上让大家听听琵琶的声音。

老张也期待的搓搓手,便借来试一试,可是没学过乐器的大老粗弹起来宛如杀猪。

寄张林波转班之后,王晓明还留在七班,不过申请换了宿舍。

现在整个315宿舍就只有程凉一个人,他也乐得清静,现在打主意,动脑筋怎样让男孩心甘情愿的搬进来。

或者他不住宿,寄住在男孩的家呢。

这是一个当下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英语早自习。

英语老师没来,昨天布置了今天的听写,由课代表代替。

程凉笑着从座位上起身,俯身看了身边的男孩一眼,男孩正拿出英语作业本,乖觉的把英语书放到一边,准备听写。

拿着英语书的程凉走上讲台:“准备听写了各位,把英语课本,小纸条都收好了,眼睛专注地看着眼前,不要东张西望的。”

最开始听写的是课本后面第六单元的单词,这个课代表不仅限于在讲台上,听写的时候喜欢在台下走来走去。

每到一个地方,能听见周围“叮叮咚咚”收课本收小抄的声音。

“现在开始听写句子,很简单的句子。”

“第一句:我的同桌每天都给我带早餐。”

果然很简单,大家意外课代表今天出了这么简单的句子。

“第二句:我的同桌还给我洗衣服,给我做饭,给我买糖。”

众人:“???”这是什么中国好同桌。

“第三句:我的同桌是天底下最帅气的少年,他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短发,迷倒众生的帅气的脸,宽肩窄要大长腿。”说话间,英语课代表一直望着角落的某个地方。

刚开始两句大家可能还没反应过来,但是第三句一出,大部分的人已了然,“唰唰唰”的目光回头。

英语课代表假意咳嗽两声:“别东张西望啊。”继续在走道转来转去。

在转到角落的位置时,又道:“第四句:我的同桌……”

“啪!”英语课本砸到英语课代表的后背上,男孩有些恼怒的声音:“程凉,你能不能好好听写。”

少年笑着把地上的书捡起来,望着男孩:“行吧。”

喜欢就是喜欢,没有什么欲擒故纵,克制和隐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