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斗鸡走马(一)(2 / 2)
贾昌长到七岁时,矫捷过人,能顺着柱子爬上房梁,还善于应对,据说还能听懂鸟语。
话说有一天,唐玄宗外出游玩,在云龙门见到贾昌在路边摆弄木鸡,就把他召入宫中,当鸡坊的训鸡少年,待遇超过了禁军——龙武军。
别看他是一个三尺高的孩子,进入了鸡群,训鸡就像驯养一群小孩一样,哪个健壮,哪个瘦弱,哪个勇敢,哪个怯懦,什么时候该饮食,哪个鸡有疾病的征兆,他都了如指掌。
这些鸡都对他畏怯而驯服,在他的指挥命令下可以排列成队形。
大家都看着稀罕,监督鸡坊的太监王承恩把情况报告给了唐玄宗,唐玄宗就把他召到殿前的庭院验证,结果非常合乎皇帝的心意,当天就任命他为五百小儿长。
再加上这贾昌做事忠厚谨慎周到,皇帝就更加宠幸他,金银财帛之类的赏赐,几乎每天都往他家送。
甚至在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到东岳泰山去封禅,也命贾昌用笼子装了三百只斗鸡随行。
贾昌的父亲在泰山脚下去世,皇帝特恩准贾昌护送其遗体回雍州安葬,并让县官给他置办了丧葬用品和车马,还颁诏准他乘坐公车走洛阳大道。
皇帝到骊山温泉,也会带着贾昌。
这样的荣耀富贵,闪瞎了世人的眼,扭曲了世人的观念。人们把贾昌称为“神鸡童”,还编出了这样的歌谣: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
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东市的斗鸡场据说是贾昌开的,专供京城王公贵族赌博娱乐。
只见斗鸡场内设施豪华,斗鸡台上铺着华美的地毯,四周围着低矮的镶着金玉的乌木栏杆。
开阔的斗鸡台四周,遮阳棚下,身着华丽衣衫的王公贵族们围绕着斗鸡台或坐或立,三五成群,斗鸡台上两只高大的鸡斗得正欢,人们有的弯腰伸头,有的凝神握拳,有的大声呼喝,有的窃窃私语……
随着一只斗鸡的落败,有的人欣喜得意,有的人垂头丧气,在输了的人叱骂连连声中,一缗缗的钱,一匹匹的帛,霎时被挪换了位置,斗鸡场内的鸡博士麻利地收拾台上满地的鸡毛,又开始准备下一场的比斗。
赌徒们摩拳擦掌,指挥侍从准备下一场的赌注。
这时,两只鸡笼被捧来搁在了斗场两边,鸡博士清清嗓子,站在清理干净的斗鸡台上,高叫几声“各位,各位”,吸引了围观者的视线,然后口齿伶俐地分别介绍两只鸡的名字、特点,隐隐地鼓动大家押注。
李俶带着李云倾来到围栏前,小声问道:“娘子觉得那只鸡会赢?”
李云倾道:“我不懂耶。”
“无妨。”李俶抬手一划,道,“娘子看这里在坐之人,大多是行家,却也不能保证压得准。”
李俶浅笑,鼓励道:“娘子但选无妨,嬉乐而已。”
李云倾蠢蠢欲动,鼓起勇气说道:“那我就选了啊,输了可别怨我。”
李俶含笑点头:“但选无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