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五章 狎妓之风(二)(2 / 2)

加入书签

“哦。”李云倾点头,转眼她又问道:“听说有官员聚会,还会携带□□前去?”

“是。他们带了妓子去,多半会是为了招待友人。”董秀点头答道,他轻笑出声,“娘子不知,这教坊里的荒唐事,还真是不少呢,真可谓是丑态百出。”

“据说,那些外放的官员,竟然有人在交割公务之时,也交割教坊妓的。”

“听说还有官员与教坊妓相恋,后来那妓子移情别恋,官员受不了打击,居然发狂而死。”

“啊?哈哈哈……”对于这些丑恶的社会现象,李云倾觉得自己只能报以嘲讽的笑。

“那皇宫里的教坊呢?”她问。

“宫里的叫宫妓,只侍奉陛下、妃子与皇子皇孙,以宜春院的级别最高,称为内人。”

皇宫中有大量的宫妓,她们服侍的是皇帝及其家属。

宫妓中以宜春院的宫妓级别最高,因为她们常为皇帝表演,又被称为“内人”。如我们熟知的公孙大娘、谢阿蛮,就属于宫妓。

“咦~”走着走着,李云倾看到一个卖包子的,她忽然觉得有些饿了,就走了过去。

那推着小车的小贩立即热情地招呼道:“要蒸饼么?”

蒸饼?这里的饼不单指烧饼之类的吗?馒头包子也叫饼?

那么,武大郎的炊饼,其实也不一定是饼,也可能是包子或馒头吧?想着,李云倾问道:“都有什么馅儿的?”

“菜的肉的都有,您要几个?”

李云倾看向刘清潭和董秀,他们摇摇头,就说:“各来一个。”

“好嘞。”

小贩用晒干的虎皮叶包了两个大包子,递给李云倾,“五文钱,谢谢。”

刘清潭付了钱,李云倾就着虎皮叶咬了一口包子,味道还不错,当然,和现代的包子比还是差了一点儿,毕竟此时没有味精鸡精之类的,小贩又不可能用鸡汤调馅。

又走了几步,她就看到了一样熟悉的美食——甑糕。想到那香香甜甜软软糯糯的味道,她就忍不住想要流口水。

她欢快地跑到卖甑糕的板车前,招呼刘清潭和董秀也来吃,两人直摇手,她就买了两块,一小块她现在吃,一大块带回去给李俶吃。

她不知道的是,唐代宰相韦巨源请中宗皇帝吃的烧尾宴中,那道“水晶龙凤糕”就是精工细作的甑糕。

甑糕是用干荷叶包的,打开后,除了那熟悉的香甜味道,还有一股荷叶的清香。

她将大块甑糕交给侍卫拿着,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包着小块甑糕的荷叶,又转回头找卖甑糕的要了双筷子,吃了起来。

甜甜的味道,让她眯起了眼。

李云倾以前常在书上看到胜业坊和平康坊,现在身临其境,便充满了好奇,可惜,作为一名良家女子,她只能的教坊外面走上一圈,看上几眼,感慨几声。

不看那些熙熙攘攘来寻欢的各色男人,胜业坊就像一个高端的住宅小区。

李云倾在这里没有看到“满楼红袖招”的盛景,也没有见到传说中集美貌与才华于一体的花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