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章 灞桥送别(一)(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来晚了,看样子李颀等已经在祖帐祭过路神了。

李俶和李云倾走上前去,颔首说道:“李大和小妹前来为李公送行。”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侍卫捧上程仪。

李颀等看到李俶和李云倾前来送行,十分意外——他们根本就没有通知过李俶,也不知道该到哪里通知。

几日前萍水相逢,相聚痛饮,他们以为从此不再相见,谁能想到他们竟然不请自来,为李颀送行。

只是,他们是如何知道李颀的行踪呢?

那日李颀已经向大家辞别,今日本来的打算悄然离去,却被友人得知了行程,继而通知了大家,这才有了灞桥送行,那么,是谁通知了他们呢?

众人看着李俶给的那沉甸甸的程仪,有人疑惑他们的动机,有人感慨他们的慷慨……

可是李颀乃世外隐士,又清贫,有什么好让他们图谋的呢?

唉,想不通,想不通。

李颀自觉和李云倾他们只是一面之缘,不好意思收取程仪,再三推辞。

李俶说道:“李某兄妹虽和李公只有一面之缘,却是早有敬仰,且一见如故,钱财乃是身外物,李公再勿推辞。”

话说到此,李颀也不好再拒绝,就对他们施了一礼,让道童收下,又取了丹药赠与李俶。然后带他们跟王维等见过礼,又向他们一一介绍了其他几人,因为没听过这些名字,李云倾也没在意。

李云倾入乡随俗,跟李俶先是进祖帐给路神上了一炷香,祈求路神保佑李颀一路平安、顺遂,然后从路边碧绿的柳树上折了柳条相赠,表达对李颀的挽留之情,也是祝愿朋友随遇而安、落地生根。

李颀感激地收下。

文人送别是要赋诗或奏乐的,不展示出才华表达惜别之情的人,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虽然李颀已经是方外之人,可他的诗名远扬,尤其是边塞诗和音乐诗享誉于世,所以也脱不了文人的义气。

而他又交游广泛,性格又疏放超脱,所到之处皆被奉为上宾。

此时他被众友簇拥,这些朋友又多是文士,就免不了要赋诗相赠。

李云倾和李俶来晚了,错过了诸位文豪赋诗相赠的盛景,但是在众人的围观下,李俶和李云倾必须得写个离别诗,或者奏个离别曲什么的,否则是会被众人鄙视的。

不好在文豪前赋诗献丑,李俶从怀中掏出白玉笛,道:“某为李公吹奏一曲,愿李公一路平安。”说罢,就吹奏起了《渭城曲》,以此表达对李颀的依依惜别之意。

当李俶掏出白玉笛之时,众人眼前又是一亮,在场的可都是识货之人,那白玉笛一看就价值不菲,却落在这样一个面容粗犷之人的手里,有人暗叹:真是糟蹋啊糟蹋。

却见李俶从容优雅,玉树临风般地站在众人之间,吹奏起来。

当玉笛声响起,那婉转悠扬的乐声刹那就俘获了众人的心。

还别说,唐朝的皇子皇孙们大多都多才多艺,样样乐器都拿得起,放得下,在醉生梦死的同时,也彰显了他们的艺术天赋。

※※※※※※※※※※※※※※※※※※※※

亲们,第49和50章已经解锁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