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哥舒翰,横行青海夜带刀(一)(2 / 2)
顿了一下,他又振奋地说道:“此战将彻底扭转了我大唐在青海地区的被动军事局面,不仅使吐蕃失去了东进跳板,也使我大唐争得了唐蕃东线战场的主动权,还收复了我大唐国土,使我黄河九曲之地臣民生活安定,免受战乱之苦。”
看了一眼李云倾若有所思的模样,李俶望着远处云蒸雾绕的苍茫远山,愤然说道:“一些自以为是、心高气傲、看不清大局的文士,只会讽刺边将好大喜功、不恤士卒,谴责朝廷穷兵黩武,却不知若无哥舒翰这样‘不恤士卒’的边将浴血奋战,又怎会有这盛世伟业,怎会有这安定繁荣?”
看着李俶一本正经,严肃得像个小老头一般的模样,李云倾夸张地捧场道:“哇塞,这石堡城之战,竟然蕴含这么深奥的意义!”
转眼她又眨巴眨巴眼睛,崇拜地说道:“李俶,我觉得你很有指点江山的潜力耶!”
李俶被她吓得一哆嗦,连忙捂住她的嘴,低声说道:“莫乱说,小心隔墙有耳。”
他往四周看了看,松开手,又小声叮嘱道:“此话若被陛下得知,后果不堪设想。”
李云倾连连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觉得此处有心腹把守,很安全。
她在李俶的胳膊上蹭了蹭,说道:“难怪临洮的人对哥舒翰感恩戴德,给他立了纪功碑,还在民谣里唱:‘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看来只有当地的百姓,才能深切感受到石堡城之战带来的好处,比那些只会空耍嘴皮子的文人强多了。”
李俶点头笑道:“民谣便代表了民心所向,这是最好的证明。”
李云倾点头应道:“是啊,是啊。”
她讨好地递给李俶一杯米酒,说道:“你快给我讲讲哥舒翰。”
李俶喝了一口米酒,缓缓讲述了哥舒翰的事,李云倾听得津津有味。
李云倾惊讶道:“原来哥舒翰四十岁之前竟是一事无成,还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后来浪子回头,才大器晚成。”
李俶宠溺地看着她,点点头。
讲道:“哥舒翰先是在河西节度使王倕帐下从军,颇受王倕器重。天宝元年,大唐攻取了新城(今青海门源),在交战时哥舒翰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并且一马当先,勇冠三军。”
李俶道:“战后王倕便把新城交给哥舒翰管理,他治军有方,号令严谨,三军无不震服。”
李云倾感叹道:“啧,啧,果然是金子就会发光。”
李俶笑了笑,说道:“天宝五载,王忠嗣兼任河西节度使,发现了哥舒翰,对他十分欣赏,提升他为衙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