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丹凤门报捷(三)(2 / 2)
这时,礼部侍郎在皇帝的示意下站到了挑廊前檐,他声音洪亮地宣读了报捷书,下面的百姓再次欢呼起来。
在一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中,李隆基满意地微笑着,亲和地跟百姓们打招呼,百姓们越发兴奋地欢呼起来。
这时,忽然间鼓声阵阵,声震百里,人们的视线随着鼓声在丹凤门前汇聚,只见一百多位舞者披甲持戟,随着鼓乐声排成战阵,执纛(音道,羽毛做的舞具)而舞,他们交错屈伸,首尾回护,往来间相互击刺,变换队形,以矫健的身姿展现出大唐男儿的铁血气势。
随着阵型变换,那雄浑的鼓声、时而婉转时而急促的群乐、刚劲矫健的舞蹈,糅合在一起,演绎了一曲高昂的极富号召力的大型乐舞——《七德舞》,也就是《秦王破阵舞》,为石堡城大捷庆功。
一时间,天子、诸王、文武百官、士卒、侍卫、布衣百姓以及滞留在大唐的外国使者,都随着那气势雄浑的乐舞而情绪高涨,君臣百姓同乐,一起为盛世大唐欢呼,一起为圣明天子祝贺。
宣捷仪式之后,李隆基又在丹凤楼大宴群臣。不过,因为明天要拜谒太清宫,今日的宴席都是一些素斋,酒水也以酸甜的汤水所取代。
诸王、群臣依次坐好,再次向皇帝稽首祝贺石堡城大捷。
李隆基满意地扫视着诸王与群臣,面带微笑,无尽威仪地说:“众卿平身。”
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宴会开始。
李龟年带领着梨园一众弟子开始表演乐舞。
在乐舞中,百官开始为皇帝李隆基歌功颂德,或举杯相庆,或献上精心准备的诗篇,或当众溜须拍马,直奉承得皇帝喜笑颜开。
轻歌曼舞、觥筹交错间,李俶看着红光满面、一脸喜悦的皇帝,他沉思片刻,瞅了个空,端着酒杯来到李隆基面前,恭祝道:“孙儿恭祝祖父收复失地,恭祝祖父慧眼识猛将。”
“哈哈哈……”李隆基大笑,他举起酒杯对李俶说道:“好。”
一杯汤水饮下,李隆基放下酒尊,身子略微前倾,他微笑着戏谑地缓缓说道:“大收啊,听说朕的掖庭宫都成了大收的后院了。”
李俶闻言,惶恐地稽首道:“孙儿不敢。”
“不敢?”李隆基面色一冷,他语气严厉道:“我看你很敢啊。”
顿时,李俶感觉到一股威压压迫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他暗自沉下一口气,面上却是惊恐不安,他连忙认错道:“孙儿知错,请祖父恕罪。”
“哼。”李隆基看着他惶恐的模样,满意地收回威压,他清冷地对李俶说道:“起来吧。”
李俶稽首谢恩:“孙儿谢祖父恩典。”
他心中略微放松,知道自己已经过了第一关,于是谢恩之后,他恭谨地侍立在一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