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二章 祥瑞(2 / 2)

加入书签

“三弟。”李俶笑着应道。

他很喜欢这个性情豪爽的三弟,兄弟俩骑马并肩而行。

“昨日大哥怎的不打招呼就先走了?”李倓问。

李俶淡淡一笑,道:“祖父叫我问话,故此先行一步。”

这种事情一打听就能知道,所以他没有隐瞒。

“哦。”李倓点头,转眼又戏谑地探过头小声道:“还说未惹祖父生气,这不就被叫去训话了。”

李俶神色淡淡:“你想多了。”

李倓一脸不信,道:“不是训话,那是为何?”

李俶道:“为兄久病初愈,祖父颇为关心。”

“啧。”李倓羡慕地咋舌,“大哥独得圣眷,真是令人羡慕。”

李俶淡然道:“皇恩浩荡,祖父对你也不差。”

李倓正要接话,身后却传来李係的声音:“三弟有出息了,竟然和病人争宠了。”

见李俶和李倓回头,李係在马上对李俶抱拳道:“大哥,恭喜你恢复健康。”

李俶含笑点头。

李倓一脸不喜地叫了一声:“二哥。”

南阳王李係,是太子李亨的第二个儿子,跟李倓不对脾气,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

李俶暗暗地瞪了一眼李倓,李倓连忙收敛脾气,跟在李俶右侧默默前行。

李係跟在李俶左侧,一时兄弟三人都沉默无语。

......

西京太清宫位于长安城东北方向的大宁坊,居于三大内所围绕的中间位置,始建于天宝元年(742年),初名玄元皇帝庙,第二年正式更名为太清宫。

西京太清宫和亳(音博)州真源县(今鹿邑,老子的出生地)太清宫,是建造的规格最高、地位最尊崇的大道观,它将祖先认同、道教信仰和道学研究结合在一起,成为玄宗朝的精神圣地。

李隆基在登基后的几十年里,曾数十次拜谒老子庙及太清宫,此次拜谒是因为太白山人李浑的上言和大同殿的祥瑞。

先是天宝七载(748年)三月,在兴庆宫大同殿的柱子上,长出了一棵玉芝,一本两茎,而且有神光照耀大殿,如此祥瑞,让李隆基很高兴,命文武百官都到大同殿观看,当时王维曾作诗一首,《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圣恩便赐宴乐敢书即事》,记录了这祥瑞盛事: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

岂知玉殿生三秀,讵有铜池出五云。

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熏。

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

今年六月,在大同殿的柱子上,又长出一棵玉芝。

恰逢此时,太白山人李浑上言说,他见到了神仙,神仙说在太白山金星洞,有一块玉板石记圣主福寿之符。

李隆基就命御史中丞王鉷前去寻求,王鉷在太白山仙游谷金星洞找到了这块“帝福寿玉板石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