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杜甫是有产阶级(一)(2 / 2)
太阳西斜的时候,李云倾终于结束了她考察任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她长舒了一口气,吩咐李林找个酒肆,歇息一会儿再回去。
按照李云倾的想法,此时的长安城内名人众多,随随便便就可以遇上几个名人,就像她前几次的机遇一样。
可是今日她却一个也没遇到,这让她不禁有些懊恼,在心里嘀咕着:是不是今天那些名人都没有出门?出门的又没来西市?
想一想自己还打算去拜访杜甫这个名人,心情才好了一些。
酒肆里还算凉快,李云倾喝了一些冰镇了的绿豆汤,才觉得凉爽了。
歪着头想想还没花钱败家,在酒肆略作歇息之后,李云倾让李林在米行买了两斗米(米一斗=30斤),两斗面,又在笔墨行买了两刀宣纸,两盒狼毫毛笔,两盒松烟墨,在果子行买了两篮水果,才坐上马车往杜甫家走去。
杜甫住在长安城南,李林之前来过一次,是奉了李俶的命令来送过钱粮。
来到杜宅门前,李林敲门递上拜帖,片刻之后,杜甫带着书童亲自迎了出来,看到李云倾自然少不了诧异,李云倾笑着再次解释了一番关于丑女变美人的原因,这才被迎进院内。
李云倾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礼遇,竟然是杜甫亲自来迎接她,细细一想,也就明白了,她还没有见过杜夫人,有陌生人来访,自然是男主人出面。
李林卸了车,将礼品搬到厅堂,就立在李云倾身后守护,李卫在书童的帮助下给马解了套,喂马喝水、吃草料。
李云倾进院子的时候,打量了一圈院子,只见这院子比她的兰月轩稍大些,是个两进的院子,进了二门,越过照壁,直对着的是三间正房,院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前院很宽阔,左边是一片药田,右边是菜地,院中还有几株果树,此时药草的花开得正盛,菜地规划齐整,一行行的,有碧绿的葵菜、青菜、韭菜,有结了果的茄子、豆角,整个院子里看起来生机勃勃。
看来,杜甫比她想象的有钱。
在她以往的印象中,杜甫过得穷困潦倒,饥寒交迫。
先不说他在安史之乱时在诗中写道:“幼子饥已卒”,就说他去年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说的:“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听着多让人心酸——竟然穷到了吃人剩饭的地步。
李云倾曾经因为这句话愤懑过,同情过。
而实际情况却是——杜甫是有产阶级,他的日子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清贫,此时还没有穷到看人脸色吃残羹剩饭糊口的地步,所谓的“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也许是指某些权贵对他的不屑态度。
还有人说杜甫在长安城困守的时候,曾经穷得摆过地摊卖过药,可是以目前李云倾所看到的,杜甫还没有穷到那个地步。
实际上,大家印象里穷困潦倒的杜甫,在长安城里有房产,由田地,有车马,有婢仆。
他在洛阳还有房产与良田。
此时杜甫所住的院子,是他天宝五年从洛阳搬家至杜曲时置办的。
不过,他在长安城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是真的,这点从院落里的陈设就可以看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