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劲敌来袭(2 / 2)

加入书签

陆钧和常晓成、李尚源、杨文茵心里既有期待,又有些不安,而苏克先脸上则满是兴奋,道:“哎呀,这回,我终于可以见到祖辈们生活的地方了!”

再往西北走,他们就不打算乘坐马车,而是要一人一匹马继续前行。他们在长城脚下的关卡换了马匹,将带着的货物——茶叶和盐挂在马背上,随着韩运和刘及成沿着长城往西北走去。这回,沿途出现了许多汉人和鞑鞳人混居的村落,这些村子里既有像他们在北京居住的一样的四合院,也有陌生的蒙古包,而在外面游荡的孩子也不再都是汉人模样,很多七八岁的小孩子中间的头发剃得光光的,旁边则围着一圈小辫,穿着颜色鲜明的袍子,黑红的脸膛和苏克先一模一样,看向陆钧他们的眼光则充满了好奇,也闪烁着陆钧曾经在京城中的鞑鞳人眼里见过的那种警惕和深深的戒备。

前几日陆钧他们途径宣府的时候,发觉那里的兵士防备严密,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这样的神色,又出现在了这些混居的百姓脸上。这里没有多少庄稼,却出现了成群的牛羊,陆钧拿出地图一看,地图上并未标识任何的地名,只有几个零散的小圈,说明这里已不再是大魏的土地。

天色渐暗,陆钧眼看离下一个小圈还有一定距离,便提醒了一下韩运。韩运忧心忡忡的开口说道:“咱们得找地方住下了,这儿好像不怎么太平。上次来的时候,蒙古包好像比现在多,不知道是不是又遭了贼,把人吓跑了。”

他们几人商议了一下,便扬鞭策马,往旁边一个小村子里跑去,说是小村子,实际上并没有几户人家,陆钧想着他们一行人还是汉人居多,便找了一座简陋的小院子,敲起了院门。

院门一开,果然是位汉人老者,他一开始只是从门缝里往外瞧,看见陆钧的长相穿戴之后,方才放心的把门打开,对他们道:“诸位莫怪,这几日来来往往的尽是蒙古狼兵,被抢怕了,不得不小心着些。”

说罢,他冲屋里喊了两声,两个高大壮实的汉族青年走了出来,替陆钧他们把马牵到后面去了,陆钧道:“老伯,我们是去草原上做买卖的,能不能让我们借住一宿?”

那老者爽快的点点头,道:“都进来吧!”

陆钧他们一个个的走进小院,院子里变得拥挤了起来,等他们坐下之后,老人才叫来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他们相见。那两个青年憨厚老实,对这些大魏来的人们十分尊敬,对于混在其中的苏克先,他们也并不觉得新鲜,此地已经是汉人少,蒙人多,陆钧感觉他们才是真正的“少数民族”。

陆钧在老人家用过晚膳——煮熟的羊腿和有些难以下咽的面饼——便走进老人为他们安排的屋子,准备休息。陆钧有些放心不下他们带的货物,一直没睡,不一会儿,常晓成也爬了起来,小声对陆钧道:“晚上那羊肉到底煮熟了没有,我的肚子痛得厉害!”

陆钧示意他不要嚷嚷,快去解决,快点回来,一入夜,外面的草原上响起了各种陌生的声音,让陆钧心里有些不安。一向无所畏惧的常晓成好像也谨慎起来,拉着陆钧道:“跟我一块去吧。”

陆钧想去查看一下马匹,于是便披上衣服,跟常晓成一起往院后绕去。这院子只有一道低矮的土墙,搭的歪歪斜斜的,倒是围了一个马厩,在土墙后面。陆钧到马厩里瞧了一眼,他们的马都在,陆钧才松了口气。回去一瞧,常晓成也已经解决完了他的问题,两人便结伴又往回走去。

走了一半,常晓成忽然停住,指着远处草原上道:“阿钧,你看边是什么,是不是狼?”

陆钧抬眼看去,那里闪烁着一排排橘红色的光点,随着草原上呼号的风晃来晃去。

陆钧道:“我看不像,像是火把……有人来了!”

常晓成也警惕起来,道:“若是火把,那这可是来了不少人呐,大半夜的来做什么?”

陆钧心想,莫非他们是来抢东西的?听这家里的老人和他的儿子们提过,这儿之所以还住着一些人家,是因为这里既不属于大魏,也不属于鞑鞳的土地,没有人来向他们征收赋税,但是同时,也没有什么驻兵保护,那些草原上的鞑鞳人哪天没吃没喝了,就会跑到这些附近的小村落里来抢上一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