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欢聚(2 / 2)
第二天天刚蒙蒙发亮,陆钧便命令安材准备车马,和安材二人赶回洛陵。一踏入洛陵城内,就见城门口黑压压站了一排兵士,挨个排查过往的客商。陆钧和杨文茵正在城门口排队等着进城,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喝道:“都让开,李大人奉皇旨下临洛陵,谁敢拦道,重责不怠!”
陆钧赶紧拉住安材让在一边,随其他等着进城的百姓们一起跪在地上,有个挑着担子的在旁边冷冷笑道:“什么大人,不过是个阉人罢了。”
陆钧心里一惊,替他捏了把汗,好在这时候人们乱哄哄往后退让,谁也没有听见。他小心抬头一看,只见数人抬着一顶暖轿,银顶皂盖,两排提着缨枪的军士开路,威风凛凛的往县衙方向去了。
陆钧对安材道:“事不宜迟,我先去县衙探听消息,你回家通报一声。”安材连忙驾着马车往陆家赶去,陆钧一个人沿着洛城街,一路走向了洛陵县衙。
刚拐到县衙门口那条街上,陆钧躲在街角一瞧,就看见夏县丞带着县里的典史、学谕,三班六房一众人跪在地上,那“李大人”的轿子到了之后,颤了一颤,轿帘一卷,走下一个人来。
陆钧屏住呼吸,仔细看去,见那人中等身材,穿着一身大红的官服,绣着大蟒绕过肩头,比曾经的巡抚陈穆更要气派几分。只不过,他尖瘦的脸上覆着眼纱,仿佛不想让别人看清他的面貌。陆钧想起夏县丞亲自去了一趟省城之后,派人告诉他道:“听闻这位李公公不苟言笑,很少见人,出入皆以眼纱蒙面,只有伺候他的几名太监见过他的真容。我这番前去,他不曾传见我,但我送的东西,他倒是都收下了。”
此时,陆钧听见跪在地上的一众官员在夏夏丞的带领下,齐声恭迎他的到来,他尖着嗓子,答了一声:“进去说话吧。”便迈步朝着县衙里面走去。
陆钧料定一会儿肯定会有差役出来,便在街角耐心等着,果然不到一刻,皂服箭袖的两个差人就从他面前跑了过去。陆钧跟上他们,问道:“二位这是领了什么差事,这么着急?”
那两人道:“还能有什么差事,如今这李公公果真来了,急着叫乡绅们前去回话呢。陆少爷,你也快去你家里叫四老爷来吧,我们就不再往你家跑一趟了。”
陆钧急忙谢过他们,快步赶到了陆府。刚一进门,便见陆兴玹和一名没见过的四十上下的中年人一起迎了出来。陆兴玹向陆钧介绍道:“阿钧,这位就是临清陆家来的陆大老爷。”
那位陆大老爷笑着拱手道:“鄙人陆叶宇,贤世侄不必客气,尽管说说县衙里现在是个什么情形吧。”
陆钧行了个礼,道:“如今那李太监已经进了县衙,催着官差到各家去请人呢。咱们家自然也不能免,还要烦请陆世伯和我们一起去一趟。”
陆叶宇道:“这有何难,你们洛陵陆家做的这么好的茧绸生意,让利将店铺盘卖给了我们,咱们既是同宗同族,如今又有了生意上的来往,更加是共荣共损了,我自然要和你们一同前去。”
说罢,他吩咐身边小厮备齐文书,和陆兴玹、陆钧叔侄两人一同出了门,往县衙走去。
走到县衙门口,只听方才还肃穆安静的大堂里阵阵笙歌,武官们守在门边,夏县丞和一众乡绅在里面作陪。自从这李公公下了轿子,就在堂内拉起一张屏风,他独自坐在后面发号施令,却让两个小太监出来和众人应酬。夏县丞心中惴惴不安,不知道他这卖的是什么关子。一见陆家的人来了,不知道为什么,他原本七上八下的心里忽然安稳了许多。
堂上那两名小太监昂首挺胸,厉声问道:“你们几个是做什么的?!”
陆兴玹一报上自己和陆钧的名字,那屏风后面马上传来了几声轻咳。外面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听李端亘在后面问道:“可是做茧绸的陆家吗?”
陆兴玹在下面答了声是,屏风后响起了几声阴恻恻的冷笑,只听李太监开口道:“你们陆家做的好大的生意,运河两岸名头响得很。咱家亲自去查看过了,确实是上好的丝,上好的手工,这样的珍品,在民间让百姓享用,岂不可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