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派到泗水的官(2 / 2)
几个族老觉得就这么放任下去不行,就召集了村人商量事。
村祠堂这会儿热闹得很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没个停歇。
“哎,要是贵叔在就好了,好歹能帮着出出主意!”
“谁说不是呢……”
王贵堂兄窝在最角落听着这些话嗤了一声,人家好心为你们着想的时候一个个得了好处就高兴,遇上难事就都成了白眼狼,现在遇着解决不了的事又想起人的好来,晚喽!
有些幸灾乐祸的想着,没别的意思也就只是为他那堂弟不值得而已。
“行了行了,人都叫你们气走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还是都想想接下来要怎么办吧!”年岁最大的族老,有气无力的敲着拐杖,这个冬天实在寒冷,年老体虚的他们身子骨总归不似之前那么好了。
众人讪讪笑着,面面相觑一阵,脸色各自带着些许不自在。
“那要不咱再选一个人来当村正吧,贵叔都搬走许久了,咱们村也该有个新的村正了……”有人带头说了一句。
剩下的王家村人也觉着他说得对,纷纷附和着!
几个族老也没意见他们今天召集村人也是想把这事解决了,没得他们好好的一个村子连个能主事的村正都没有,说出去也是要叫人笑话的。
“那谁来当咱村的村正啊!”
“要不你来当?”
被点名的人忙拒绝道:“我不行,我这人天生就长了一根懒筋,哪里能当村正,我还是不祸祸咱村了,呵呵……”
“要不阿福你来当?”有族老看着角落里的王贵堂兄问询着。
半眯着要像是要睡着了的王贵堂兄,抬了抬眼皮。
“还是不了,儿子没出息,家里头大大小小一堆事等着我去做呢,哪儿有那闲工夫去管别家的事!”
其他人也听出来那么些意思了,拒绝得这么直白,直接说了他不会当这村正更也不会管别人家的闲事。
众人一时哑然,又挑开话题。之后选来选去还是没能选出一个主事村正。
见天色不早了,王贵堂兄直接起身。
“这天色不早了,我这得先回去了,你们谁当我都没意见,选出来了知会一声就成,先回了!”
说罢,背着手直接往外去!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找由头回去了,说到底谁也没有闲心做这吃力不讨好瞎忙活的事。
磕磕巴巴过完年,年岁最老的族老都没了,王家村还是没能选出一个村正。
地里的冰冻还没化开,因为过完年竟然又下起了不大不小几场雪要么就是冰冻天,天时一点儿也没有回暖的意思。
王家村人的粮食快见底了,剩下的粮种也是吃剩不多了,天冷得太长又不能吃饱穿暖,不少上了年岁的没能熬住睡到半夜就去了。
第二天见人没起来,进屋一摸这才发现都已经僵硬了。
连着办了立场白事,村里的气氛十分低迷再也没了往日的硬气。
王贵堂兄一家靠着王贵留下的粮食,过得到还行,没多好不过相比其他人家已经是很好了。
……
到了五月底这个不正常且漫长的寒冷时节才算过去。
地里僵化的土壤也已经开化,可惜王家村人已经没剩下多少粮种可以栽种了。
好在开化后春染绿意山林野地间也长出来不少野菜山菌的能顶一阵饿不死。
相对于王家村人日子不好过,田老头一众的村子这会儿已经将自家的地栽种上,虽然忙忙碌碌的但是眉眼少了不少烦愁,多了一丝喜意。
年岁到了没说亲的也都开始张罗开,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大家都是能省则省,只要能好好过日子就成。
新泗水逐渐热闹起来,因为不缺粮食吃,金银铜子也慢慢开始流通起来。
王二在街上开了家铺子卖些零碎东西,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大部分都是他跟着王承志一众出去淘换回来的。
季氏生了儿子,做月子的时候是俞婆子伺候的,家里的好的都先端给她一份,从不吃独食,一家人和和乐乐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二壮王承德各自买了一片荒地,用粮食请那些流民们帮着开出了不少田地,这会儿也都已经种上粮食。
王承志带着人又开始在外边摸索淘换各种东西,没去太远的地方都是他相对熟悉的地方,跟着的也都是好手现在慢慢也都稳定下来。
……
西北大捷,蛮人首领业已被陆爵斩杀于了城废墟之上,祭奠惨死于蛮人铁蹄之下数万了城百姓的冤魂。
那一天血染大地,昏暗的天空也是下起了雨,润泽了大地,西北边土再次焕发生机。
新一批参加科考的学子也都在忐忑中等来了消息。除了考中的被派了官,剩下又从那部分也参加了科考的学子中顺抽出前一部分。分派各地暂时接管各府县镇大小事物,为期两年各方面出众者则继续派官,毫无实绩者归乡。
一晃到了七月,分派到的泗水接手事物的大人也来了,这会儿正站在早就空了的泗水镇上,从头到尾走了一遍,却是鬼影都没见到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