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三章,府试(2 / 2)

加入书签

‘‘站好站好,都站好。,,

考场拦着的辕门打开,衙差在门口喊道,“考生开始进场,前面的人排好队,一个一个检

查了后方能进去。”

这一次主考的是知府王周龄王大人,王周龄四十来岁的年纪,他在任上已经坐了五个年头

了。若这一届能出几个好的考生,这一年的政绩考核能评位优秀,他还有机会往上面升一升,

若不然他这辈子的官途就到头了。

在过来之前,王周龄专门看了看今年考生的名单,心里对这一届的考生心中甚是满意。

前面的考生开始过去检查了。

府试的检查要比县试的检查还要严格,负责检查考生的衙差要把每一位考生检查的仔仔细

细,没有问题之后才能放进去。通过的考生还要到王大人的面前去确认,是否是本人,有没有

出现冒名顶替等事发生。如果发现了这种事,不仅是考生禁止三年内参加科举考试,就连作保

的人员都要受到牵连。

身穿一身官府的王大人坐在辕门里面,拿过考生的文书对比看过,确定是本人之后才能放

进去。每年的科举考试事关他的政绩,万一出了什么事,他连头顶上的乌纱帽都要丟掉,是以

王大人对考试一事也是非常的重视,半点都不敢马虎。

“阿爹,我进去了,你回去等我吧,不用在这里,我要到下午考完才能出来。”

“嗯,你好好考试,不要紧张,阿爹晚些来接你。”

他们排在队伍的前面,大概等了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就轮到他们了。陆知书站在前面,

李问站在他的身后,所以等到陆知书检查完就到他了。

前面检查过了的陆知书已经到王大人那里去确定考生信息了。

“陆知书?”

“正是学生。”

“嗯,进去吧。”看到了陆知书的其人,王周龄满意的点点头,放人进去了。

李问跟在陆知书的身后上前,让衙差检查他的东西,篮子里装的考试用的笔墨纸砚,哦,

任何纸之类的东西都是不能携带的,其余考试用到的用具可以带。

府试同县试一样,同样的是共考五场,每曰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考完即曰交卷。

所以他们是要在里面考一天的试,是以考生可以带上一些干粮吃食进去。

李问发现这一次的检査的确是比上一次考县试要严格上许多,衙差的双手在他身上一寸寸

的摸过,腰带都要解下来。他看衙差还想拔开他的裤子看看里面,吓的李问一手抓紧自己的裤

头了,两眼看着衙差:大哥,你想干嘛?

脚上的鞋子也要脱下来,衙差摸过和看过,就连他写字用的毛笔都要把头拔下来看过,检

查里面有没有夹带东西。

听说越是到后面的考试,检查上就越严格,李问是想起来都头皮发麻。

“过。”

“谢谢大哥。”

这么一顿仔细的检查下来,一个个考生都批头散发一副鬼模样。李问赶紧手忙脚乱的把腰

带缠回去,把鞋子穿上,整理好身上的衣服,拿过自己的篮子才往里面进去。

很好,干粮又给他一块一块的辨开了,还省得他回头要自己晈开了。

前面那里检查过了,李问拿着自己的文书到负责这一次监考的王大人那里去确定。

“李问?”

“正是学生。”

王大人对比手上的文书,对照考生信息,看了一眼面前的考生,确认没有问题之后,点了

点头,说道,“后生可畏,进去吧。”

“谢过大人。”李问始终保持着眼帘往下,视线看着脚底下,并没有直视坐在前面的这一

位王大人。他知道上位者都不喜欢别人直视他,这会被视作为一种不尊重。

完成了最后一步检查,李问拿到了自己考试的牌子,对照手上的牌子,找到了他考试的号

舍。

他和陆知书是前后过去检查的,不过考试的号舍并没有相连。

有了上一次考试的经验,李问一进去号舍就开始打扫里面的灰尘,把桌子椅子全部都擦干

净了,而后一一的把东西摆下来,在自己的位置坐下来等待开考。

李问看了一眼对面的考生,都是不认识的人。

这一次来参加府试的人数也不少,曲安府是一个比较大的府城,下面各县的考生都聚集到

了曲安府来考试,所以也有许多其他地方的学子来考试。

考生一个个的进来,到最后一个考生进去,辕门就落下了。

在后面考试的期间,不管里面发生了什么事,都要到考试结束之后这一道辕门才会开启。

0作者闲话:

本书由连城读书独家发表,请勿转载!看小说,就来! 速度飞快哦,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