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佛窟寻宝(2 / 2)
沿着蜿蜒盘旋的甬道,在身周无数佛像的无声注视下,韩风默立原地。一双比正午阳光都还要明亮的眼睛,就像x光一般,将这整片山石荒漠尽数看透!幸好还在空中之时,玉慧就已经判定,那金光源头正是在这莫高窟内。至于究竟落在何处,就只能细细查探了。
稍作分派之后,玉慧不敢耽搁,当即便挥手下令,分头进洞。
更加奇怪的是,以韩风的修为,居然不能将这珠子看穿!
…………
想归想,魏天生也知道,就凭那团星光的速度和规模,要真被他们围住,就连脱身都难,就更不用说还想着什么得宝的事情了!为今之计,就只能悄悄躲进石窟之中,悄悄取走那宝贝,然后再悄悄溜走……
当他在为第16号窟洞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便发现了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也就是现在的第17窟。其中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便是是著名的“藏经洞”。
只是在监控镜头下,这一切依然不是人类肉眼能够看见。即便有安保人员稍具慧根,感觉到石窟中的丝丝异常,也绝对会归结到布满石窟的神佛身上,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就在这白日游人如织的景点之内,救世之神已经悄然降临……
众人落脚在崖窟中段的九层遮檐顶上时,那斜飞而出的挑檐上,早已没了“嗜血阴魔”魏天生的踪影。
韩风微微闭了闭眼,再度凝聚目力,直直朝那金色珠子看去。
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此时这金色光团的范围,也就不过延伸出一米左右。虽无此前的浩瀚磅礴,却也显得更加凝练明亮。
昆仑玉慧长老带着十名天门弟子御风而来,还未脚踏实地,便见那金光已然消失。即便如此,玉慧仍旧下令,定要仔细查明那金光来源,万万不可落入到邪魔外道的手中!
不想一看之下,就连胆大包天、修为绝世的韩风,也都为之大吃一惊!
而就在深入石窟之后,厚厚黄沙之下的山体厚岩中,一枚鹅蛋大小、色做金黄的珠子,正源源不断的散发着炎炎金光!
“藏经洞”本为当初莫高窟的僧人们为了躲避西夏军队的屠杀,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其中文书、画册、佛经等珍宝数万,均已被发掘取出。但既然是为了逃难之时埋藏宝物,理应便不止这一处宝窟!即便从发现到现在已经过了百余年,也没有谁敢保证在莫高窟中,就再也没有象“藏经洞”这样的存在!
但要是入洞之后,便能将那宝贝据为己有呢
然而,既然玉慧想得到这一点,那“嗜血阴魔”魏天生自然也能想到。只不过以魏天生的修为,只可保证仗着玄阴门秘技能在玉慧手中安然逃脱,至于正面对敌,却远非玉慧之敌!
可惜那王道士有眼不识金镶玉,竟将这华夏历史文化瑰宝,以当时区区几百两银子的价钱,分数次卖给了来华淘宝的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探险家,结果造成时至今日,在莫高窟藏经洞内的珍贵文物,反倒没有外国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即便偶有填补空白之物,也是从外国博物馆中临摹仿制而来。
根据百余年来的经验,魏天生可以肯定,金光泛起之处,必然会有宝贝。可今夜刚才那道金光之中隐含的祥和向善之意,恰恰便是象他这种邪魔歪道的对头。要是一不小心,宝贝未曾到手,却反而被其所害,那可大大的划不来。
“嗜血阴魔”立身一处飞檐之上,任由烈烈夜风掀动着长发和大氅,只顾着目注佛影憧憧的幽暗洞窟,心中委实难下决断。
正纠结时,不经意间,眼角瞥到一群星光看似缓慢、实则极快的冉冉而来,“嗜血阴魔”不仅心中又急又怒:
无论是原石雕琢、还是石胎泥塑的佛像,无论是风采依旧的古代壁画,又抑或是正在佛像之间大胆穿行的老鼠虫蚁,甚至正因夜风吹拂而缓慢移动的大漠流沙,都一一展现在韩风眼中,无可遁形。
也就是说,即使那宝贝就在莫高窟中,也绝不可能在这“藏经洞”内!
玉慧所能做的,便是重复了一遍魏天生刚才的步骤,唯一不同的,便是玉慧出洞之时,并没有魏天生之前那种失望之色。
宝物通灵,也唯有“有缘者”方可得之,即便强求,也定然只有空手而归。玉慧修道多年,道家无为之念,早已深入骨髓之中,自然不会因寻宝未果而焦虑颓丧。
然而,这前后两批探宝者都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刚刚搜寻过的“藏经洞”中,却正有一人凌虚而立,双目如电,直直射进面前的石壁之中!
也不是魏天生和玉慧粗心,实在是因为两人与韩风修为相差太远——这阎君只需简单的一个隐身,在这一世界之中,又还有谁能发现得了他的踪迹
而此时韩风的眼中,那讶异震惊之色,却是愈加浓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