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估分(2 / 2)
自从重生以来,陈晓晨的记忆力就一直都要比上辈子好上许多,所以对于各科考试除了选择题以外的那些题目自己是如何作答的,他此刻依旧有着比较清楚的印象。
对照着手里的标准答案,陈晓晨不停地在白纸上加加减减,就这样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是估算出了自己的高考分数。
645分,这是陈晓晨估算出来的最终结果。
其中,抄录回来的选择题答案,他每一科当时都反复检查了好几遍,不会有任何的错漏。
至于后面的其他题目,他同样也有9成以上的把握。
就像之前说的,唯一的变量就出现在语文和英语两科的作文上。
不过他估分的时候,给自己的两份作文估算的原本就是及格线稍稍偏上的分数,想来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变故。
看着眼前的这个分数,再想想上辈子的自己,陈晓晨的心里不禁升起一股别样的情绪。
他依稀记得今年的高考作为本省最后一年的文理综合考试,题目原本就比往年要难上许多,那位全省的高考状元好像也只有680多分。
反观他自己,作为全市排在第五的重点高中里经常排在年级第三四名的学生,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让他很满意了。
又反复的核对了几遍,确定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以后,哪怕是拥有中年人本质的陈晓晨,也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
645分的成绩,已经足够他按照规划选择自己想去的大学了,哪怕是宋老师一直心心念念的清华和北大,在不挑专业的前提下,这个成绩估计也够了。
只不过陈晓晨从始至终对这两所学校都没有什么太过特殊的情结,比起学校,他更看重的反而是具体的专业和身边都能接触到哪些人。
再次取出一张白纸,陈晓晨对照着那本全国高校资料开始为自己的高考志愿打起了草稿。
在一本的那一栏里,他直接就在第一位填写上了人大的名字,并且选择了经济学专业,在此之后才是作为第二和第三志愿的清华和北大。
去人大读经济是他早就已经决定好的事情。
别看现在的人大不那么起眼,别人不知道,但是作为20年后回来的人,人大未来在这一领域到底有多强,陈晓晨却是十分清楚的。
而且除了经济学以外,这所学校的法学专业和其他几个学科在未来同样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所学校只是在理科方面的建树不多,所以才拖了整体实力的后腿。
如果单把文科专业拿出来比较,那整个国内没有几所学校是它的对手。
也正因为这一点,人大的任课老师和历届校友许多都是身处重要岗位的关键人物。
要是能进入这样一所大学度过四年的学习生活,对陈晓晨未来的发展可以说是大有裨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