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章 一日心期千劫在 (2)(2 / 2)

加入书签

“哪一句?”

孙左震了震,到底嗫嚅道:“江家老爷说‘周瑜是他孙策的人,江家惹不起’。”

却说孙策急急回了南苑,却见来人是祖茂之弟祖胤,大约才除了孝服,仍穿浅色的衣裳,祖胤行礼见了夫人并家小,大家也感叹了回,说起祖茂为孙坚捐生,孙夫人又哭泣了阵。

孙策喝退左右,又安排家人进了内室,才正紧问祖胤道:“我父亲果然得了玉玺吗?”

祖胤似有为难之色,吞吐道:“小将军还是回来问主公的好。”

孙策一听便知端倪,细问了孙坚拔寨回江东之事,祖胤道:“主公率军途径荆州回江东,荆州刺史刘表得了袁绍书信,埋伏兵与山路两侧,亏得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死救得脱,折了不少兵将,才回了江东。”

孙策怒道:“刘表这厮,我父亲与他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且多年相邻,岂可断人归路。”

祖胤脸上也有愤愤之色,“无非是袁绍遣书与他,欲夺玉玺。。。。。。”

说着似意识到自己多嘴便住了口。

孙策犹自火气未歇,毫不在意祖胤的反应,孙夫人却派人出来传饭,祖胤百般推迟,到底拗不过孙策。

孙策又派了周右拿了两笼祖胤带来的鳝鱼叫送往周府去,孙策才携了祖胤往后堂而来,席间孙策又问道:“不知我父亲何时到舒城来?”

祖胤道:“主公回江东处理一些琐事,快者十天,慢者半月,必是能团聚的。”

孙策点了点头,祖胤似有为难神色,好一会儿才硬着头皮道:“小将军上月大战吕布,主公已知悉,您夜间以性命相胁借五百士兵的事儿,主公到现在火气未歇,小将军还是早早寻应对之策才好。”

孙策苦笑道:“父亲要责罚,做儿子的只能受着,其他的也没什么好想的。”

孙夫人早排布了饭,孙策亲自作陪,却见周右进来回禀道:“周府收了两笼鳝鱼,周公子有礼回赠。”

孙策喜道:“是什么?快与我看看。”

周右神色很不自然,便递了一卷羊皮纸上去,孙策展开看时,又是如蝌蚪般的小篆,字体清丽,却不时有墨糊开,似不小心滴了些水渍上去,通篇没头没脑的写着:

阿难闻语,痛割于心,垂泪悲泣,白言:“世尊!母之恩德,云何报答?”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母胎怀子,凡经十月,甚为辛苦。在母胎时,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将来,午消散去。母怀胎时,第二月中,恰如凝酥。母怀胎时,第三月中,犹如凝血。母怀胎时,第四月中,稍作人形。母怀胎时,第五月中,儿在母腹,生有五胞。何者为五?头为一胞,两肘两膝,各为一胞,共成五胞。母怀胎时,第六月中,儿在母腹,六精齐开,何者为六?眼为一精,耳为二精,鼻为三精,口为四精,舌为五精,意为六精。母怀胎时,第七月中,儿在母腹,生成骨节,三百六十,及生毛乳,八万四千。母怀胎时,第八月中,生出意智,以及九窍。母怀胎时,第九月中,儿在母腹,吸收食物,所出各质,桃梨蒜果,五谷精华。其母身中,生脏向下,熟脏向上,喻如地面,有山耸出,山有三名,一号须弥,二号业山,三号血山。此设喻山,一度崩来,化为一条,母血凝成胎儿食料。母怀胎时,第十月中,孩儿全体一一完成,方乃降生。若是决为孝顺之子,擎拳合掌,安详出生,不损伤母,母无所苦。倘儿决为五逆之子,破损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刀搅,又仿佛似万刃攒心。如斯重苦,出生此儿,更分晰言,尚有十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颂曰

累劫因缘重,今来托母胎,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动止劫风灾,罗衣都不挂,装镜惹尘埃。

第二、临产受苦恩颂曰

怀经十个月,难产将欲临,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含悲告亲族,惟惧死来侵。

第三、生子忘忧恩颂曰

慈母生儿日,五脏总张开,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生已闻儿健,欢喜倍加常,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第四、咽苦吐甘恩颂曰

父母恩深重,顾怜没失时,吐甘无稍息,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恩深复倍悲,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

第五、回干就湿恩颂曰

母愿身投湿,将儿移就干,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

恩连恒废枕,宠弄才能欢,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

第六、哺乳养育恩颂曰

慈母像大地,严父配于天,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憎无怒目,不嫌手足挛,诞腹亲生子,终日惜兼怜。

第七、洗涤不净恩颂曰

本是芙蓉质,精神健且丰,眉分新柳碧,脸色夺莲红。

恩深摧玉貌,洗濯损盘龙,只为怜男女,慈母改颜容。

第八、远行忆念恩颂曰

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子出关山外,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第九、深加体恤恩颂曰

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

第十、究竟怜愍恩颂曰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长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