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梨园恨(4)(2 / 2)

加入书签

不明所以的孙玉寿被沈三拉着去后堂取了壶温水回来,沈安茵直接接过,淋在手指上试了试水温,而后取了壶盖,往林三太太脸上倒去。

“林三夫人,清醒了吗?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了吗?”沈安茵瞧着人终于给了反应抬了头,略皱了眉,问。

“淼淼……”

沈安茵呼出口气,揉揉额头,只得继续引导:“你口中的淼淼,是不是你的女儿?”她隐约记得,林家有个在读女校的小女儿,不过去年病故了。亡女的丧礼未办,她作为南洋侨商银行的长期生意伙伴,还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

“女儿”两字终于引起了林三太太更剧烈的反应,她缠着纱布的手用力握上沈安茵的手,血渗出纱布也不在意,她盯着沈安茵,低哑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可怜的女儿,回来了,她还是回来了……”

“小…”

沈安茵看一眼沈三,示意他别动,而后自己干脆坐下来,坐在林三太太跟前,听她陷入自己的回忆。

“淼淼,淼淼她…”林三太太看着沈安茵漂亮的脸渐渐镇定下来,她尚且滴着水珠、有些花了妆的脸上一片痛苦和恨意,“淼淼从小受林老太太的影响,喜欢国学、喜欢中国的传统戏曲,虽然生在南洋、长在南洋,读的也是英国人办的女中,但常常用课余时间自己誊写各种有名的戏词。淼淼小女儿心性、青春年华,特别喜欢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最爱的《西厢记》的几折戏便是其一。”

“孙楼主,”她侧头去看孙玉寿,目光又移至谭令秋、钱玉生,“听闻淼淼昨晚也出现了,你们听到的也是今天这首童谣吗?”

“不是。”孙玉寿摇摇头,吞吞口水,将“游园惊梦”四字吐出,一股不好的预感自然生出。

林三太太不无意外的点点头:“淼淼很喜欢那两折戏。”

“林三夫人,淼淼今日唱的那歌谣又是怎么回事?还是日本的歌谣。”

林三太太摇头。

沈安茵暂且不问,跟着提出下一个问题:“林淼的死,怕不是病故那么简单吧。”

林三太太身子一抖,双手猛地收回:“不不,我不知道!”

“不知道”而不是“就是病故”,沈安茵起身,抬起沾了点血的双手,沈三立刻抽出绢帕将他家小姐的手细细擦干净。

收回一双重新洁白如玉、纤尘不染的手,沈安茵一笑:“林淼的魂魄不能安息,挑在唱《游园》《惊梦》两折戏时出现,楼里唱这两折戏的次数虽说不多,但也并不是这场交流演出才有。是以,林淼是冲着永泰戏院来的吧。”

跟着,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谭令秋与钱玉生。

“和我永泰戏院有何干系!”谭令秋被扣上一顶大帽子,简直莫名其妙。

钱玉生倒是眼珠子转了转,皱了皱眉头,而后下一秒还是跟着一派不明所以的旁观模样。韵仙楼闹鬼,和他们上海来的有什么关系啊。

……

林三太太情绪波动大,沈安茵耐心用得差不多,便也没精力再探究下去,事情就此不了了之。

沈三带着沈安茵出韵仙楼,伺候着上车小睡,一刻钟后便回了沈府歇下。

第二日,事不放心中的沈安茵睡得很安心,大清早自然醒来,却听到一个并不令她安心的消息——

早上七点不到,林三太太拿着林淼身前写得所有关于《游园惊梦》的戏词,跪在韵仙楼门口,浑浑噩噩念着“谁,谁搞大了你的肚子”。Tokong街上早上人来人往,这事中人又是有头有脸的林家人,自然传了个华人圈皆知。

林淼是因为怀孕死的了?沈安茵抓住关键信息,闭闭眼,努力回忆这小姑娘的模样,然而仅见过一次的她确实没任何印象了。漂亮的女人太多,她一般能记住的,都是足够引起她注意的。

再次出门,一身长衫的沈安茵带着沈三去了Tokong街,目的地不是韵仙楼,而是它旁边挨着的青云亭。

直奔寺中请了住持虚云,带着人好不容易进了还堵着围观人群的韵仙楼。

这回大堂里头热闹,韵仙楼里的人以及永泰戏院的人都在,三五成群的坐着或站着,神色皆带着慌张和恐惧。

“阿弥陀佛。”虚云行了个佛礼,作为土生土长在南洋、受多宗教共存影响而修行至今的佛门弟子,他分外干脆的拈珠、测算,而后神色不凝重也不轻松的再次出了声:“贫僧无能为力,她的执念解了,自会离开。不相干人的性命,她不会害。”

沈安茵并不意外虚云的回答,瞧着这个高高瘦瘦的中年和尚,回了个佛礼:“还望住持指点一二,怎样解林家三小姐的执念?”经历过重生的人,对神明和香火颇盛的佛门,以及这里面的虔诚高僧,自然有着旁人比不上的通透与敬畏。

“阿弥陀佛,自然要林三夫人,以及令她怀了孩子的那个人想起,他们并未在意过的、轻易许诺的作为了。”虚云话毕,便从唯一清净的后门一走了之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关注了下幻言编推,真的是修罗场2333 貌似300-400才能上榜emmm 简直恐怖,坐等开学的到来……

依旧更得不勤奋,最近都是隔天或者隔两天更啦,小伙伴们敬请养肥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