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过年风波(2 / 2)

加入书签

几个人匆匆吃过饭回家,老屋的的争吵一直到半下午才结束,大年初一就在争吵中过去了。

“妹妹,你干嘛呢?”林玉生看见妹妹趴在二门那里偷听,悄悄的凑过去,“偷听爹娘说话,娘会骂人的。”

林月生翻个白眼,“那还用你说,娘给二哥说亲了,好奇听听不行啊。”几个伯伯的事情,林月生无所谓,二哥的亲事才是重点,好不。

“真的?谁啊,是咱们村的吗?”林玉生这个年纪,自然更好奇二哥未来的媳妇是谁。

“你小点儿声。”林月生一把拉着他进了西厢房,“我还没听清楚,你就来了。过俩天就知道了,娘肯定让二哥去相亲。”

大年初一的闹剧,归根结底是林二伯借了三伯的便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没兑现许诺给三伯的好处。再加上老太太把棺材本的存折给了林二伯,林三伯自然按捺不住发飙。

不过,这跟林月生家关系不大,老太太的钱林家不惦记。还是二哥相亲的消息,比较劲爆。

年初六,该走的亲戚都走完了,年味儿还没散去。相亲的集中时段来了……

“二哥,见过人了,感觉怎么样?”林月生好奇的问道,不由得她不在意,未来二嫂人品如何,决定着林家未来家庭和睦程度。

成年后兄弟姐妹的关系,一半看兄弟妻子的做派,这是林月生的亲身体会。

“长得挺好看的,人咋样相处了才知道。”林玉海跟娘回话的时候,表情没多少喜悦。

这场相亲不被他期待,三月底春季招兵的时间,马上就到了。林玉海心心念念都是当兵去,林娘是誓要在儿子走前把媳妇给定下来。两人的交谈并不愉快。

“你都十九了,这一走三四年,可不得先说好了媳妇,最好能把婚事办了,娘就放心了。”林娘念叨的功力不见减退,“你看村里十九的都当爹了,就你爹不让我催你,不催怎么行呢?晚了好姑娘都让人挑走了……”

“行了娘,我今天还没打水呢?”林玉海不理会身后的唠叨,直接出门了。

林月生两个躲在门口,二哥一出来,齐齐贴着墙装壁花。

“你俩给我过来,偷听?嗯。”林玉海拉长了音调,表情似笑非笑。“看二哥我的笑话。”

两兄妹对视一眼,怂哒哒的跟上去。三人隔着桌子,像升堂审讯的架势。

一听这语气,林玉生打了个哆嗦,急忙表态,“二哥,我没有,我不敢,真的。”

林月生不怕他,绕过桌子,做到二哥身边,“二哥,我不支持你现在定亲,你去当兵不定多少年呢?走出这个村子,会有更广阔的世界。接触外面的世界久了,眼光和见识自然会有变化。

而待在村里的姑娘,眼界自然不会太高,当然也有例外。我怕你将来后悔,害人害己。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别轻易做决定。

你信不信,现在松口说那个姑娘不错,娘就能马上给你定亲。将来想后悔都难了,还耽误人家姑娘。”

村里说亲慢的,也能拖个两三年,这中间就算双方的考验期,这是比较重视子女的人家。快的两三个月就能把婚结了,一年抱孩子也是大有人在。

不过这也就比盲婚哑嫁,强上几分。尤其对女孩来说,结婚就是一场豪赌,赌输了赔上一辈子。男人娶错媳妇,一家子都跟着不得安生,日子过得鸡飞狗跳。

林玉海听完怔了怔,妹妹的话戳中了心底某些隐秘的想法,他觉得村里的姑娘配不上自己。最起码他现在不想随意决定了婚事,不过这些是无法跟娘说出口。

“黄毛丫头,这些歪理哪来的?”林玉海捏捏妹妹的耳朵,脸上露出的情绪被他掩饰过去。

“二哥,实话实话咋的了。村里女孩上学的和不上学的,当了工人的跟在地里挣工分的,能一样吗?就像燕儿姐,你让她嫁个村里大字不识的,准保不乐意。王婶儿这都打出去几波上门的男人了。”林月生振振有词的反驳道。

水涨船高,农村人都知道让自家闺女上学镀镀金,以后说个好亲事。

就算林月生知道了二哥的想法,也会举双手赞成。接触的世界越大,对伴侣的要求自然也会提高。

去当兵搏前程,当然是希望有个志同道合的妻子。男人越“老”越吃香,林娘现在是魔怔了,钻牛角尖不出来。

要不说,林二哥运气说好不好,他这头咬死了不愿意。那头儿姑娘看上他了,毕竟林玉海有家底,人长的也不差,还有个当兵的好前程,没几个村里姑娘会瞧不上。

一场小小的风波,开始了。

※※※※※※※※※※※※※※※※※※※※

看了读者的评论,纠结的不知道怎么调整节奏。

今晚犹犹豫豫写得很慢,最终还是按我的想法写,本来就是普通人的小日子。那个年代,吃饭是最重要的事情啊,我会少写点吃的……

女主很快就会长大了,感情戏自然就来了……

晚安,各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