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先生(2 / 2)
当年谢茵学成后,黎如潇就离开了谢府,因为名声在外,很快被别家聘去做了先生。谢夫人记挂着女儿,想着从女儿从前喜欢的东西入手,或许能叫女儿尽快想起过去,所以又重金将黎如潇请了回来。
这才过去一天,就忍不住把人送过来了。不过这件事也提前告知了陈恒,得陈恒点头才敢将人送进齐王府。
黎如潇向前走了两步,一低头就能看见案上铺展开的宣纸上扭曲的大字和一群乌龟虫鸟。王妃的袖子七折八扭地堆在肘间,腕下蹭了一小块墨汁。
不露声色地抬眼,道:“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开始学吧。”
“可以啊。”谢茵答应得痛快,其实心里是有些意外的,她还在识字阶段就要挑战学琴这种高难度了吗?好激动……
据青如说她从谢家嫁过来的时候带了一把琴,从前常在闺阁中弹。听到黎先生这样说,她就示意青如将那把琴取过来。
她不识货,但也知道自己出嫁还要特意带着的琴哪怕不名贵也是心爱之物。如今既忘了怎么弹琴,就一直让青如妥善保管着,自己从未摆弄过,生怕给弄坏了。
这一回有人来王府教自己弹琴,她还挺期待的。
青如搬来了琴,端端正正地摆放在琴几上。黎如潇说了句“开始吧”,然后就请拂了下裙摆在琴前坐下,落座的姿态很是赏心悦目。
谢茵隐约记得青如同她提过,过去自己弹琴时一定要焚香洗手,步骤复杂讲究。但刚刚没见黎先生有如此流程,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开口问,只学着黎先生轻撩了一下裙摆,老老实实地坐到琴侧。
然后双手搭放在膝头,作认真倾听状。
谢茵觉得弹琴不该在屋里紧闭着门窗弹,那样就没有气氛了,所以吩咐暮荀将门窗都打开,好叫悠扬的琴音能传到院子里。
黎如潇寡言,和谢茵简单交谈了两句,就坐在琴前先抚了一曲。曲终,问一旁听得兴致勃勃的谢茵:“王妃可还记得这首曲子?”
这首曲子是谢茵当年最喜欢的一首。过去的谢茵也算是黎如潇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性敏心细,又能吃苦,等十四岁那年可以自己谱曲弹奏后,黎如潇就功成身退离开谢家了。
谢茵诚实地摇头:“不记得了。”
黎如潇早有心理准备,她知道面前这位王妃因为意外失去了一些记忆。而且这次谢夫人请她来,最主要的意思不是让她尽快重新教会王妃弹琴,而是先试探一下能否通过琴音勾起王妃过去的记忆。
如果不能,再从头教授。
想到这儿黎如潇站起身,示意谢茵坐在琴前,道:“您将手放在弦上,或许能回忆起过去弹琴时的样子。”
谢茵听话地坐过来,学着黎先生方才的样子将双手搭在琴弦上,又听黎先生说:“试着弹一弹。”
“弹什么?”谢茵细瘦修长的手指落在琴上,只觉得琴弦坚硬冰凉,忍不住用柔嫩的指腹在上面摩擦了一下。
“您随心弹便好。”
谢茵呼出一口气,心道:真的能随便弹吗?她偏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青如和暮荀,两人脸上都是鼓励的神色。她有了一些信心,气沉丹田,指尖用力一勾。
……
上好的琴,琴声自然清脆绕梁,三日不绝。
但等到日头偏西,快到了用晚膳的时候时,黎先生只觉得解脱。
青如和暮荀早从屋里躲了出来。青如捂着耳朵站在阶下,小声和站在一旁的暮荀说:“如今我可算是知道什么叫魔音灌耳了。”
暮荀也揉揉耳朵,听了大半个时辰,她耳朵里直犯痒,还以为是自己欣赏不来王妃的琴音呢。
王妃学琴的事儿高裘自然也知道。
王爷王妃虽不住在一个院子里,但两处院子挨得近,这一下午他来来往往时常能听到王妃院子里传出来的“惊魂”琴声。
陈恒对此倒是毫不在意,他在屋里看书,听到琴声也不觉得被干扰,只是和高裘说:“王妃喜欢便学一学,不喜欢也无须勉强。”
高裘将茶奉给王爷,大着胆子打趣了一句:“奴才瞧着,王妃玩得倒很开心。”青如和暮荀那两个丫头现在都被逼得站到了院子当中,可琴声断断续续地愣是响了半天,顽强地不肯停。
陈恒笑着摇头,也难得开了句玩笑:“既然王妃喜欢,就劳你们多听听了。”
高裘嘴上道:“王妃弹着弹着也就熟练了。”心里却苦笑:这谢家夫人也太心急了些,王妃才醒,如今连字都识不全,哪能弹得出曲子?王爷定力足,倒苦了他们这些听着的下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