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迷离(2 / 2)
这个问题同样令擎云有些不解,过去了这么多年,孩子长大成人变化自然很大,可大人不会啊。
不戒和尚就算是再蠢,难道这些年来一直在找两个孩子,而并没去找他口中那位“大有来历”的孙夫人吗?
“哎,洒家哪能不去找呢?当年洒家再一次杀出重围,已经是奄奄一息,身上再无半点内力可言,就昏倒在一座庵堂之前。”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洒家认识了仪琳她娘......三个月后,洒家的伤势好的七七八八了,就立刻动身前往蜀地。”
“孙夫人的确‘大有来历’,她乃是蜀中一隐世门派的家中嫡女,可惜洒家也仅仅只是有所耳闻,在蜀中整整找了三年愣是没找对地方。”
十几年过去了,也许不戒和尚从来不曾同他人讲起过这些,今日在擎云这个“当事人”面前说起,突然发现自己好生无用?
功夫差的时候,没能助力当时效力的安化王起事成功,等功夫好了,却又葬送了另一位主家的性命。
到头来,连主家仅有的两位骨血都没能找到,明明知道那隐世门派就在蜀中,他却又不能得其门而入。
这世上,还有比他不戒和尚更无用的吗?
“蜀中隐世门派?大师所说莫非是指‘四川唐门’吗?”
这里是武侠世界,提起蜀中的江湖门派自然要首推青城、峨眉二派,可是若要说隐世门派,谁人又敢捋“四川唐门”的胡须?
“啊,不是,你......你怎么会知道‘四川唐门’?——”
这一次,轮到不戒和尚不淡定了。
要知“隐世门派”,那可不是说会建个宅子、挂上牌匾,光明正大地开门门户,要不然那还能叫“隐世门派”?
正如不戒和尚所说,他即便知道“隐世门派”就在蜀中,溜溜找了三年也一无所获。
若非当年有孙夫人那层关系在,不戒和尚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四川唐门”,他已经不记得询问过多少人了,也不曾探得半点有用的信息。
也就是出于对那位孙夫人的尊重和信任,换个旁人,不戒和尚都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在消遣自己。
“这个......贫道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听说过‘四川唐门’的旧事,既然大师说孙夫人乃出身唐门那就好办多了。”
“这样吧,此事贫道已然记下,将来定当先找冲虚师尊问个明白,若是贫道真的有可能是大师所找之人,大不了贫道亲自走一趟蜀中。”
“四川唐门”四字一出,擎云的思绪反而彻底被打开了。
好嘛,这可是“笑傲江湖”的世界,就算是发现已经改变了不少,擎云还是被“四川唐门”的存在惊呆了。
话说,“笑傲江湖”的世界里存在“四川唐门”吗?
不过,擎云所说亲自走一趟蜀中并非虚言,虽然不戒和尚找了三年都一无所获,可擎云却有着一丝莫名的自信。
也正是“四川唐门”四字,鬼使神差地让擎云把很多事情给串联了起来,比如他曾经求教三年的那位“老唐头”。
姓唐,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毒功夫,亏得擎云竟然没有将他与“四川唐门”联系起来?
而在擎云怀中的兜囊之内,除了那套金针尚有二物存放,那是两面截然不同的牌子。
一面是锦衣卫陆炳所赠的私人令牌,另外一面则更是奇特,三寸来长、一寸多宽,到现在为止,擎云愣是没整明白那是由何物制成?
正是当年“老唐头”临行之时相赠之物,甚至当日曾经戏言,若是擎云哪天不想当道士了,可以在江湖上宣扬一声,“老唐头”可以派出“八抬大轿”将他给迎娶过去。
那个小牌牌上正是镌刻着一个“唐”字,擎云从来没有使用过,只当做一件信物留着,这个小牌牌正是擎云那丝莫名自信的来源。
当然了,这些话以及怀中那面刻有“唐”字的小牌牌,擎云自然是不会告知不戒和尚的。
交浅言深乃是为人之大忌,更何况也许这二者之间并无关联呢?
......
“云小子,你这就要走了吗?”
折腾了大半夜,又是喝酒,又是打架,又是听故事的,不戒和尚和擎云都没怎么睡觉。
勉强等到天亮,红日东升,擎云等不及在“水月庵”里用早饭,就牵着他那匹白马出了山门,只有不戒和尚一人在身后相送。
“不戒大师,贫道有要事需前往京师一趟,昨夜你我所说之事,还望大师暂时保密,最好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要提起此事。”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擎云算是看出来了,这位不戒大师还真就是一个直肠子,难为他居然苦苦找寻了这么多年,这份执著和忠义很是令擎云钦佩。
无论当年之事如何,可终归是涉及到了“谋逆”之事,那就可大可小了,一个闹不好就是另外一场风波。
“云小子请放心,如此紧要之事自当保密,洒家的嘴可严实着呢,不过尚有一事洒家昨夜忘了告诉你。”
“当年,洒家很是钦佩孙军师的才学,曾言将来洒家若是有了女儿将嫁入孙府为妻,孙军师并没有拒绝,而孙夫人更是拍手称快呢,云小子你看......”
还没等不戒和尚把话说完呢,擎云就咂摸出了个中的滋味,又想起这个大和尚的“前科”,擎云急忙翻身上马,挥鞭打马、向北而去。
“喂,云小子,你怎么这就走了啊?洒家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朝阳东起,擎云飞马而去,独留胖大的不戒和尚杵在“水月庵”前,蒲扇般的大手又搭上了他那颗大秃脑袋,似乎对擎云这般着急离开的行为很是不解?
洒家的话,真的还没有说完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