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花钱买平安(1 / 2)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沈清远先是约陈国轩见了一面,见面的地点并不是在陈老家里,而是在陈国轩的办公室。
这次见面的主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沈清远想体面的把手里的钱送出去。
当今社会,最难的其实不是赚钱,而是怎么合理的送钱,这绝对是一门学问。
不过好在陈国轩如今的处境也可以说是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所以对于沈清远的主动示好,并没有拒绝,云山雾罩的兜了一大圈之后,还是接受了沈清远的好意。
就这样,一次见面,不足半小时的谈话,沈清远成功送出去了五千万。
当然,这钱也并不算是白拿,在之后的没几天,沈清远就接到了地方电视台的采访,主要内容是针对他无偿赞助江北大桥的这一行为。
对于这种采访,以前沈清远在电视上没少看,当时是不屑一顾的,认为这只不过是政商勾结的一种形式而已。
大家各取所需,所以根本没必要搞的这么正气凛然。
但现在事情落到了他自己头上,他才明白,原来每个人其实都不能免俗。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星海市民,为建设家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类似的话,接受采访的时候沈清远说了不少,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拘谨,觉得实在是太过于虚伪。
但渐渐的,随着采访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好像适应了这种“脚不沾地”的发言,越来越游刃有余。
沈清远接受采访的视频,一连在地方台的新闻上播放了三天,别的暂且不提,最起码在江北人民眼里,沈清远的形象瞬间高大了许多。
除此之外,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沈清远忽然间变的炙手可热。
先是获得星海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的荣誉,紧接着他的公司也当选为星海市十大高新技术企业。
类似的荣誉称号,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沈清远几乎可以说是拿到手软,一时间名声在外,风光无限。
虽然这些荣誉称号一不能当钱花,二不能扩大公司的规模,但眼下确实是沈清远最需要的。
有了这些东西,沈清远就不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人,而是成功转变成为了一名政商。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本质上却发生了太大的改变。
如此多的荣誉集于一身,就算是身为星海市一把的周海斌,也不敢贸然对沈清远下手。
因为毫不夸张的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陈国轩已经把沈清远打造成了星海市的知名商人,甚至可以说是商界的代表和标兵。
这种说法虽然周海斌并不承认,但他也没有办法公然反对,更不能对沈清远下手。
他跟陈国轩的权力斗争,说到底那是桌子须是同一个战线的,不能表现出任何的矛盾。
所以经过再三斟酌之后,周海斌也只能让周子谦暂时先不要动手,最起码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