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回(2 / 2)
司马翊有些心疼的揽过她的肩膀安慰道:
“别担心,我没事,昨日晚间皇上已经单独召见了我,他早就属意我参与这场征战了,当初我考完武状元,直接进了兵部,也是皇上特意的安排,就是为了提前历练我,如今战争已经爆发,正是用人的时候,我就算想要往后缩也是不可能的。”
“你说皇上早就对你做了安排?”
明檀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他问道。
司马翊苦笑着点点头。
“当初我跟着左大人一块出去办案,之后又去了南诏,再回来就直接入了皇上的眼了,左大人当初原本是想调我去督察院他的身边任职,结果中途直接被皇上截了胡。。。如今,左大人调任兵部统筹后援,也是皇上的意思。。。”
话说到这个份上,明檀还能说什么,只能默默的垂下头出着神。
司马翊看出了明檀有些失落的心情,心里说不出的柔软。
“你大概也知道我家里是什么样的情况,祖母去世的时候我就已经自请出府,以后那王府里的任何人物都跟我没有半点关系,天大地大我一人独善其身,这是我的自在也是我的无奈,生而为人,我不想就这么让我的一生从现在开始就碌碌无为下去,我想的是能够功成名就,将来能封妻荫子,可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除了自身要有足够的本事,还要有适当的机遇。这场仗我是一定要参与的,古来成大业者,无一不是文治武功,有几人是空坐高宅之中能长久,即便前途有万丈沟壑,我亦准备放手一搏,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还有我将来的妻子和孩子,退,我从未想过。”
明檀看着坐在他身边,挺直了身子一脸坚定的看着她的司马翊,心里忽然间就明白了他的心愿和想法,这样一个出身大家的少年,虽然经历过困苦和磨难,可是骨子里的那一份心高气傲却始终没有变过,她不清楚现在的武成王是个什么德行,可是从前的老武成王她却是略有耳闻,那一位据说也是个威名赫赫的人物,司马翊是他祖父母一手养大的,这份坚毅的心性定是血脉里就遗传过来的。
到了这个时候,明檀心里那点子还想要劝说的心思忽然就全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再说劝说无异于就是一种打压式的背叛,这样心高气傲的少年,她除了理解,就只剩下了理解。因为这样的话,他不可能再对另外的人说过。
这一刻,明檀终于放下了所有的成见,重新去认识了司马翊。
“你一定会做好的。”
明檀看着司马翊同样坚定的说道。
司马翊低下头看着她半晌没有说话,只是眼中流露出的闪闪的亮光到底暴露了他此刻的激动。
他忽然一把搂紧了明檀,下巴靠在她的头顶,半晌之后低低的开口道:
“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明檀的眼睛轻轻的眨动了一下,一颗晶莹的泪珠急速的滑了下来。
“我不会失望,我只想你平安归来。”
司马翊没有立刻做声,只是更紧的搂着她,半晌之后才轻轻道:
“会的。”
。。。。。。
翌日,太康帝早朝当庭下旨,封新科武状元司马翊为镇远将军,统领京郊两万西路军赴云州协助肃王司马宁平定南诏。
圣旨一出,一片哗然,有赞同者,有惊讶者,甚至还有反对者。
不过这些声音在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以及副相卢俊义还有河间王司马徽的极力强压之下到底不了了之了。
司马翊领兵出城那一日,听说京城百姓自发出来夹道相送,国公府这边明家的少爷们更是集体出动,一路将司马翊送到了十里长亭,这才算罢。
这一日明檀并没有出去,前一日的晚间她已经同他告过别了,还送了她专门去大相国寺求来的平安符,这一仗不管胜利与否,她只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
就在司马翊走后的第三日,公主府那边忽然传来了一个劲爆的消息,四少爷明杨不见了,这消息初时传到国公府这边的时候,众人一时都没反应过来,明杨不在府里或是不在国公府这事实在稀松平常,那厮成日里就喜欢在外头厮混,不在家里很正常,哪知道等正经的消息传过来的时候,众人才知道明杨这次不见是真的不见了。
这小子冷不丁的给家里留书一封,径自离家出走了,信上除了感念父母的养育和教导之恩,再就是他这次出去就是为了报效祖国的,豪言壮语自己这次定要平定南诏,凯旋而回。。。
听说长公主自打瞧见儿子留的这封书信,直接就病倒起不来床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