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 章(2 / 2)

加入书签

宗政玉祯怔怔的望着牢房铁窗,弟弟一声一声的求声,令她心乱如麻。

正和帝上完早朝,把三品以上重要的官员召唤到御书房。大臣们以为皇上有要事要私下商议,便静静得等着皇上开口,可等了许久,不见皇上有任何开口的样子。

大臣们见皇上把大家召集过来却又不说话,心中虽有疑惑,但既然皇上没说话,他们也不敢唐突去问,于是继续静等。

正和帝坐在上堂,想着也差不多了,便缓缓开口道:“众爱卿。”

大臣们见皇上终于说话了,连忙提起精神,等着皇上下一句。

“朕决定…禅位。”正和帝重重的说道。

“啊???”所有大臣们愣住了,禅位?皇上是不是在开玩笑!

“皇上,不可!”回神过来的丞相陆中日立刻反对。

“是啊是啊皇上,千万不可。”

“皇上,禅位事关社稷,不可不可啊。”

“皇上,万万不可!”

听到陆中日出来反对,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劝说。

“朕要是说朕时日不多,丞相相信吗。”正和帝盯着陆丞相道。

中书令李国仲出列道:“皇上,眼下我大正在皇上的治理下才从衰弱中慢慢强大,到了这紧要时刻,皇上切可开如此玩笑。况且皇上龙体硬朗,何来的时日不多。”

正和帝虽然治国不是怎能高明,但他懂得怎能用人才懂得分辨忠奸。登基不久后就将朝中的奸臣杀的杀、罢的罢、充军的充军,军权完全在皇帝的掌控之下。那些侥幸免死的大臣都吓得不轻,都纠正了心态开始做“贤臣”,皇上倒也不怎么去怪罪,只要你不犯法贪污就行。就这样,原本已经衰退的大正,经过正和帝的一次大换血改革,已逐渐强大起来。

“朕不开玩笑!”正和帝不高兴了,为什么这帮大臣都觉得这是在开玩笑。

皇上生气了,大臣们再次愣住了,也终于意识到皇上不是在开玩笑。

“皇上要禅位于哪位皇子?”翰林院大学士凌莫出列问道。

“太子已经被打入天牢,三皇子不够聪明(其实是傻子),五皇子又一心向佛,六皇子又太小,更别提十三皇子。”李国仲将皇子一一举出,暗示皇上新储君没有适合的人选。

“此言差矣。”一直不开口的靖王忽然说道。

大臣们都看向这位五十多岁但依然神采奕奕的靖王。

“为何都是皇子而没有公主呢。”靖王眯着眼淡淡道,他何尝不知皇兄的心思,虽然女子当皇帝会让身为男人的自己觉得不爽。可,祯儿这孩子确实有当皇帝的潜质,跟皇子们比,那简直是一颗耀眼的闪星。罢了,为了大正江山,就顺着皇兄,更何况我大正朝又不是没出过女皇。老祖宗开国皇帝正始皇、第四位皇帝正妍帝,二者皆是女子却比任何男子要出色百倍,开创了自古所有帝王都做不到的繁荣太平盛世,百姓衣丰食足,个个无不对女皇翘起大拇指叫好。

靖王此言一出,大臣们都惊呆了,私下开始议论纷纷起来,有的反对有的保持中立,就是没人赞成。大伙都知道,论才智论品德除了当今的玉祯公主之外,没人能比,大正能开始逐渐强大,玉祯公主的出谋策划是功不可没。

“皇上!”礼部尚书庄勇忙道:“请皇上三思。”

有了开头,反对的大臣们也全出来跪下:“请皇上三思!”

正和帝捻着胡子望着跪在下面的大臣,有礼部庄勇、户部广散千、吏部曹东海、工部贾经坛、刑部高明这五位尚书,只差兵部了。

“唉~亏祯儿一直举荐你们这五个,若不是公主跟朕说你们才德兼备可当大任,要求朕提拔你们,你们五个能当上尚书一职吗。”正和帝失望道。

五位尚书听罢,全都红了脸,尴尬的跪着不知该说什么好。他们就是对女子当皇帝不舒服,感觉自己身为男人被女子压着很失尊严。被皇上这么一说,自己成了恩将仇报的小人,枉读了那么多的圣贤书。

“混账!”一道喝声伴随着推开门声传入整个御书房。

大家朝门口一瞧,喝~这不是世代忠良现两朝元老鲁国公泰源吗。

泰源直奔殿中,朝着这五位尚书道:“啊呸,什么东西。”

骂完之后才跪下来磕头拜天子:“老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卿家,快快请起。”正和帝温和道,心里乐开了。玉福造反之后自己就去找泰源商量未来皇储大事,老国公当即推举玉祯公主,还力挺到底,自己当时就欣慰极了。

“谢皇上。”泰源起身站好。

陆中日看向李国仲,李国仲看向凌莫,凌莫看向没有说话的大将军薛华,薛华看向靖王。五个人互相流传着眼神,互相明白的点点头,当即全体跪下。

“臣等愿意追随公主殿下。”这五位大臣很有默契道。

其他大臣愣愣的看着跪下的人,有五个同意也有五个反对,但是,比起来,这同意的五个大臣可是朝中一等重臣,比尚书级要有威望的多。看到这层利害,其他大臣也哗啦全跪下。

“臣等愿意追随公主殿下!”

五位尚书听得是冷汗直冒,满朝文武竟都随了圣意,看来禅位公主一事,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老国公拱手道:“皇上,老臣倒是想问问这些后生,为何反对公主,难道就因为她是女子吗。”

老国公的一针见血把五位尚书羞的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

“爱卿们,请回答老国公的问话”正和帝严肃道。

“是…是。”五位尚书小声的回答,很显然是底气不足。

“迂腐至极。”老国公不客气的骂道。

“我当朝开国明君一样是女子,照样不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到了正妍帝手里,更是鼎盛,谁敢说她们不如男儿,谁敢说自己比她们更强。你们现在瞧瞧大正的锦绣江山,若不是当初那些臣子过于迂腐,就不会被东辰、北漠、南林这三个叛国贼子分割了我朝大半江山!”

老国公越骂越来劲,恨不得把嘴里的唾沫都往他们头上喷,尚书们老实跪着,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正和帝缓缓的站起,老国公赶紧住嘴跪了下来。

“老祖宗说了,能者居之,不管是男儿也好女儿也罢,只要能为百姓造福为天下苍生着想,那她(他)是男是女咋能计较这么多。就是因为我们男子居高自傲,那些女子才会被遗弃糟蹋。试问你们自己,你们的老母难道就不是女子,你们就不能用同等的眼光去善待每一位女子,老祖宗说的对,男女要平等!”

五位尚书磕头齐声道:“臣等迂腐,望圣上恕罪,我等愿追随公主殿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