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3 章(2 / 2)

加入书签

张凌良张张合合试了几次方艰难发出小如蚊呐的声音,田孤连忙附耳到他嘴边,只听到他说:“快告、告诉皇上,方唐之已和国王勾结在一起,杀了所有人。”闻言,田孤骇人不已,“还有、还有......”最后一口气没提上来,话未说完,他就两眼一翻,全身软了下去。

田孤再伸手去探,他气已断。田孤凄然,他撑着最后一口气,就是为了带回这些信息,实在忠肝义胆。

遗体断断是不能潦草安葬的,把他抬回去之时,军医路过通过检查发现,他心脏位置异于常人,常人在左,他在右,所以利箭穿过他左胸无法取他性命,且他并非死于重伤,而是因无法及时止血,流血过多而死。

田孤不敢拖延一时半会,立即命人快马加鞭,夜以继日,把消息送回京都。秦亦昕听罢,一掌重重拍在御案上,振怒:“岂有此理......”

落日时分,秦言墨和孟高越风尘仆仆从军营赶回,方一脚跨入门槛,朱长宏就迎了过来,他神情肃然,跟随王爷一边朝里走,一边压低声音:“王爷,皇宫里传来消息,出使乌蒙国一行,除了张副领负伤逃出来报了口信才咽气之外,余下皆被乌蒙国国王砍杀怠尽。”说到这,他还不忘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奴认为,如今现两国算是彻底撕裂了脸皮。”

秦言墨似乎早已料到,表情不变,“朝廷现在有何动静?”

“据说皇上大发雷霆,咽不下这口气,忙召集满朝文武商讨计策,皇上欲立即举兵讨伐,但被黎运大将军劝下了。”

定了脚步,秦言墨来了丝兴趣,“能够让他按捺住性子,这可真难得,黎大将军说了些什么?”

朱长宏全数道出:“黎大将军指出两点不能立即讨伐的理由,一是由于方唐之祸乱,致朝廷军队元气大伤,休军整兵尚需些时日,此时出兵胜数不大;二是现值冬末,天气严寒,大雪封路,士兵冒雪长途跋涉,人疲马累,不适合作战,且乌蒙国长年处于寒冷地带,抗寒能力较强,这时出兵只怕送羊入虎口。这一番话下来,皇上虽然怒火滔天,也不得不忍下,说待雪融之时再从长计议。”

秦言墨赞赏道:“黎大将军身经百战,这翻话有理有据,不得不折服。”,又重新启动步伐,朝潇成院方向而去,他想起什么,“陈副领可还带回其它消息?”

朱长宏想了想,摇头,“除了知道方唐之和国外勾结在一起杀了所有人之外,再无其它。”

“也不难怪满朝文武百官不知。”秦言墨微微的感慨让朱长宏摸不着头脑,再看他时,眼覆冷霜,又听他自言自语道,“如此更是简单些了。”

谋划了这么久,有些事该了结了。

一时之间,他想的是上官红衣,不知她如今是何种心思?

此时三人已走过白玉石桥,踏上游廊,忽见园圃一座假山旁蹲着一个身影,正背着三人,手拿着小铁锄刨开冰雪,往地里挖来挖去,不知道在寻觅些什么,样子极是认真。

秦言墨停止了脚步。

朱长宏和孟高越非常识趣,悄然离开。

秦言墨定定注视着,将近一月来,把思念压在心底,故意疏远她,他要让她习惯他不在身边的日子。

除了险些失控的那晚,他就一直没找过她与她说过话,几次无意间看到她身影,欲过去把她揽入怀中释放思念,都控制住了。

这次也没有例外,步伐再移动,已是朝游廊的另一端而去。

离人突然回了个头,自然是看到了那尊背影,挺拔沉稳,器宇不凡。她高兴地霍然站起,欲开口叫唤,便想到他这人目光何等锐利,在此经过怎会没看见她,定然是不想见她罢。

那晚他说要相信他,可心中难掩失落。

天尚未全黑下来,书房里,已有婢女掌了灯。灯下,秦言墨打开奏折本子,奋笔疾书几行,唤来孟高越送了出去。

奏折的内容,是乌蒙国开春秘密举兵进犯之事,他本不欲多此一举,只怕朝廷毫无防范,到时来势汹汹,残局收拾起来会麻烦了些。事情已在掌握之下,能少些麻烦最好。

只是秦亦昕尚在为特使被杀之事气闷,哪有什么心情看奏折,也不问不看,随手往奏折堆子一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