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农家闺秀[十七](2 / 2)

加入书签

对于杨银来说,敢于冲破男女界限,冲上来考试的女子,都十分的厉害。

这个世界虽然没有花木兰的故事,但是却有她创造的那名女帝,以及后来的女官等等,侠义女子也并不是没有,虽说是男尊女卑的时代,却也有不少的女子活出了属于她们的精彩。

而今天,便是她的战场。

会试一共三场,一场三日,分别在初九、十二和十五。

今儿个是初八,杨银拦到了日上三竿才起床,初九的场要提前一日进场,十五则要在十六才能出门,也就是说,她一呆就要呆八天。

四舍五入就是半个月了呢。

可不得在家里在被窝里面多待一会儿。

和乡试相同,杨银带了自己的腌咸菜和几个鸡蛋,以及一小把面粉,悄摸着又带了个小巧的锅——不大,也就巴掌大小,打算偶尔的时候可以摊个面饼什么的。

对的,就是红太狼那口平底锅。

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杨银选择的是周礼。

一年前,她曾经在四书五经上纠结了许久,最后还是坚持了本心,周礼算不上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那是她最想要的选择,作为一名女子,四书并不算在她能够大放光彩的选项之中。

杨银这次的位置一如既往的好,卡在正中偏下的位置,不会很轻易的被发现,也没有太多的麻烦,加上正好被挤在中间,在这大冬天里面还有些温热,再烤上一个小炉子,简直完美的让她想哭。

年初八的晚上,顺星散灯花。

这应该是一个十分优美的节日,杨银躺在号舍里面,偏头看了一眼窗外,那星空繁星点点,十分美丽。

明天应当是个好日子。

在睡过去之前,杨银这样想到。

而第二天如她所想的,也确实是个不错的日子,她盯着手里的卷子好半响没动手。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好处了,死记硬背还是十分有效的,想要融会贯通则是需要实践出真知。一年的时间里面足够杨银将周礼背出来,但是融会贯通什么的……

杨银放下了卷子,拿起了手中的狼毫,开始在草稿上写写画画。

这一开始动手,就写了约莫两个时辰,写的杨银手腕都是酸的,洋洋洒洒的写了半张草稿,她想起一会儿还要继续往上抄,她整个人都不好了,哭唧唧的转头去给自己煮了一锅小米粥。

好在这卷子对于她来说其实并不是很难。

哪怕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一年的时间里也足够她了解这个时代的一切了,写作的时候自然会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加上古装剧看的多……

系统,你说实话,你是不是就是坑我来考试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