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3.防盗:有了围墙,还要箭塔(2 / 2)

加入书签

“这么小的年纪,也在这里做苦力?”杨轩感惊愕的看着胡雪亭。

“那是算工钱的。不分男女老幼,丹阳县所有人在工地上干活,一天十文钱,管三餐。”胡雪亭道。

杨轩感看胡雪亭的眼神中,满满的嗔怪,遇到大灾难,朝廷要优先照顾老弱妇孺,这是规矩。“听说,你到现在,没有施过一次粥。”

这句话当中的责备就更多了,基本的赈灾都不做,那已经不是失职的问题了,若不是彼此之间很熟,杨轩感就要当场痛骂,甚至直接罢免了。

“你不会没有得到朝廷的赈灾粮食吧?”杨轩感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脸色陡然大变,张镇周还在交割离职手续,等待新的淮南道行军总管上任,所有事情仍然要张镇周签字。

“张镇周不会丧心病狂到如此地步吧?”要是张镇周敢这么做,杨轩感不介意直接杀了张镇周。

“粮食已经到了。”胡雪亭摇头,张镇周还没傻到这种程度。

杨轩感看胡雪亭的眼神就很不好了,他已经明白了胡雪亭的用意,指责道“以工代赈是好办法,但是,也要看情况,不能死读书。”

黄河长江发大水,灾民数万甚至数十万,让他们傻乎乎的每天呆坐着,说不定就闹出事来,以工代赈可以一举两得,安稳社会,但是,那也是有最低施粥的,老弱妇孺哪有能力以工代赈,别说累到在地吐血而死什么的,就是砸了自己的手脚,那也是大问题。

“以工代赈,只能找壮劳力。”杨轩感严肃的道,找小孩子老人做工,耽误工程,白给了银子,还要惹出麻烦,基本是属于自己跳坑。

杨轩感看着胡雪亭诡异的眼神,继续冷笑“你是想着,要让他们活的有尊严,打工赚来的钱,远远比施舍的钱有尊严?还能让他们养成不靠天,不靠朝廷,自食其力的精神?我看你是戏文看多了!”尊严,自食其力,都非常非常重要,但是,这是在能活下去的情况之下,让一些老人孩子去为了尊严和自食其力做苦力盖房子,那已经超出了善意的体谅或鞭策的范围。

“你就算让他们去扫地,也好过在工地上干活!”杨轩感骂着,谁知道盖房子的工地会出什么事情,风险实在太大。

胡雪亭苦笑“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尊严,自食其力,她考虑过,但是,这在眼前,真的是非常次要的小问题。作为丹阳县老大,她几乎挥挥手,就能产生一大批能够让老弱妇孺有尊严的自食其力的职务,比如,守城门,比如,罚款三文。

胡雪亭发动所有人盖房子的用意,比杨轩感想的要无奈的多了。

杨轩感斜眼看她,毛意思?

胡雪亭指着远处的那少了一条腿的衙役“为何这周围的人,连劝他休息的话都没有?难道丹阳县人情冷漠至此?”杨轩感微微皱眉,难道有什么深意?

“丹阳县县城人口有一万四千余人,算上来往货商,人口总数不会少于一万六千人。”胡雪亭道,又指了指前面,“所有的人,都在这里了。”

杨轩感久经军伍,这人数多少,一眼就能判断出来,眼前大声笑着盖房子的人数,也就在六七千人。他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损失如此之大?”外头谣传丹阳县死了七千人,他一直以为水分很大,也就死了三四千人,没想到事实更加的惨烈。

“家家戴孝,十室九空,嘿嘿。”胡雪亭面无表情。杨轩感和杨积善对视一眼,有些不知道该怎说什么。

“咦,我听说丹阳县对遇难百姓的抚恤银子,是每人五十两银子。”杨积善忽然道,这个数字他记得清清楚楚,因为这五十两银子的数字实在有些吓人。要是丹阳县真实死亡数字有接近一万,那不就需要有五十万两银子!

别说丹阳县,就是整个淮南道,甚至洛阳朝廷,都绝对掏不出这么多银子。黄河长江发大水,朝廷也只能出几万十几万银子而已,小小的丹阳县的财政,无论如何都拿不出五十万两银子的。

杨轩感也是盯着胡雪亭,这也是他疑惑的问题。看丹阳县平静的样子,这银子竟然是如数发下去了?

“你哪里来的这许多银子?”这天文数字的银子,都快要赶上朝廷的年收入了。

胡雪亭惨笑“你们还没有到过县衙吧?”两人摇头,进入丹阳就遇到了胡雪亭,自然没有去过县衙。

“县衙的对面,被我改成了公墓,葬着没人认领的遇难者。”胡雪亭道,“五千三百六十七个。”

“丹阳县有五千三百六十七个人没有人认领尸骨,有阖家遇难的,有不可辨认的,有没人认识的。他们可能有家人在外地,可是,谁知道怎么通知呢?”

胡雪亭认真无比“本官没有支付五十万两抚恤银子,本官吞了商号的银子,吞了贼人抢去的平民百姓的银子,吞了无主的田地,吞了无主的房屋,本官依然只能勉强赔了二十几万两抚恤银子。”

杨轩感沉默,要是不赔抚恤银子,只怕会有很多的孤儿寡母饿死,并州道行军总管衙署的遗孤院里面,多得是死了丈夫或父亲,差点贫病而死的人。

“你猜,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胡雪亭问道。

杨轩感微微皱眉,看杨积善,杨积善点头,这是给他机会表现,但是,该死的是,他一点都不懂啊。

“粮食?”杨积善试探着问道,丹阳县去岁大火,粮仓空虚,今年又贼祸,只怕整个丹阳县县城颗粒不存。

“不是,大随朝年年丰收,粮食多得是,仅仅江宁和镇江的库存粮食,就足够解决吃饭问题。”位置又近,交通也方便,大灾的背景之下,江宁和镇江的县令一定会大力配合,绝不会克扣粮食什么的。

“没有衣被蔽寒?”杨积善继续问,吃饭穿衣,这都是民生大事。

“不是,破衣服,脏衣服,照样能穿的,本官又从丹阳各个乡村,周围各个城池,紧急购买了一些衣服棉被,怎么都不会是大问题。”胡雪亭继续摇头。

“瘟疫?”杨积善想到了,大灾之后,就有大疫,胡雪亭还傻乎乎的把尸体挂树上,不出瘟疫才怪了。

“不是,吊起来的尸体,传播瘟疫的能力没你想的那么大,本官安葬了丹阳所有遇害百姓,又从其他郡县请了大夫,联系了数个大药材商,火速调了许多治疗刀伤,烧伤,跌打损伤,风寒,气血郁结的药物,大瘟疫绝不可能。”胡雪亭还是摇头。

“民变?”这是杨积善能想到的最后一个可能了。

“天下都会民变,就是丹阳县不可能。”杨轩感替胡雪亭回答了,他看着杨积善,还是嫩了些啊,竟然没有看穿这一点。

杨积善有些尴尬,怎么想都没有想到胡雪亭担忧的问题,大哥一定已经想到了。他想要做司徒府智囊的道路,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啊。

知耻而后勇,杨积善虚心求教“不知道胡县尉担忧什么?”

胡雪亭看着工地上嘻嘻哈哈的工人,四处奔跑的孩子们,一字一句的道“我担心他们自尽。”

啊?

杨积善愕然,杨轩感努力不动声色。

“丹阳县没有发大水,没有田地绝收,没有地震,可是,这死伤的比例,超过了任何一次的灾难,更糟糕的是,贼祸摧毁了丹阳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胡雪亭道。

大灾之下,亲人尽失,怎么面对未来?有多少人会了断残生?

“我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尽量不让他们想,尽量给他们希望。”胡雪亭道,但这也只是走一步算一步而已,丝毫没有把握。

杨轩感杨积善回头再看工地,那没了腿的衙役,那少了手的男人,那包的都是绷带的女人,那欢笑声,只觉心中苦涩无比。

没有大量的沉重的工作,怎么麻木这不能触碰的神经?

“我明白了,你为什么要让那些小孩子也去工地!”杨积善忽然大声的道,小孩子代表着生机勃勃,代表着长远的未来,代表着新的希望,有他们在工地上乱窜,多少能让那些人觉得未来还能够期盼。

“不只如此,你还希望他们融合成一家人。”杨积善打开了思路,继续想着,一起工作,一起住,一起商量盖房子,有共同的经历,不是一家人,胜过一家人。

只是,这高大的围墙,如云的箭塔,又是干什么的呢?杨积善皱眉苦思,胡雪亭绝不会做无用功。

杨轩感叹气“我知道,但是,还不能告诉你。”杨积善崇拜的看着杨轩感,果然是杨家第二代的希望之星,能文能武,天下无敌。

胡雪亭斜着脑袋看杨轩感,有些不信“真的?”

杨轩感冷笑,挥手,把左右陪着的士卒和衙役都赶开,杨积善眼巴巴的看着杨轩感,杨轩感摇头,杨积善只能惋惜的走开。石介想了想,牵着小雪岚也走开了些。

四周再无其他人,只有胡雪亭和杨轩感。

“我知道你在干什么,我记性还不至于这么差。”杨轩感冷冷的道,这些年来,他一直都记得第一次和胡雪亭正式见面后,杨恕说的话。“她从头到尾,只为了说一句话。”“大隋朝要亡了。”

“你想建立自己的势力,想要打造自己的地盘,这绝对没有问题,司徒府支持你。”杨轩感冷冷的道,白痴都看得出来,胡雪亭把整个丹阳县的权力把持在手中,努力发展经济,努力练兵,甚至努力收服人心,都是为了培养自己的铁杆势力。

胡雪亭的行为毫无新意,所有的门阀都经历过这个过程,都有自己的铁杆势力铁杆地盘,否则凭什么拥有大量的军队?

“但是,你最近的做法太急躁了。”杨轩感有些责怪,没有经济基础,就妄想大力发展军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你需要按照以前的模式,继续发展商业,赚更多的钱,打下牢固的根基,你才能有资格建立自己的势力。”杨轩感意味深长的道,经历过了养五百骑的痛苦,总该知道没有钱是多么的可怕了,老实发展丹阳的商业,繁荣丹阳,然后以此为根基,是正确的方式。

遇到贼人什么的是意外,属于不可抗拒力,谁也想不到的,不代表整个模式和计划不行,必须严格的继续贯彻执行。

“不仅仅是丹阳,我也在其他地方试验丹阳模式。”杨轩感认为该给胡雪亭一点信心,人不能因噎废食,丹阳经济模式真的很不错,统一洛阳话,干净宽敞的道路,都是非常好的办法。

“你现在的重心,应该是如何拉拢和留下商人,而不是弄得人心惶惶。”杨轩感真心提醒,走在官道上心里就寒了,哪个商人赶来,谈什么商业繁荣?胡雪亭一定是被吓怕了,这才会本末倒置。

胡雪亭怔怔的看着杨轩感“我真没有想到,你竟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

杨轩感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以为杨某是笨蛋?杨某其实只是不在意别人在意的东西而已,只要杨某上心,稍微动动脑子,就能看穿一切真相。

“有什么搞不懂的,尽可以问杨某。”杨轩感背负双手,45°角看天空,杨某不是笨,是大智若愚。

“……杨司徒真不该把我的底牌告诉你,就你这个蠢样,知道的越多,越没有好处。”

杨轩感脸色铁青,毛意思?

“杨司徒没有来丹阳,实在可惜了,否则,一定不会说出这些话。”胡雪亭长叹。

“你明明知道我的底牌,也知道我需要什么,为什么就会先入为主的以为我失败了呢?”胡雪亭问道,不用眼睛看问题,怎么做聪明人?

杨轩感怒目,幸好把杨积善赶走了,否则脸往哪里搁?

胡雪亭伸手指着远处,远处,一队商旅的马车正在进入丹阳县城,马车上是满满的货物。

杨轩感愕然,麻痹,怎么有商旅?打脸啊!

“他们或许看懂了本座的目的,或者感觉到了本座想要他们感觉到的。”胡雪亭道。

杨轩感闭目,到底是什么?

他想着一路见到的东西,悬挂的尸体,可笑的泥土墙,以及竹楼,盖房子的人……

到底是什么?

“你和他们不同,你感觉不到的。”胡雪亭冷冷的道,就像思聪永远无法理解普通人对金钱的追求一样,出身,经历,限制了杨轩感的感受。

远处,杨积善认真的盯着杨轩感和胡雪亭,两个人到底在说什么,为什么大哥忽然脸色大变,闭上了眼睛?

“师父,我饿了。”小雪岚扯着石介的衣袖。石介瞪她“胡说!你吃了这么多东西。”

小雪岚打滚“我就是饿了嘛。”

石介没办法,看看胡雪亭没有注意,背过身,鬼鬼祟祟的从怀里掏出一块糕饼。“别给你姐姐看见。”

小雪岚用力的点头,问“师父,还有吗?姐姐也饿了。”

杨轩感忽然睁开了眼睛,笑道“我感受到了,原来如此。”鄙视的看着胡雪亭。“你搞了半天,就是为了给所有人安全感?”

胡雪亭认真的打量杨轩感,怎么被他看出来了?太意外了!忍不住长长的叹息,用力的拍杨轩感的肩膀“轩轩,你终于长大了。”

丹阳县百姓经历了噩梦般的一天,最怕的是什么?是噩梦再次来临。

风吹草动,他们都会害怕,是不是又有贼人来了;打雷闪电,他们都会害怕,是不是贼人就在屋子外。

有坚固的房子,有很多很多的人,依然被贼人杀戮,没了房子,只有废墟,没了很多很多人,只有空荡荡的街头,贼人又来了,该怎么办?

丹阳县县城的百姓们,极度缺乏安全感。

“有了这么高的围墙,贼人进不来了。”虽然这围墙这的没什么用,但是,有了围墙,心里就觉得踏实,贼人连丹阳县都进不来,又这么能到县城,到自己家呢?

“有了箭塔,就没有贼人敢来了,来了也不怕。”虽然箭塔根本没有弓箭手,只有一群会敲锣打鼓的菜鸟,但是,心里就觉得有了保证,就觉得贼人不敢来。

“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无数的丹阳县百姓,在有了泥土围墙,有了箭塔之后,终于能够放心的睡下,再也不会一晚上惊醒十几次,就因为门外有些声响。

这些围墙,箭塔,真的仅仅是心理安慰,没有半点用吗?

却也不是。

看到那挂满整个丹阳县边境,以及官道的贼人尸体,哪个绿林好汉不会发抖?看到那吊在树上的半截尸体,那被凌迟处死,没有血肉的白骨,那围着尸体高飞乱叫的乌鸦,哪个贼人没有心寒?

看到那连绵整个丹阳县的泥墙,那一个有一个的箭塔,哪个贼人没有觉得,这里面刁斗森严,官府严厉打击盗贼,作奸犯科风险度极高?

再想想胡雪亭带人千里追杀,贼人家人都要满门处斩的残酷手段,贼人们为什么还要去丹阳县,甚至为什么要继续做贼?

那些大商号的老板们看着泥墙,看着贼人的尸体曝尸荒野,听着胡雪亭的残暴传说,深刻的感受到了丹阳县的安全。丹阳县在未来很长的时间之内,恐怕是江南最安全的城市。

而胡雪亭干脆利落的退回了被贼人抢去的货物,更让大商号的老板们见识到了胡雪亭的做事风格。

“丹阳县本来就有投资价值,现在完善和增加了安全系数,为什么不追加投资?”这就是胡雪亭努力告诉商人们的信号。

很幸运,大商号的商人们看见了,听懂了。

双赢!

“重建丹阳县,将会比你想象的更快。这一次,我绝不会再犯低级错误。”胡雪亭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