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就这么点龙气?太刻薄了!(2 / 2)
一群将领差点想笑,李浑算老几?
“鱼俱罗。”高颖继续道。
一群将领有些笑不出来了,鱼俱罗可不好对付,但又有些不信,李浑鱼俱罗等人都是东盟的人手,大家和平共处一起剿灭山东的王薄等匪乱,合作还是满愉快的,要说李浑与胡雪亭杨轩感关系密切,可能围魏救赵,那可能还是很大的,但鱼俱罗只要脑子正常,就没有理由进攻高颖,破坏高颖消灭杨轩感胡雪亭的机会。
好些将领眼神中闪过一丝冷笑,什么李浑鱼俱罗,都是高颖为了不出兵,所以找得不堪入目的借口罢了。
高颖看着一群礼貌微笑的将领们,淡淡的道“杨広。”
毛!
高颖看着震惊的将领们,淡淡的问道“杨広去了高句丽,萧皇后和杨暕在江南东道,难道你们就没有发现少了一个人?”斛律孝卿浑身一震,惊呼道“杨昭!”众将脸色大变。
元德太子杨昭在洛阳劫难之后再无消息,众人还以为他不幸在洛阳遇难了。
“遇难?杨広准备的这么妥当,会把太子给漏掉了?”一直沉默不语的贺若弼笑了,这群手下真是太老实了,事情过去了这么久,还没有看出杨広的完整计划。
“杨広竟然这么早就开始布局除掉杨恕了。”斛律孝卿的额头冒出了汗水,还以为杨広只是发现了关中门阀反扑的计划,顺水推舟,没想到杨広竟然早已有了预谋,只是关中门阀自己跳出来抢着当借刀杀人的“刀”而已。
“杨昭在李浑或鱼俱罗这里!”斛律孝卿立刻想通了所有的细节。鱼俱罗和李浑是洛阳劫难中最无关的大佬,干净的过了份,在事后有老老实实的,一点都没有自立的意思,原来他们两个才是杨広的忠臣。
“李浑鱼俱罗二人若不是杨広,哪有今天?”贺若弼冷冷的道。李浑的李阀破败,几乎都要成为没落门阀的代名词了,被杨広一手推上了拥有兵权和地盘的大佬的地位,感恩戴德有什么奇怪的?鱼俱罗已经被贬谪到回家种田了,能够再次崛起,完全是杨広的皇恩浩荡,他能不忠心?
“嘿嘿,我还以为李浑是个小人,没想到啊。”斛律孝卿真是佩服极了,李浑竟然隐藏的这么深。他几乎能猜到杨広对李浑或鱼俱罗说了什么,定然是“朕若身死,朕之血脉不可断绝,无需王侯万代,只要能够做个平平常常的富贵闲人,朕就心满意足了”等等托孤之言了。一国之君杨広姿态放的这么低,李浑鱼俱罗怎么可能拒绝?对李浑鱼俱罗而言,剔除报恩之心,在天下大局未定之时悄悄的隐藏杨昭,那也是留了退路,买了保险。
“只是,李浑和鱼俱罗未必要在此刻拖我们的后腿啊。”斛律孝卿反复的思索,还是不解,就算李浑和鱼俱罗要做大随皇帝杨広的忠诚,也大可以任由高颖与杨轩感胡雪亭拼个你死我活啊。
“你们说,若是老夫打破洛阳,天下会不会震动?”高颖笑道。一群将领点头,这就是他们想的,洛阳一破,天下自然会震动。
“若是杨轩感和胡雪亭在洛阳周围,甚至潼关与老夫决战,天下会不会震动?”高颖再问。一群将领点头,高颖的名头太大,杨轩感胡雪亭的名头也不小,几乎就是天下最强实力的决战了,天下百姓自然人人关注。
“若是老夫与杨轩感胡雪亭难分难解之际,杨広忽然出现在中原,偷袭老夫的腹背,拿下荥阳,继而进攻洛阳,再于潼关打破老夫、杨轩感、胡雪亭的大军,李浑南下取丹阳,鱼俱罗西出取汝南,屈突盖北上取关中,宇文述西进取太原,这天下会不会震动?”高颖再问。一群将领脸色大变,这已经不是天下震动的问题了,这是天下再次姓杨,各地不待传檄,纷纷树立王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
“杨広怎么可能毫无声息的到达中原?”斛律孝卿问道,他作为前民部尚书,对军事有些陌生,怎么也不信远在高句丽的杨広能精确的掌握中原大战的关键时间点。
“要是老夫说,杨広此刻绝不在高句丽,或在宇文述处,或在鱼俱罗处呢?”高颖长叹,兵法诡道也,杨広这次真的干的漂亮。
“不可能!”斛律孝卿摇头,齐国的大军撤离山海关的时候,他亲自布置了数路互不相关的眼线,杨広绝不可能轻易偷过山海关。
“杨広根本不需要走山海关。”高颖的手指在地图上滑动,慢慢的向东,一座座城池在他的手指中滑过。齐郡,北海郡,东莱郡,一路滑到了黄海之中。
“他只要坐船,就能从高句丽,不惊动任何人的回到中原。”高颖慢慢的说道。
一群将领眼珠子都突了出来!
“疯了!疯了!”将领甲喃喃的道,杨広竟然从海陆回来,就没有想过翻船淹死在大海中吗?但仔细一想,作为被驱赶的大随皇帝,又有什么疯狂的事情做不出来?而且这坐船过海也是平常事,《平高句丽策》中不是就有渡海到百济新罗的计划吗?
斛律孝卿越是深思,越是觉得杨広把鱼俱罗,李浑,乃至杨暕放在东部沿海都是有深刻用意的,只觉心中发寒,杨広不脑残的时候,竟然如此的棘手。他此刻只有一个疑问,盯着高颖的眼睛,问道“你几时看出来杨広的计划的?”
“一开始就知道了。”高颖道。一群将领默然,这就是差距啊。
“老夫只是太了解杨広了。”高颖安慰众人,杨広的鲜血是疯狂的,绝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意志消沉,杨広在发觉大随分裂的时候,愤怒之余,只怕还有兴奋,终于可以亲手重新打下天下,证明他的实力远远超过了杨坚了。
“老夫蠢,直到胡雪亭做出动作,老夫才猜到的。”贺若弼淡淡的道。胡雪亭四下扩张,一直没有攻打江南东道,贺若弼最初的时候还以为胡雪亭顾念小雪岚和杨暕的兄妹之情,后来越想越是不对,胡雪亭再怎么顾念小雪岚,难道不会活捉了杨暕,然后给他封一个闲散王爷什么的?安定的后方的巨大作用,胡雪亭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干掉杨恕的内部早已在天下混乱的时候不断地被透露出来,胡雪亭不可能不知道萧瑀这幕(后)黑手,怎么可能放任不理?他仔细的查看越国的边境,又发现越国的地盘当中竟然没有包括丹阳以东的常州无锡江阴等地。
配合胡雪亭在丹阳留下的重兵,以及不断加固的沿江地区的箭塔,这留下丹阳以东和江南东道,怎么看都像是故意留下的陷阱。
“胡雪亭想要与杨広在丹阳决战?”一群将领下巴都掉了,高颖能够看穿杨広的计划,胡雪亭竟然也从一开始就看破了?
高颖脸色不变,心中犹豫了一下,胡雪亭的来历有些诡异,知道许多不该知道的事情,这看破杨広的战略,多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没必要说出来吓死众人,继续让他们以为胡雪亭是个神棍就好。他说道“胡雪亭可是写出了《平高句丽策》的啊。”
一群将领叹气,以后万万不能小觑了胡雪亭,否则说不定阴沟里翻船。
“看来,只能继续试探宇文述、鱼俱罗、李浑了。”一群将领都懂了,什么东盟,什么联合,都是为了试探他们对杨広的忠诚,或者放大他们的野心,降低杨広对他们的控制。
“辽东,老夫下一步打算去辽东。”高颖认真无比,胡雪亭手中一定有在寒冷的辽东生活的办法。想要大家能够在杨広的威胁下和和睦睦,胡雪亭必须拿出诚意,否则高颖不在意与胡雪亭一拍两散。
“态度要柔和些,胡疯子不受刺激的。”贺若弼提醒,千万不能习惯性的用对待其他人的方式对待胡雪亭,对付神经病不能用硬的,只能服软。
高颖摇头,胡雪亭是神经病,但是,是个看重利益的神经病,有的谈。
众人散去,终于知道了全部的内情,这齐国的军政方向就要大变了,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完善。
高盛道等书房中再无旁人,问道“父亲,我始终不明白,你为何要与杨恕翻脸?”杨恕要汉人兴旺,高颖要大随人兴旺,从包容性看,自然是高颖高出了杨恕一筹,在杨恕肆意杀戮门阀精英已经成了定局的前提下,难道高颖不该和杨恕求同存异,将错就错,继续杨恕的计划?这天下就不会如此的纷乱,内战就不会如此的频繁。
“若是父亲与杨恕联手,这关中门阀就无法祸乱洛阳,这杨恕就不会死,洛阳几十万百姓就不会死,胡雪亭更不至于要屠戮几百万关中百姓。”高盛道对这些话憋了很久了,怎么都不明白高颖要做最烂的选择。
“父亲人品高洁,杨恕却也为国为民,你们二人都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之心,以汉人为重还是以华夏人为重,以门阀为重还是以百姓为重,只是细枝末节,何必拼的你死我活?”高盛道问道,就是巷子口卖大饼的都会说“政治就是妥协”,为何高颖就不懂?
高颖沉默良久,看着高盛道的眼神中唯有无奈“难道,主义之争,不是最无可调和,最你死我活,最无法包容的吗?”
……
大散关。
“万岁,万岁,万万岁!”数十万百姓在大散关下跪下磕头,声音远远传了出去,排在后头的人根本不明白前面为什么要三呼万岁,也没有跪下磕头什么的,但几十万百姓拉出的距离太长,站在城头的李建成根本看不到最后面。
“诸位放心,有我李建成在,胡雪亭决不能伤我关中子民一根毫毛!”李建成朗声道,衣衫随风飘曳,丰神俊朗。可惜能够看到的人实在少了点,也就最前方的几百百姓能够看清,远一点的顶多看到城头上有人站着,是谁都不知道。
“圣上,真要接纳这些人进入陇西?”刘弘基低声问道,附近一群李建成的心腹一齐看着李建成,这群该死的关中人把他们赶出了关中,差点在陇西饿死,现在有难了,反而要救援他们,真是不甘心啊。
“而且,我们的粮草不怎么充足。”李孝恭也低声道,陇西一直在西突厥的铁骑威胁之下,属于时不时就回遇到蛮夷偷袭的危险地带,人烟稀少,这粮田就更稀少,库存的粮食有限的很,能够勉强维持百万流民已经很不容易,想要再安顿几百万流民,那肯定是做梦。
“只是,我等没有选择余地。”刘文静叹气,只能指望关中流民的粮食能够支撑到秋收,有百万流民新开的田地,怎么都能熬下去的。
李建成点头“朕仁义无双,自然是必须接受他们的。”刘弘基等人无奈,仁义无双是李建成的招牌,什么都可以丢,人设不能丢。
“把他们安排到了更西面去。”李建成冷笑,他也不是被人打了,还要给好处,显示自己心胸开阔的蠢货,西平郡,武威郡,张掖郡,有的是更西面的广阔地方可以容乃关中百姓。
“若是有人闹事,直接杀了。”李建成又叮嘱道,仁义无双是口号,万万不能当真,有人以为可以因此从李建成手中无限的要好处,杀了就是。
刘弘基等人微笑点头,百万流民去陇西的路上,他们已经杀了不少以为可以勒索李建成的人,手法已经非常熟练了,保证杀得人人叫好,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薛校尉,你是朕的大将,这大散关,朕就托付给了你。”李建成看着一个中年男子。
那中年男子急忙单膝跪下,道“臣薛举定为圣上取了关中。”李建成微笑着,心里有些不满,老子叫你守大散关,没叫你取关中!但薛举在陇西第一个带兵投靠,怎么都要给他面子。温和的道“薛校尉英勇善战,乃朕麾下第一猛将,用薛校尉守关实在是浪费了,薛校尉应该是横扫天下才对,但大散关是关中出陇西的要道,没有薛校尉镇守,朕一个人都信不过,只好委屈薛校尉了。”
薛举大声道“圣上如此看重微臣,微臣定然守住大散关,不叫骁骑卫一人一骑出关中。”李世民微笑,总算没有笨到家。
“刘弘基,你辅佐薛校尉镇守大散关。”李建成道。刘弘基会意,薛举是新附之人不怎么可靠,又太想建功立业,只怕会大意失去了大散关,他必须留下来看着薛举,道“是,薛校尉兵法娴熟,天下无敌,微臣定然会为薛校尉好好处理粮草等杂务。”
薛举微笑着道“客气,客气。”作为大随的校尉,再怎么地处偏僻,也是懂得官场的花花轿子人抬人的,他一点都没有把刘弘基的言语当真。
“朕重新回到了关中,就没想离开。”李建成看着关中的天空,又转头薛举,“朕安排好了这些关中难民,立刻带领精兵前来大散关,与胡雪亭杨轩感决战!”
薛举用力点头,在大随做个边境校尉真是没有前途,什么门阀什么大佬都靠不上,若不是这个乱世,他哪里来的纵横天下的机会?“微臣定然会大破骁骑卫,拿下胡雪亭杨轩感的人头!”
李建成大笑,李师明死了,他的二弟李师明死了,他那个一直悄悄积累实力、想要替父报仇而杀了他、以为他完全不知道的二弟李师明死了,他不再需要在弑父之后再杀了亲兄弟,他的心中分不清是松了口气,还是感到伤心。
“师明。”李建成看着远处,低声说道。远处,无数的关中百姓迤逦进入大散关。
他轻轻的伸手按住胸口,感受着心跳,以及贴身收藏的小油纸包,对着天空大声的喊“师明!”
附近众人见了,微微感伤,李家与李建成感情最好的李师明死了,怪不得他这么悲伤。
李建成怀中的小油纸包中,有三颗红色的,带着香气的筑基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