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四章 乳母方嬷嬷(2 / 2)

加入书签

谢夫人一惊:“你说什么?他,他怎么会……”

“你儿子,还跟我玩上心眼了。”谢中石苦笑一声:“他对我说谎了。他既然看过卷宗,就该知道,当年我与聂玉交情匪浅。既然他对聂玉感兴趣,至少也该问问我,当年详情。可他没问。他这是怕言多必失,在我面前露馅啊!可既然不是无意翻看的卷宗,那他到底是从哪里知道聂玉其人?”

“他会不会想起了什么?”谢夫人小声问。

谢中石拉着夫人的手:“你担心什么?想起来就想起来,怕什么?你的儿子虽然调皮了些,但不是无情之人。无妨。若是聂玉还活着,他们父子总会有相见之日。”

一场小雪探过路,冬至日果然下起大雪,天地间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今日休沐,谢无咎一家围着火炉吃过糖茶果子,陛下的赏赐就到了,照惯例是一荤一素两样饺子,一美名“久财饺”,一美名“百财饺”。

几人吃完饺子,徐相家倒是破天荒的送来了节礼,是一副徐相亲自画的九九消寒图。

谢母一听,眉开眼笑,赏钱都给的格外大方。收了礼,硬是让谢无咎亲自去还礼,拿一个半人高的点心盒子,装了十余样精致的小点心,另外还有他亲爹“诗兴大发”,泼墨挥毫,写的一副对联。

飞动葭灰,围炉饮酒;

数残莲漏,击钵催诗。

谢无咎虽然机智,可和徐妙锦一直是兄妹之情,一时也没想起来,他爹娘这是盘算着把他给卖了呢。兼之也想顺道去看一看孟濯缨如何过的冬至,便欣然同意。

他这一答应,他娘更乐了。

谢无咎没在相府逗留多久,送了东西,说了几句乖话,就出来了。相府离镇国公府并不远,也就隔了数条小巷子,走路也不过一盏茶功夫。

刚绕过小巷,就见哑叔提着一个藤编的食盒出来,步伐轻盈,果真是一身好功夫,几乎称得上踏雪无痕了。

谢无咎正想叫人,心头忽然微微一动,反而身姿灵巧的跟在了哑叔身后。

哑叔穿街过巷,到了一处小巷,推开一扇隐秘的门,方才入内。

谢无咎在门外顿了顿,心想或许不该这样跟踪孟兄弟的亲近——可身体却很诚实的翻到了屋顶上。

屋子里有个头发花白的妇人,年约五十许,正眼泪婆娑的吃着饺子。

谢无咎只觉眼熟,仔细打量,却又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那老妇吃了几口,越发眼泪磅礴,食难下咽,哽咽道:“又是冬至了,也不知道,我的牛牛有没有吃上饺子……”

哑叔大怒,在沙盘上写到:“你还能吃上饺子,可知道,小主人都吃不上亲人包的饺子?靳氏毒妇把持内院,都没想过给小主人备上一碗饺子!全是你做的好事!若夫人还在世,小主人如何能如此凄凉?”

老妇又哭。

哭了几个饺子的功夫,她突然问:“小主人没的吃,那这饺子从哪里来的?”

哑叔气的冒粗气:“从大厨房里顺的!你算什么东西?还想我和小主人包给你吃不成?”

顿了顿,哑叔又气呼呼的写:“连厨娘都能聚在一处吃上热乎乎的饺子,我的小主人却孤零零一个人在画画!都赖你!”

谢无咎:……哑叔这个小孩子吵架一样的口气……

老妇抽抽噎噎的,眼泪哭的不停,可又不敢不吃,硬把这碗饺子吃完了。

哑叔身手极好,谢无咎不敢久留,小心翼翼的离开了这座小院。

虽然离镇国公府很近,但却很隐蔽。看这老妇的样子,也是捏在孟濯缨手中的,极为听话。

可这老妇,究竟是谁?

她既然叫孟濯缨小主人,若不是镇国公的旧仆,那就是当年孟夫人身边的旧人……

谢无咎猛地顿住,足下用力,在雪地上印下了一个深刻的脚印。

他想起来了。

这个老妇,就是孟夫人的奶嬷嬷方氏!

当年那个“意外”中,最为关键的疑点——方嬷嬷。

谢无咎呼出的气,在白雪之中添上了一道滚热的雾。他真是万万没想到,孟濯缨不声不响,却原来早把方嬷嬷捏在了手里。

原来,这次江南之行,哑叔不曾随行,就是为了办这件事。

可据清河乡那小捕快所说,孟濯缨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找到了方嬷嬷。

却隐而不发。

如今,乳母方氏却被她带回了京城,藏在此处。

那这一年里,她究竟查到了些什么?掌握了什么?

又是否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让上头那位,都保不住主谋靳氏?

孟濯缨听着竹林外的雪色,画完最后一笔,才从五幅红梅消寒图中,挑了最红艳、最喜庆的一幅,挂在早就备好的竹挂上。

挑帘出门,就见外间桌上放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

“哑叔?我说了,不必特意准备饺子……”

孟濯缨打量着饺子,微微皱起了眉。

这饺子,有点丑啊!

真的很丑!

※※※※※※※※※※※※※※※※※※※※

emmmm,古早身世梗……

谢大人虽然下的一手好面条,可饺子包的怪丑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