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2 / 2)
听到“全部下狱杀头”六个字,黄泽感觉脖子上一凉。若不是怕皇上那边知晓,黄泽觉得贵妃娘娘,是做得出这种事情来的。
该死的殷旭,怎么当初自己就答应了她。他早就该想到,和贵妃沾边的事情,哪件不棘手,稍微一个不慎,就是身首异处的结果。
不过昨夜,殷旭曾告诉他过,这种情况,他最好说什么。
“娘娘,陈大人家的彩礼,可有入国库?”
贵妃脸色一变:“你什么意思?”
黄泽直起身子,用膝盖缓缓挪到贵妃身前,压低了声音说道:“娘娘将合勘结果送到陈家便是,天命使然——怨不得娘娘。”
贵妃双眼一眯,细细一想,脸色倒是缓和了许多:“你这人,连一品大员的银子,也敢吞,看样子,平日里这样的事儿没少做啊。”
黄泽赶紧低下头,一幅诚惶诚恐的模样:“奴才什么也没说,奴才什么也不知道,不管娘娘什么意思,都是天意,与奴才没有干系,与娘娘——也是没有干系的。”
贵妃听了这话,陷入了沉思。
黄泽没有急于要答案,而是跪在地上,等着贵妃说话。
这事催不来的,要想和自己脱干净关系,就必须得贵妃娘娘深思熟虑做好考虑,确认完完全全是她自己的意志,才不会怀疑到他的头上来。
都说伴君如伴虎,黄泽觉得,贵妃比老虎可要可怕多了。
他越想越觉得紧张,这伪造合勘,欺瞒贵妃,欺瞒皇上,一旦被抓住,他死一百次都不够。唉,真是老糊涂了,居然被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宫女给耍的团团转。
只是他又想起殷旭那张笃定的脸来。
“公公若是按照奴婢说的做,就算不成功,也必然能够全身而退,不沾一点腥。”
罢了罢了,这个小女娃,倒是很有一番楚人女子的作派。
楚国的簪缨世家,许多贵族女子都能文能武,博古通今,不输男儿。
殷氏,殷氏,有没有可能就是楚国宗室呢。
黄泽紧张地等待时,脑中转得飞快。他此时对殷旭的话又重新有了信心,这个女娃,说话做事总有一幅气定神闲的气质,叫人忍不住地就想要去信任,仿佛她不止是一个小小的宫女,而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名臣谋士一般。
过了许久,黄泽年纪大了,久跪不得,膝盖此时隐隐作痛。
他试探性地问道:“娘娘?”
贵妃突然回过神来,似乎已经做好了决定,。她站起身,开口说道:“明早,你把合勘结果给本宫送来,本宫差个可靠的人,赶紧送去陈尚书府上。”
送去陈尚书府上?这不就是去表明,“亲不结了,但这不怪本宫,是天意,所以这彩礼,陈大人就献给国库,为国效力吧”?
他正要狂喜,突然又意识到一个问题,这封合勘要是送到外面,会不会出纰漏,被人看穿是乱编的,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死”、“墓”、“绝”?
但他很快又被喜悦淹没了,因为,李荣嘉殿下的生辰八字,宫中已经没有人知晓了,唯一保存了宗室生辰的玉牒上的记载,还是八年前,他自己随意根据大概月份编造的。
从喜悦中缓过劲来,他突然意识道一点,到目前为止,殷旭说的都是对的。她的谋划都成功了。
或许,她真的可以帮自己,渡过凌州劫银案的难关。
他正想着,贵妃出声又唤了那位贴身的宫女进来。
“刚刚那棉布掉了,你替本宫再取一份来。”
宫女又取了新棉布,正准备放入金盆里浸湿,却发现金盆里的蔷薇水早已干了。
贵妃不耐烦地摆摆手:”去蒸去蒸。”
那宫女诚惶诚恐地应下,转头退出叫了五六个小黄门,又是取蔷薇又是烧水,忙得团团转。
再看贵妃,似乎刚刚意识到,方才敷着棉布时表情过度,开始揽着铜镜照来照去,企图证实方才一时的不注意不会带来任何不良后果,口中还催促着,让宫女太监们快些蒸好蔷薇水。
黄泽看着朝阳宫忙里忙外的一大片,意识到,什么彩礼,什么亲事,甚至什么国祚,可能都比不上脸上二两肉,在娘娘心里来得重要半分吧。
他行了跪拜礼,退了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