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张骞没娶到媳妇儿的第一章(2 / 2)

加入书签

三个月来,张骞已习惯隔三差五从西城溜达过来的清鹿。劝过两回,她依旧我行我素,张骞便坦然处之。

而清鹿过来仿佛也只是为了闲来无事来打发时间,除了吓唬吓唬那些讨厌的小孩子,偶尔问几句张骞做的玩意儿、刻的纹饰之外,几乎不会出声打扰。从午后坐到太阳西斜,她便独自离开。

时日长了,两人便习惯了这种略带寡淡的相处模式。谁也不刻意打破,谁也不觉的尴尬。

那个做了大半的木马已然完成,张骞重新拿了一块木头,刻了一会儿,清鹿隐约猜到是个燕子。

“那么多鸟,为什么喜欢燕子啊。”张骞的衣袖上,也绣了一只燕子。

张骞手里刻刀慢了一些,他未抬头,只轻勾了唇角答:“秋天了,近来常见它们在天上飞,随手刻的。”

“噢。”

清鹿仰头,看着披了一层橘红色霞光的天空,等了一会儿,果然有一群排列整齐的鸟飞了过去。不过不是小燕子,是大雁。

匈奴没有什么与燕子有关的故事,母亲好像也没有给她讲过。清鹿只是却本能的觉得,张骞讲的不是真话。

她笑笑,不再追问,只是将碗里的水喝干净,又自己倒了一碗。

等头顶的晚霞一点一点褪了色,只剩下天边几缕时,清鹿从石凳上跳下来。

这时听到动静的张骞抬起头,微笑着看她:“要走了?”

从清鹿这边看过去,背对着夕霞的张骞俊朗的不像话。她一眼不错的看着张骞,倒着往后走,越看他越觉得好看。

她忽然想起五月茏城大祭,第一次遇到张骞的那天。

匈奴每年三祭,分别在正月,五月和七月。五月大祭,祭先祖、日月、鬼神于单于庭。

那日,张骞亦是这一身洗的柔软发白的粗布衣,席地坐在草地上,身边围了两大圈人,多数都是平凡牧民。

有人说他在帮民众画陶罐上刻的纹饰,有人炫耀似的把自己拿到的纹饰给大家传看,清鹿凑过去,第一次在陶罐上见到那种似云朵一般的纹样,漂亮极了。

后面传出来的纹饰,还有女孩子喜欢的红蓝花、牧民喜欢的牛和羊、甚至用来祈福祭祀的华丽繁复的龙纹。

龙不仅是中原王朝的信仰,亦是匈奴的图腾。只是如今单于更崇尚祭祀日月,龙图腾便渐渐用得少了,平民亦可篆画。

可是张骞笔下的龙,实在是……惊为天人。

一个个爪子、一根根龙须、一双眼睛,生动又精美,与清鹿从前见过的龙纹差别很大。清鹿实在是想看看,画出这样好看纹样的,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她满满的挤进人群,还未见到画主本人,却听到了他的声。

是有人来问他,如何在陶壶上刻出弧度饱满的线条。

张骞声音温润,带着点男子特有的醇厚,却意外地干净明澈。他匈奴语说的已然很流利,偶尔几个不那么准确的发音并不影响交流。

他对那人说:“熟练才可以生巧,想要下刀成纹,除了多练没有别的办法。”

想了想,他又补了一句:“对着压平的泥土练习亦有成效。”

那时清鹿便想,这人真有耐心,又心思细腻,可不像匈奴那些猛汉,该不会是个汉人吧?

挤进人群一看,果然。

人群中央,清鹿看见了一个温润如玉、隽秀如画的美男子。

他好看到,让她一眼惊鸿。

他嘴角噙着淡笑,眉目精致,修长指尖握着一柄小刀上下翻动,篆刻出惊艳了眼眸的花纹。

清鹿从小,就喜欢这些精致又无用的东西。可是此刻她觉得,那收集了一屋子的玩意儿,都不及张骞手中那一个让她喜欢。

那日,若不是琦琦胡就站在不远处看着她,她一定要上前去请张骞为她画一幅龙纹。

而琦琦胡恰恰是左谷蠡王的亲弟弟,清鹿自幼订了婚的未来的丈夫,所以清鹿心知肚明,她不能。

可是,抛过所有的所有,张骞真的是,清鹿见过最好看的人啊。

订婚了又如何呢?清鹿明晰自己的身份与处境,并不打算违背婚约,做出出格之事。

清鹿只是好喜欢这个人。

也许喜欢十天,也许喜欢一年,清鹿不求结果,只想多见见张骞,在他身边多待一刻,甚至不愿打扰他。

想到这里,清鹿忽然露出一个极开心的灿烂的笑。她朝着张骞挥手告别,大声喊:“你做的燕子和马都很漂亮,陶壶上的纹饰也很漂亮。再见啦,张骞,再见!”

张骞亦看着她,不懂她突如其来的夸奖,却看见了她迎着霞光,美的熠熠闪光的眼睛。

他第一次在清鹿面前笑的露出几颗牙齿,他平静温柔的声音中隐带笑意:“再见,密纳居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