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 章(2 / 2)

加入书签

而对于父母逼问的那个人,想到他,修筠更是酸楚彷徨,双目空洞地盯着地面,失了神。

“你在想什么?事到如今,你还要瞒着我们作甚?”宋夫人焦急地催促她。

修筠双目一闭,长叹一声:“爹娘无须再问了。此人是个江湖游子,四海为家,此刻已不在京中。”

宋夫人再度跌坐在椅子上,一手撑着头,揉着两额边突突跳动的神经,发出一连声苦笑:“呵,呵呵,江湖人?这可是天大的讽刺。近一年来满京上门求亲的青年才俊络绎不绝,豪门富贾者有之,书香名门者有之,达官显贵者有之,我们都没有从中择一,认为皆不足与你相配。枉我和你父亲将你这样高捧,你竟失身于最低贱的江湖浪人。你为何要这样自贱?”

“胡说!”宋颉怒喝,上前一步,将修筠从地上粗暴地拉起来,目光逼视着她:“你一介养在深闺的女儿,去哪里认识什么江湖人?你没有说实话!”

宋夫人闻言,痛心地捶打着自己的腿:“怪我,都怪我,一向对她过于信任,过于放心,给她太多自由,不加拘束,放纵她一次次外出。是我的错!我的错!……这下可向王家如何交代哟……”

修筠默然不语。她知道,若无这场意外,母亲口中的王家会是她未来的夫家。母亲之所以没有挑中那些求亲者,是因她早已与中书侍郎王适之妻王夫人心意相通。王家二公子王通年已二十,尚未婚配,是母亲心中最称意的快婿。虽王家尚未着人正式提亲,但那王通却经常寻机上门拜访,母亲待他甚是热情,常留人用饭,并多次在她面前夸赞人家,用心可以说是很明显了。对于这桩婚事,母亲本是踌躇满志,但她却从未问过她这个做女儿的心意。

“那江湖人姓甚名谁,告诉我。无论他在哪,我自会将他找出来。”宋劼道。

修筠摇头,不发一言。

“怎么,你怕我会把你那情郎怎么样吗?”宋颉提高了声音,“事到如今,我又能如何?把他找来,把你嫁了便是。”

“老爷,这……”虽木已成舟,但想到要就此把女儿嫁与一个江湖浪人,宋夫人心里仍是无法接受。

“说话啊,你是聋了,还是哑巴了?”见修筠始终没有开口的意思,宋颉的忍耐已然到达极限。他抓起桌上的茶杯狠狠地摔在修筠的脚边,茶水溅湿了修筠的裙角。

“你要打算怎么办?在家里生孩子,让我们养你的野种?然后让整个京城都知道,宋家三小姐是个浪□□,尚未出阁却在家产子,生父不知何许人也,让整个宋家成为笑柄颜面扫地?你说,你可是想要这样?”

宋颉已失控怒吼。不管是身为这个家的一家之主,还是经历过官场风浪的朝廷大员,他向来行事沉稳,喜怒不形于色,从未像此刻这样气急败坏过。

宋夫人惊慌地跑上前去抓着他的衣袖,急道:“老爷,你这样大声,怕是整个院子都听到了。此事绝不可外扬啊!”

宋颉烦躁地甩了甩手,恨恨地看了修筠一眼,压低了声音:“给你些时间去想清楚,要么说出那人是谁,要么,我给你找一小厮马僮、贩夫走卒,趁着肚子未显,及早嫁人了事。你自个好自思量去吧。”

宋颉说罢,大踏步走出了房间。

修筠在清清的扶持下也起身离开。

宋夫人望着女儿的背影,只觉得这个一手带大的女儿一夕之间变得如此陌生,与她而言无异一场噩梦。

回房途中,修筠步履沉重,脑子里千丝万缕、一团乱麻。

忽有个人影从回廊顶上一闪而下,直蹦到她面前。

修筠惊了一下,后退一步,本能地用手护住腹部。

那人影站定,却是个眉目清朗、神采奕奕的少年郎。

“姐。”那少年朗声唤她。

他便是宋家的四公子、宋修筠十三岁的弟弟宋修羽。

“哎呀,四少爷,您就不能好好走路吗?小姐现在不能受到惊吓。”清清倒显得更为紧张,也不顾主仆身份,上前就轻责这个小鬼头。

“我错了,我错了,”宋修羽连声道,欢跳到修筠身边,“我知道姐姐病了,既然是肠胃不适,吃不下东西,我特去了东郊果园摘了些梅子给姐姐开开胃。”

少年手一扬,提起了手里装满青梅的篮子。

修筠看了看他,勉强微笑:“怕是又借机野去了。你的老师还没有回来?”

“老师回家乡探母,要好些天呢。”

“所以最近你倒是乐得清闲,既不读书,也不练剑。”

“才不是,老师不在,真正无聊。我倒盼他早点回来呢。姐,你要快点好起来。现在春光这么好,等老师回来,我们可以一起去郊游踏青。”

没说几句,修筠便已走到房门口。抬头看了看天空,黄鹂垂柳,碧空如洗,人间四月,春已到达鼎盛,即将老去。春色三分,两分尘土,一分流水。良辰美景,都不过刹那芳华。

再炙热的感情,开到荼蘼,便剩凋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