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五百四十二,教学(1 / 1)

加入书签

阿娇,诗语,还有两个同去学习的女孩,用王府的石墨小坩埚烧制出这世界上纯净度最高的玻璃,晶莹透亮,宛如水晶,几个女孩都看呆了。

这两个女孩中有一个是阿娇嫁到王府时带过来的丫头小慧,也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

他吩咐几个小姑娘要保密,以后每天制一件,先存起来,不售卖,也不让外人知道,他自有用处。

透明玻璃并不着急,这是郁金香计划中的一步,目前进展超乎他想象的顺利。

李星洲让祝融开始烧制专门的石墨坩埚。

这种坩埚照着李星洲七奶奶的陶瓷坩埚仿制的,厚度,形状都一样。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坩埚厚度,形状,都是匠人们经无数次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改进的结果,是价值千金的宝贵经验,若头脑发热去试,绝做不到这种地步。

新加石墨坩埚之后,王府的石墨矿存量已经开始告急。

今年年底估计就会用完。

目前石墨矿共有三种产品,一种是坩埚炼钢法使用的石墨坩埚,另外是水泥窑用的石墨耐举之道?”

“不教那些。”李星洲想了想,“可以教他们识字,教匠作之道,为王府培养更多工匠人才。”

诗语一愣,仔细想了想,“匠人?莫非你想教墨家之学”

“当然不是。”李星洲道。

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名气很大,也代表着工匠的利益,但可惜的是,墨家有其表,没其里。说白了,墨家是有工匠的作为,却没有科学精神内核的支撑。

简单的说,墨家重工匠,但墨家思想却是信鬼神的,核心精神支柱是鬼神迷信,以鬼神来约束人。

这种有其表没有其里的学说是不可取的,或者说墨家的出发点是好,代表广大工匠利益,但是缺乏核心的科学精神支撑,导致墨家终将会走向歧途,以墨家之学来教未来的王府人才是不可取的。

“那你想教什么?”诗语不解:“我没你聪明,可读书不一定比你少,你想为王府教育工匠,不教墨家之学,还能教他们学经史不成,以后用文词造物不成。”

李星洲嘿嘿一笑,在她耳边道:“可以交荀子之学。”

“荀子之学?”诗语耳朵通红,不解的看着他。

李星洲点头,“主要就教荀子之学,不过现在不能教,孩子们还小,找几个普通老师先教他们识字,背书就好。”还有一个原因他没说,因为皇帝还在,他不敢教。

“荀子之学我倒确实没看过什么,等我哪天找古籍来看看。”诗语说。

他点头道:“可以,我也希望你了解荀子之学,但要记住,今晚的事不能往外说,包括我要教天下人荀子之学的事。”

诗语不解的看他一眼,“为什么不能说?”

“等你看了荀子之学,你就明白了。”李星洲搂住她,“睡觉吧,明天枢密院那边还有许多事要做呢。”

诗语点头,闭上眼睛。

世子的崛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