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清风流水(2 / 2)
陆荃忙道:“掌柜的上次来信便说已好了,先生您不是还催过掌柜的早些送来吗?想必这两日便该到了吧!不过先生,那玄铁剑虽锋利无比,但也难免有些笨重,咱们府上也没个能使唤的人,阿宁那小身子板也不能用啊!”
甘棠道:“到了之后,你好生收着,三天后,也就是立冬那一日,你让阿宁拿了剑扔到沈绥府上去便是了。”
“哈?”陆荃有些惊奇地抬了头,问,“先生,那玄铁剑您原来是替沈将军求来的啊!”
甘棠轻点了点头,又道:“要么你学着旁人的模样,再给他写上一封贺信吧,倒也不用写旁的什么,后头替我添一句庆他生辰便好。”
陆荃点点头应了声好,他面上平静,心中已是阵阵惊涛骇浪翻涌不绝,简直忍不住便要去寻着阿宁说道二三了。
可他自觉是个十分稳重得体的人,只得强忍住心中的念头,接着便收回身子去扫那被自己一个手抖打翻了一地的碗筷了。
夜色已然将晚,大街小巷上头的许多小铺子们都已纷纷准备着收拾东西回家休息去了。
唯有些个热闹地方华灯初上,眼下方才到了将将开始热闹的时候。
台榭画舫里丝竹之声渐起,裹着喧哗人声在这三十里红尘缱绻之地荡起一阵又一阵的柔情蜜意来。
纵然是寒冬里头,也难掩一片京都好夜色。
此刻城门自然已经大关,再不由得行人随意出入,若是想要进出城门,那便得等到明日鸡声再鸣之时了。
但只见着一辆马车朝城门而去,有人翻身下马,进了那守卫处,片刻之后,城门下侧门徐徐打开。
那身影重新回到马车上,驾着马车便又往外去了。
几个一身酒气的守卫在旁边强忍着不如何东倒西歪地站了一排,端出一派恭敬模样,齐声道:“见过静王殿下。”
紧接着便只见一只手从马车之中伸了出来,轻轻地一摆,候着的那几个守卫一见立马纷纷退下了。
封赟将手中鞭子又一抽,那马蹄的声音便又快了几分。
半个时辰之后,马车停在了一座寺庙之前,那寺庙甚是气派,上头大书了国安寺三个大字,正是出自当今世上鸿儒褚不群老先生之手,里头佛音袅袅,即便到了这个时辰,寺中念经诵佛之僧人依旧不绝。
有两名僧人闻见声响,起身迎了上来,瞧见来人模样,齐唤了一声静王殿下。
赵穆淡淡地应了一声,又行了一礼回去,脚下却不曾停顿,直接便往寺中而去。
一个僧人紧跟其后,开口道:“静王殿下,褚老先生此刻只怕在方丈那处谈经论道,你若是要见老先生,便该往这边走。”
“不。”赵穆却出声打断道,“不必惊动先生,先生既是同方丈论道,晚辈不敢惊扰,大师不必管我,我便去先生院中等上一时片刻便好了。”
那僧人欲言又止,他想开口提醒这位殿下那位老先生同方丈两个坐在一处说起佛经来可不是一时片刻便能赶回去的事,但见着赵穆神色坚决,这僧人不免心中又升起了几分欣慰之意,且看这天家皇子都是这般的尊师重道,何愁国运之不昌乎?
于是这僧人笑意盈盈地将头那么一点,和声道:“那殿下请便,小僧便先行退下了,若是有什么吩咐,殿下只管开口便是。”
赵穆也甚是客气道:“多谢大师。”
眼见着那僧人身影慢慢不见,赵穆未曾犹豫地转过身来,继续朝着原处而去。
这国安寺乃是晋国的国寺,国安这二字还是当年圣上亲口御赐的,若是上京城里头还有什么真正清净的地方,便当属此处了。
国安寺之中,下至黔首黎庶,上至达官贵人,便是天子亲临,见了如今这一位方丈大师也不得不礼让三分。
赵穆常年待在北边,少有在京都之中久留,但每次回来总是免不了要到这国安寺中来叩拜一番的。
静王殿下不信神佛,但殿下从前那如师如父一般的夫子近些年来却于此道颇为信奉,乃至于那位老先生后来索性便从国子监中改来这国安寺里头长住下来了。
封赟紧随静王一路轻车熟路地拐到了一座小院前。
国安寺中有许许多多如此一般模样的院落,便是专为那些来此处修身养性叩拜佛祖的达官贵人们设下的,唯有这处,最是偏静,方丈曾有下令不许到此来打搅,久而久之,便专是褚老先生的住处了。
老先生向来喜静,夜色之中踏进去除却流水清风便再无其他,赵穆在院中立了许久,目光放在暗沉沉的厢房处。
封赟瞧了瞧自家殿下的脸色,心中略作揣测一二,接着便开口道:“殿下,明琅姑娘兴许不在房中,近来姑娘倒有些忙......”
他话未说完,那暗沉的房间里头突然一抹烛火跃动,接着便亮堂了起来,有女声从房中传了出来,“是静王来了吗?</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