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2)
叩叩叩——
门外传来小童清亮的声音,含着一丝局促紧张,“有,有人在家吗?”
宋杨氏让刘婶儿开门,“去看看什么事。”
刘婶儿应道,过一会儿,刘婶儿再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笑道:“是扬州上官家寄来的。”
宋杨氏正伺候宋东荣吃饭,闻言两人双双抬头。
扬州上官?
宋东荣转了转眼珠,在窗口搜索资料。
扬州上官家做船舶生意,常与海外交易。当年在京中与做丝绸生意的杨家交好,现任当家上官冕爱慕未嫁为人妻的宋杨氏,然而那时宋杨氏早与宋家定亲,两人有缘无分。后来宋家遭灭顶之灾,上官冕在其帮了不少忙,耗费财力人力终于把宋家母子平安送出京城。
想来,现在来信一方面是慰问,另一方面嘛……
宋东荣余光偷偷去瞧宋杨氏,据说上官冕将及而立,但一直未娶。
宋杨氏展开信,目光渐渐柔和,唇角微翘,两颊似有羞意闪过。
这两个人好像有苗头的样子。
完成第一个任务后,任务栏及时更新:和姜和铃成亲(0/1)
宋东荣想起宋杨氏与刘婶儿的对话似乎对双儿身份不喜,如果要成亲的话她可能成为阻力。
但要是宋杨氏先和上官冕好起来,必然要远嫁扬州,这样应该就没机会掺合了。
看来可以撮合撮合他们两个。
·
“上官叔叔!”宋东荣咧嘴笑,摇头晃脑凑过来,“上官叔叔!”
宋杨氏微愣,笑问:“阿荣还记得上官叔叔?”
“鱼,大鱼!”
宋东荣嘴咧得有点儿大,说话时没控制住,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看起来傻兮兮的。
上官冕对原身非常好,视如亲子,助母子俩逃离京都后亲自相陪一个月,这期间正好销来了不少海外“舶来品”——螃蟹龙虾长鱼等等海鲜,个个比当地的水产又大又鲜,因此深受原身喜欢,来姜家村前吃足了瘾,到现在依旧念念不忘。
宋杨氏抿嘴笑起来,故意道:“阿荣想吃鱼了?刚刚不是吃过吗?”
宋东荣摇摇头,嘴巴着急的撅着。
“……不,大鱼!上官叔叔,大鱼!”
刘婶儿在旁噗嗤一笑,“夫人别逗少爷了,看把少爷急得额头冒汗了。”她从袖口里拿出一帕手绢,先是把口水擦干净了,随后擦去额头上的汗珠。
又笑眯眯道:“少爷应是想念上官大人了,这一晃,咱们都在姜家村定居两个月了。”
“是啊。”宋杨氏感叹,想想以前的水深火热,现在的日子却过得甚是舒心。
刘婶儿见宋杨氏心情不错,又盯着宋东荣看了会儿,突然提议,“既然少爷想念,那夫人不如带少爷去扬州游玩一番?”
宋杨氏闻言下意识皱眉,却又听刘婶儿说:“老奴听说扬州风景优美,人杰地灵,那里姑娘定是不错,肯定能给少爷找个合心意的。”
一旁的宋东荣有些傻眼。
怎么说着说着变成一起去扬州了?
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不,不,不……”宋东荣连连反抗,就差从凳子上跳起来了。
宋杨氏见他突然激动连忙按着臂膀,心思灵敏,很快就明白他的心思,“阿荣!别动,别动……娘不去,娘不去。”
见此,刘婶儿神色懊恼,暗悔自己说错了话,赶紧轻叠声儿地劝。
宋杨氏也轻声细语哄着宋东荣,慢慢地,宋东荣又咧嘴高兴起来。
她怜爱地摸摸他的脑袋,宋杨氏叹气,轻声道:“我何尝不知?当日从京城出来的时候便想着去哪儿,诚然扬州是个好地方,但那儿哪是罪臣之子该去的地方?我知晓你的意思,只是想给阿荣找个贴己人,但冒不得这个险。”
她一双凤眸隐隐闪过泪光,低眉浅笑,神情安然,“如今我只希望阿荣平平安安,后半生有个知心的照顾,至于其他的……”右手边桌面轻放着一笺信,墨黑色苍劲有力的笔迹跃然纸上。
“我不再多想。”
·
双手被细细捏紧,宋东荣抬头,目光清澈纯真,他眨眨眼顺着宋杨氏的视线去看那份信,上面内容大概是问他们安否,打着宋东荣的幌子侧问宋杨氏,不明露,但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思念之意。
这郎有情妾有意,为什么宋杨氏不肯?
宋东荣暗道先前想岔了,宋杨氏爱子若命,宁愿舍弃自己的幸福也要为儿子打算,看来把她送走再和姜和铃成亲这一路走不通了。
更可况他也刚刚想起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宋杨氏走了,他怎么向姜和铃的提亲?
宋东荣想了想有些愁心,心思不免又转到那布满青紫的身体上。
待会儿多兑几瓶药膏,到晚上可以溜出去看看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