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2)
“您出身豪贵,我等小民自是粗鄙,平日言语多有得罪,还望海涵。”
他怎么知道的?
“您就不要瞒我了吧,您将家宅告知,我等即刻启程,送您回京。”
“不要那么客套……”
“这是哪里话?尊卑贵贱有别,岂容逾矩。”
“我家在翼王府上,我叫完颜守礼。”
周德寿一听这话,神色大变,慌忙拜倒:“不知小王爷驾到,还请小王爷恕草民礼遇不周。”
“没有什么周不周的,你救了我,我该感谢你才是。”
“小王爷说得是,是草民失言了。”
颜煦璃对下人这种恭敬的态度早已习惯,从小被惯着,以至于她都快忘记自己以前的样子了。
“起来吧。”
“谢小王爷,”周德寿起身道:“草民这就安排车马,即刻送您回京。”
“等等,我还有件事想办。”
“您尽管吩咐,草民一定竭尽全力。”
“不难,我想去芙蓉楼。”
周德寿表情十分复杂。
颜煦璃却心想,难得来一次古代,不去青楼看看太可惜了。自己平时被管着,难得有这次机会,只可惜见不到南宋的青楼了。
此时,芙蓉楼内。
朝元一手抱一美女:“好妹妹,你可真美。”
静嘉和阿绰仅是喝酒吃菜,用余光紧盯着朝元。
“你们俩,过来一起玩。”朝元倒是不在意,大大咧咧道。
两人对视一眼,互相投去不情不愿的表情,却还是来到了朝元身边。
朝元指使两位美女对二人投怀送抱,这边厢自己却去吃起酒来。两人应付美女**乏术,朝元难得逍遥自在。
“滚滚滚,这唱得是什么曲子?让我来唱!”
几名唱曲的美女低头走开,朝元走过来,对那吹笛的女子道:“曲牌,扑灯蛾,会不会?”
女子没听懂,无奈朝元也不知道这玩意该怎么翻译成西夏语,便没好气道:“那笔来,我写个谱子,你照着吹。”
朝元将工尺谱写好,那女子见谱,倒是一副了然的样子,数着拍子唱了一遍谱,便向朝元点头示意。
朝元得意地走上前,这唱得正是《长生殿》惊变一折中杨贵妃的唱段。曲牌名叫扑灯蛾,大致是在描绘杨贵妃与李隆基宴饮后的醉态。
宋代自是没有昆曲的,《长生殿》更是出于清人洪昇之手。因此在大宋唱长生殿,独此一家。
“抬恹恹轻云……步迟迟倩宫娥,搀入绣帷间。”
一曲毕——本身戏词已是旖旎,朝元又有半分醉,正应了杨贵妃之醉态,加之娇懒的调子,真使人生出几分痴醉来。
静嘉和阿绰二人俱是目瞪口呆,自家主子竟还有这等本事。虽然听不懂她在唱什么,却也觉得主子非同一般。
颜煦璃正走到芙蓉楼下,疑心道:“方才怎么似乎听到了昆曲?是错觉吗?”
眼下颜煦璃已转回程,朝元这边也是父亲出征归来。
说是出征,其实是战场都未抵达便回师了。
蒙古军队3月克瓜沙二州,恐酷暑来临,4月便退兵了,只劫掠了粮草补给。
反观国内,倒是一派喜气洋洋。蒙古退兵,便有官员趁机大拍龙屁,皇上欢欣雀跃,认为上天眷顾,故将兴庆府改名中兴府,改元皇建。
朝元听闻这些事,只是笑而不语。
遇到战事就做缩头乌龟,战事平息就开始唱盛世赞歌,正是这些人一贯的做派。国家靠他们?靠不住的。
兴庆,不,中兴府的百姓还是过着平凡而又快乐的日子,即使他们对他们的未来一无所知。
这种虚假的繁荣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三月。
公元1206年,西夏的天变了。
李安全在罗太后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李纯祐被迫退位。李安全登基,从此改元应天。人们只道人间无事,天下太平,而未留意政治动向。对于这次政变,民间和朝野没有听到一丝风声,只能接受现实。李安全正是将李纯祐打个措手不及。几个月后,宫里又传来李纯祐的死讯,死得不明不白。
而恰在同一年,蒙古帝国建立,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
同样是新帝,两位的结果可是大不相同,当然,这是后话。
关于李安全篡位的问题,时间还要回到天庆十九年。当时还是越王之子李安全,上书欲承袭越王爵位,皇帝李纯祐未允,只封他为镇夷郡王。李安全和李纯佑是平辈,李安全大李纯佑七岁,俩人是堂兄弟。
罗氏助李安全成事的事一经传开,便成了举国上下,茶余饭后的谈资。
古往今来,哪里能少的了小八卦和桃色新闻?八卦的话题毫无意外的不是兄弟反目,而是李安全和太后有染。
至于南宋和金,更是值得大一番,南宋向金发动了开禧北伐。主要策划人韩侂胄更是得到了大多数主战派的支持,比如陆游。
故事的开始是南宋的捷报连传,结尾是被大金反攻。不出一年,大宋就经历了由得意到失意的过程。到年底,金军已经快杀到长江了。
大宋虽然有气节,但是确实有点喜欢作死。人人都渴望收复失地,整个国家几近病态。蒙古与南宋联手灭金时,给出的承诺就是失地退还,但最后蒙古出尔反尔,南宋拍案而起,发兵进攻,正好给了蒙古人一个理由,踏平了整个中华。
其实就算南宋不发兵,蒙古也会另找理由攻打,只是大宋偏要在蒙古势头强盛的时候去送人头,就显得有点作死了。等待时机很重要,蒙古只要没有一个强力统一的领导,就是一盘散沙。挑动各汗国各继承人之间的争斗,比强行发兵来得容易得多。
想到此,朝元摇了摇头,世事难料罢了,还希望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一切。</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