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2 / 2)
“若真是托雷,怕是离大战不远了。朝中是何动向?”
“庆吉,你终是太小了。”
“孩儿失言。”
朝元眉头紧蹙,嵬名令公上前抚平朝元的眉头。
“庆吉,你这样一点都不可爱啊。你还是那个小庆吉吗?”嵬名令公只是笑。
“所以,父亲不是有了阿茹吗?”
嵬名令公神情一顿:“庆吉是在吃妹妹的醋吗?”
“也罢,就让阿茹做个好女儿吧。”
“庆吉长大了。”嵬名笑得有些欣慰。
烛火摇曳,嵬名令公拿起剪刀,将灯芯剪短,那小簇火光又平静下来。
“父亲……”朝元开口,嗓音有些沙哑:“若是开战,可有胜算。”
“……”嵬名令公叹了口气:“铁木真,风头正盛……”
朝元点了点头,又开口道:“那父亲,打算如何……”
“现如今,有两条路,一条是与铁木真正面抗衡,向金国求援,唇亡齿寒,大金应当不会坐视不理。”
“另一条呢?”
“和亲。”
和亲……和亲吗……
“若是和亲……大夏岂不是,要和蒙古站在一边……”
“若是和亲,大夏就等于同蒙古联盟,将来……”
“与蒙古联盟没有将来!”
宋蒙联盟克金,最后南宋还不是亡在崖山。如果朝元没有看过历史书,可能也不会想到这一层。
“……蒙古,朝中自有论断。”
朝元摇了摇头:“大夏与蒙古,是必有一战的。”
“如若斡旋得当……”
“为什么?父亲可是忘了秦楚联盟?蒙古有称霸天下之心,断然不可信。”
“不管可信与否……大夏,已不是当年的大夏了。”
“与大金联手,一致抗蒙。”
“你觉得完颜永济比铁木真可信?”
该死的猜忌和内斗。
“从大局上来看……”
“大金势大,自以为能抗衡蒙古,想必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的。”
“那,宋夏,可否联盟?”
“大宋不是不能与我们联手,而是不敢与我们联手。”
夹在中间的完颜永济啊……但凡几个国家的统治集团能看得长远一点……不过依附强者,正常情况下都会这么选吧。
“若是和亲,要显诚意,便只有察合了。但让陛下轻易放弃公主,怕是不太可能的。”
父亲叹了口气,没有回答。
“父亲,孩儿累了。”
“那便早些歇息,为父也回去了。”嵬名令公拿起药碗和蜜饯,起身欲走。
“父亲……”
嵬名令公回头。
“无论如何,一定要平平安安。”
“知道的,睡吧,”嵬名令公微笑:“乌恩,伺候小姐就寝。”
“是。”乌恩应道。
真是生存在夹缝里啊……
第二日,天却是下起了雨。
灰蒙蒙的很是压抑。
“阿元,老爷叫我把这个给你。”杜蘅给了朝元一只桃核。
桃——逃,逃了吗。
果然,历史就是历史。托雷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死。如此,怕是战祸将至了。
叹了口气:“杜蘅,梦梅呢?”
“这些天都在后院喂马呢。”
朝元为减轻阿绰和静嘉的刑罚,还是废了几番口舌的。
“静嘉呢?”
“伤还未好全。”
朝元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眼下二人都不在,着实无聊。
“杜蘅,我们去看看阿茹。”
阿茹两岁,是个……相比朝元来说的正常孩子。
“阿姐……阿姐……”阿茹见了朝元很兴奋。
“阿茹。”
今生久在宫内侍读,实际上朝元和阿茹在一起的时间是不长的。前世的独生子女李朝元,和亲生妹妹想处起来总感觉有些隔膜。
朝元曾经试图教婢女汉学,顺便灌输现代思想,然而除了杜蘅同学,其他的都失败了。不是朝元怠惰,而是婢女们觉得学习没必要。初时朝元满腔热血,也在婢女们的敷衍中渐渐冷却,加之读书练功强度大,因此上这事便不了了之。如今有了阿茹,倒不妨试验一番,若是能成,就是自己的一大助力。
前些日子,朝元将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课本编出。
识字这种事,朝元不屑去教,朝元想教拼音。至于数学,一时半刻难以对自己会数学进行解释,所以暂且搁置。历史中可掺杂哲学政治等等,可教。地理如同数学,缺乏合理的解释,也是搁置。文科生不擅长物理化学,所以也先放放吧。因此朝元确定了五门课:语文、历史、音乐、美术、体育。
自己主要负责语文和历史便好,当然,虽然想教阿茹学昆曲,但是自己对昆曲也不够专业,况且现在教她实在有些早。美术和音乐,不用自己操心;体育嘛,跟父亲说,教阿绰教她去。
</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