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 绝招(2 / 2)

加入书签

吴夫人就叹气:“人跑了,我也不知道他跑哪里去了,我们派人找了,他两兄弟找了一大圈了,不见人的踪影。这人一下子是找不着,好在这孩子也留了一手,他留了字条,说要是父王来找他,就拿他的字条给父王。”

说着吴夫人叫阿姗,马上进屋里把字条拿来。

阿姗动作麻利,很快就把字条拿了出来。陈太傅接过字条,一边看一边念了。它的意思是这样的,他就是不愿意当这个太子。他说他也是儒家思想的贯彻者,他懂得‘仁义礼智性’;他也知道这个太子之位不是二哥的,就应该是六王子的,怎么也轮不到自己。既然是这样,如果他再当上了太子,哪个理都过不了。所以他不能接受这个太子之位,希望父王与董国相重新考虑人选,否则他就不回家。

蒙之还把自己安排好了。听说皇上的推恩令快要下来了,到时候他只想分到盱眙,他想在那里为王后,以后还有母妃、父王都要到大云山去的,到时候他就在那里当个侯爷,好好为父王王后母妃们守墓……

这孩子,不亏是吴夫人教出来的,懂得仁义礼智信,知道做孝子,夫是个好孩子。

想到大云山的陵园,他陈太傅也想了自己。自己也慢慢开始衰老了,也要走进土里,不知道陈武那小子,会不会像蒙之一样,想到对死后的父母孝敬?他会不会也跑到以后墓地,为他守墓?

陈太傅不得而知。

陈太傅无乱地想了一会,又回到现实。陈太傅觉得刘蒙之想得对,为父母守墓是要一个人的,这小子不当太子要为他们守墓,真是个好孩子。还别说,要守墓还真用他比较合适。他不当就别当,到时候建议大王,分家产时,多分些给他。

陈太傅带着刘蒙之留下的字条,回到大王身边,把字条交给了大王。

大王一看字条,什么也没说,拿着字条向国相府走去。

见了董国相,大王还是不说什么,把字条交给国相看。

国相一看字条,知道刘蒙之为了不当太子,人跑了。董国相不知道刘蒙之是怎么想的,太子不当,要到盱眙当个侯爷,要为父母在盱眙守陵园。

“我看你这几个儿子,还是是刘蒙之最优秀,蒙之都愿意放弃太子之位,而去盱眙为父辈们守陵园,要多大的胸怀?

刘蒙之的字条,董国相看了,但他不知道大王让他看的目的:“你打算怎么办?”

大王看了刘蒙之的字条,他就已经想好了“刘蒙之要到盱眙去,我要成全他。至于刘敢与刘定国谁来当太子,我想了另外一个办法,叫他们自己心服口服。”

“你有好办法了?”董国相急切地问。

大王都有点不好意思说出来,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叫他们抽签,看天意,抽到谁就是谁,国相你看怎么样?”

董国相是哭笑不得,哪里有选太子要用抽签的办法来决定?

但这一回董国相没有反对,他倒是要看一看,大王提出这个办法,不知道下面的人有没有反映的?

想到这儿,董国相便应了一句:“行,就用这个办法吧。”

董国相知道,这个办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反正要在这个办法实施之前,想出好的办法来。22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