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8章 瓮中捉鳖(2 / 2)

加入书签

原本已经谁也不信,处于疯癫之中的崇祯皇帝是断然拒绝英国公的拱卫的,但是当英国公命令家丁家将们在宫墙上弓箭手瞄准之下,全部刀口朝外列阵,本人带着嫡系子孙单独来到宫墙之下入宫晋见,实际是充当人质后,崇祯皇帝的疯癫终于平静了许多。

当天便有十数家勋贵还有文官也是拖家带口来到皇宫之下,愿意与皇帝共存亡之时,崇祯皇帝的疯癫终于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所谓板荡见忠臣,在随时都会成为叛军攻击目标之时,这些文武能拖家带口而来,已经完全证明了他们的忠诚与信念。

这也让崇祯皇帝那颗受伤的小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原来并不是所有文武都是吃人喝血的蛆虫,大明还是有数量众多的忠臣孝子。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才看出来,崇祯皇帝在绝望之余,也有些欣慰,也许他的为人还没有差到被人完全遗忘的地步。

宫城在这些文武,特别是忠心耿耿的几家勋贵的家丁家将汇入之后,终于不再那么单薄,虽然他们几家合起来的人数只有两千不到,但是皇宫规模也并没有京城这么大,这些忠心耿耿而且战力过人的家丁们加入,在钱粮都有足够保障之下,一时半会儿之间,叛军是不可能拿的下来了。

但是接连几日,叛军却只是在肆虐京城百官,似乎完全将皇宫给遗忘了。

这几日后,跑过来投奔的文武大臣便多了起来,不过大多都是狼狈不堪,甚至有的只带着几个家仆就匆匆而来,将妻儿老小都扔给了入城的叛军。

对于这些人,崇祯皇帝就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了,根本不理会这些人的哭喊哀求,只要敢于接近皇城,便会一阵箭雨执行。

这些连妻儿老小都能抛弃之人,还指望他们对皇帝能有多少的忠诚?这不过是被叛军祸害的紧了,只能投奔皇宫寻求庇护罢了,但是崇祯皇帝明显没有这个心情。

这一切在崇祯十二年腊月初六嘎然而止,崇祯皇帝立于皇城阁楼之上,用千里镜看到了他最不想看到之人,那便是山西李征的大旗。

根本不用多看,那号令统一,行进有序的队伍,也只有山西一家独有,别无分号。

而城中正乱哄哄挖地寻宝藏的关宁军,也是一阵阵的大乱,无数的军官不断的鞭打喝斥下,无数兵丁开始向城墙上跑去,望着城外无边的骑兵,他们的喉头一阵阵的发紧,心也不断的坠了下去。

眼前此境何等的熟悉,在辽东他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辽东的满清大军换成了山西的李征。

但是这并不能让他们有丝毫的放松,作为唯一一支曾经击败过满清大军的军队,他们这些满清手下败将,有什么资格能在这支军队面前挺直腰杆?

更可怕的是,这支军队可似满清没有多少对付坚城的能力,他们是汉人的军队,攻城更是他们的强项。

远的不说,西安那种坚城,哪怕是有洪承畴与孙传庭这种统帅在,却依旧阻挡不住潞州军进攻的步伐,只是数日间便即告破。

眼前的京城虽然坚固几可谓雄霸天下,但是在潞州军面前又能支撑多久?怕是也不会比西安多多少时日吧!

在城头上鸦雀无声之时,潞州军却是出来一小队骑兵,打着鲜红的旗帜便向城墙而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