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荷坞第四2(2 / 2)

加入书签

金凌点点头,很快又低落愤恨:“万一魏无羡就是个坏人呢?他确实做过很可恨的事情。”

“可我听说魏无羡出身云梦,从小和江宗主一同长大。既然江老宗主可以教出江宗主这般骄傲的儿子,那么他视若亲子的另一个孩子,也不会是坏人。”

夏子瑜趁着金凌脸色不断变化的空档,不动声色地垂下眼睛叹了口气:“金凌,我知道你对他的感情很复杂。但是,一码归一码。他做的好事归一码,他做的坏事归一码。对他的爱归一码,对他的恨……归另一码。”

金凌点点头,总觉得夏子瑜后面的话是在自我宽慰。

最终还是夏子瑜重新用愉快的语调起了话头:“好了,先不说这个了。其实江宗主下了这个命令,我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我终于不需要出门了。”

终于不需要疲于奔命,不需要杯弓蛇影,不需要在每天入睡前,都害怕自己被抓住,然后带着没还清的债务死去。

所以能像这样不出门,多好啊。

“不能出门还很高兴?”金凌表示和夏子瑜这种大龄未婚的女人实在是无法同步思维:“不能出门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看书啊?”夏子瑜推开房门,环视一圈落满了灰的屋子,语气中带了些微真实的喜意:“我好久都没有看过书了。这里放着些书,应该能看一阵子。”

金凌闻言,进屋拿出一本书,嫌弃地抖过拍过后翻了翻,给夏子瑜泼下一盆冷水:“这就是些拿来当装饰的书,内容都是仙门百家历史和清谈记事。没有一点有用的知识,而且无聊到不能更无聊了,哪里会有人看这种书啊。”

夏子瑜不置可否,继续寻找小楼的优点:“楼上的风景大概不会被对面小楼遮挡太多。我猜以后我既能看到校场,又能看到莲花湖。相识一场,虽然明天我不能出莲花坞送你,但是在莲花坞里看着你,还是能做到的。”

“哪个要你看着!哪个要你送!你都快和魏无羡一样大了,怎么和他一样的没个正经?!”

“好吧金宗主,原来是我自作多情了,在公子您没有叫我姐姐的情况下擅自给你劳心劳力,真是抱歉啊。”

“夏子瑜!你找死吧?!我一定要告诉我舅舅,让你明天连楼都出不了!”

虽然金凌撂下了这句话,但是在他第二天离开云梦的时候,夏子瑜还是被江澄允许出莲花坞送行了。

金凌听舅舅的嘱咐早已听得十分不耐,本来很期盼夏子瑜这个变数出现的时候,可以打断舅舅的话题。但等他真的看到夏子瑜,却被惊得大喊了一声:“夏子瑜,你被邪祟上身了?”

夏子瑜看周围门生立刻拔出长剑做警戒状,疑惑地歪了歪头,眨了眨眼睛:“没,有,啊?”

金凌为什么这么说呢?他那表情就和看到鬼一样,难道自己现在,与旁人有所不同?

夏子瑜努力地忍住困意,转起了自己的脑子:“我是不是头发略乱,面色惨白,神色呆滞,眼下乌青?没什么大事,就是睡眠不足而已。”

“你又怎么了?真不是邪祟上身了?我可警告你,不要在云梦隐瞒什么事情啊!”

金凌总算是抓到一个可能不守规矩的,正打算学着其他家主的模样告诫一番,就看到夏子瑜慢慢把头转向他,半睁着眼睛说道:“你先等等。”

一句话把金凌堵回去后,她又把头转向江澄。

这次她努力睁大了眼睛,试图让声音不那么呆滞:“江宗主不必好奇,子瑜今日一切仍好。”

话毕,她才从袖中摸出厚厚一沓纸,并九本书一同递给了金凌。

金凌拿来一看,发现那沓纸最上面的索引,连墨迹还没干透,不由疑惑问道:“这是什么?话本?”

“胡说!这是我昨天看完这九本书后对于仙门百家渊源、家训、行事作风的一点分析,或许你可以参考一二。”

“这个没必要吧……”

“还有这个,是我看了十本清谈记事后,通过对清谈会中常见的非时效性话题及其常见应答进行总结而写出的!《家主常见交流五百句》!如果你能够背下来,那么与各个家主交谈无大忧矣!”

夏子瑜一句一顿地说完,才后知后觉地掏起袖子,没过多久,又拿出一沓纸:“哦,我就说好像给你的少了些。果然,这里还有。”

金凌为了自己回去不需要被淹没在这堆纸中,连忙推拒道:“你一晚上写出来的东西,谁知道能不能参考啊!”

“怎么不能参考?不怕你遇到问题,就怕你不知道自己遇到了问题。跳舞打铁都需要及时反思,更何况做家主!”夏子瑜转身寻求盟友,不由分说地把手中纸张往江澄怀中一拍:“江宗主,您看看我写的对吗?”

金凌大惊,总感觉冒犯舅舅威严的夏子瑜,下一秒就会被舅舅的紫电抽到湖里。

谁想他舅舅居然真的开始翻看,而且翻过两页后脸色还柔和了很多,点点头道:“金凌,这些东西,你最好在下个月来云梦之前都记住。”

“多谢江宗主仗义执言!哦,对了,还有,我找找……”

金凌见获得舅舅肯定的夏子瑜,居然又开始在袖中翻找,彻底崩溃,大声阻止道:“不需要了!我什么也不需要了!”

“嗯?这是我昨天刚刚抢时间做好的杏埔,用慢火烤了半夜,应该酸甜正好。”夏子瑜摸出鼓鼓三袋东西,脸上满是失望之色:“你不吃吗?我还做了牛乳糕、莲子小酥饼,应该都挺好吃的,我本来打算送给你当零嘴的,你都不要吗?”

金凌满脸通红地愣了半天,终于劈手夺过了夏子瑜手中的袋子,吼道:“开船!立刻开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