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章 相见 倒v(1 / 2)

加入书签

顺天府尹随时都能倒霉, 毕竟京城里面皇亲国戚比较多, 大家也只是见怪不怪了。

至于有一个亲王被踩断了腿这回事儿——在京城里面被人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只是几天的功夫, 几天之后, 就没人讨论他了,膝盖被踩碎, 往后走不了路, 朝廷离着这位王爷越来越远, 除了深居简出别无他法。

最近朝堂上面吵得最热闹的还是派谁去接替国丈老大人成为下一任的巡盐御史。

就在朝堂上还在为巡盐御史这个职位角力的时候,真正要接替林如海的人早就登船南下, 和一艘装满了银子的船擦肩而过。

这艘船到了岸边,不少兵丁接着, 护送着这些银子直接到了国库。

这两件事让许多人措手不及, 接替的人已经走了,林如海的账面已经平了。别人要想再使劲,已经找不到要使劲的地方了。

接替的人赶到江南,和林如海对了账册,林如海夫妻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北上。

小儿子林皎幼年失母,林如海看了心疼几分, 就把他托付给了贾敏照顾。

在水上航行了几天之后, 靠近一处岸边补充淡水买一些粮食。

林如海从江南那个漩涡里面算是全须全尾的退了出来, 一路走来心情就变得愉快了不少, 肉眼看着身体似乎也好了起来。

等到船靠岸, 在船上呆了几天的林如海想要下去走走, 林皓陪着一块儿下去。

这一处码头比较小, 卖的也是一些自家种的青菜,有一家肉铺案板上只剩下一些肉骨头。

还有一家客栈,前面是吃饭的地方,后边儿是住店的地方。父子两个打客栈跟前过。有人迎了出来,穿着锦衣华服,带着几个小厮,看见林如海之后,弯腰作揖,“学生见过林公。”

林如海觉得眼前的人有些眼熟,但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见过。

“恕老夫眼拙,不知道阁下是……?”

“学生的身份不提也罢,说了令人羞愧。”嘴上这么说,还是自报了家门。“学生姓贾名化,曾任一方父母官时随同僚拜见过林公。”

原来是个做过官的。

林如海与他平辈见礼,互相推让了一回,大家到客栈里面坐下了。

姓贾的这位先生说自己当初因为太过严苛,得罪了上官,导致自己无官可做。如今又听说朝廷准备起复一批官员,现如今想要去京城碰碰运气。

两个人萍水相逢没有深入了解,林如海当然不会举荐他。嘴里说一些山村野话,等到对面姓贾的那个三番五次暗示的时候,林如海觉得有些不妥当。

“不是老朽不愿意举荐先生,实在是这一次进京城是待罪之身,老朽尚且自身难保,更是无力助先生登上青云路,我这里仅仅有一些盘缠送予先生,京城里面的贵人不少,慧眼识英才的伯乐也有很多。老朽祝先生这一去心想事成。”

这位姓贾的先生也不作假,把这些钱收了下来,随后谈天说地,表现得光明磊落。

一开始的时候,林如海看他谈吐不俗,生出交往之心,接着又发现他是个官迷,又有些鄙视,如今看他大大方方的,不像是那些人扭扭捏捏,对他的印象又好了一层。

两方告别之后,贾化接着走陆路,林如海带着老婆孩子走水路。

林皓上了船之后对父亲说,“儿子觉得这个人有些不妥当,倒像是故意在这里等咱们一样。今天他等在这里是想求一封荐书,咱们没给他,说不定心里已经记恨上咱们了。”

“这种人钻营太过,若是让他真的身处高位了才是家国不幸。朝中衮衮诸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岂能让他登上高位?你想的太多了。”

“就算像爹爹说的这样,这些小人不得不防。”

“既然你这么坚持,你就派人盯着他吧。”

林皓答应了一声,扭头去给母亲请安了。

贾敏对庶子也只是面子情,倒是林皓对这个弟弟颇为上心。看见弟弟坐在丫鬟怀里玉雪可爱,接过来抱了一会儿。陪着贾敏说了几句话,又抱着弟弟到甲板上看江景。

一家人归心似箭,半个月后大船到了京城附近,林家早派人在码头上等着,两方碰上头儿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皇帝没有任何旨意传出来,林如海就窝在家里面养身体,回来了七八天之后,圣旨令他出任礼部侍郎。

礼部是个清水衙门,在这里做官儿捞不到太多什么钱财,差事也不多,是个非常适合养老的地方。

第二天林如海穿上官服进宫谢恩。

排了一会儿队到了御书房,给皇帝请过安之后只听见屏风后面有几声婴儿的咿呀之语,纳闷这里怎么有婴儿,小心抬头往屏风后面看了一眼,就看到一个妇人打扮的年轻女子抱了一个婴孩转了出来。

林如海的两只眼睛顿时热泪盈眶,失态的用袖子擦了擦,就要跪下去行礼,被几个太监扶了起来。

“爹爹如今身子可好?”

“好好好,娘娘身子可好?皇子身子可好?唔,老臣已有三年多没有见到娘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