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章 挣扎(1 / 2)

加入书签

北三街云升商号的总店这一日上板打烊不做生意, 门上贴了一张红纸的告示, 说是北方掌柜云集于此听东家训话,今天不做生意了。

皇帝带着麒麟到了北三街,在后院里面看到一院子掌柜熙熙攘攘, 还有不少工匠,楼上楼下的挤着,每个人都有些兴奋, 现场的人声沸腾, 父子两个看着有些新鲜。

“爹,从来没人敢在我跟前大声说话。”麒麟扬着小脑袋, “他们说话的声音都好大呀。”

人太多, 这些人说话的时候都是用吵和吼的方式。

在这样的场合里面,皇帝飞快的结束了自己的讲话, 把奖励用的银子用托盘装了, 一托盘一托盘的发下去。听了几位获奖工匠和掌柜感激涕零的发言之后, 带着儿子飞快地逃了出来。

“就应该让那些老匹夫们来看看人家这些做掌柜的, 都想多挣钱多拿奖励, 一个个尽心尽力。哪像他们似的,光拿俸禄不干活。”

两个人在北三街上为了避免身份暴露,皇帝也不会说太多,正扯着胖儿子慢慢的走, 就看到贾琏骑着马带着人过来了。

“崔兄弟, 都说今天你们商号不做生意, 我就想着你应该在这里, 来碰一碰运气,没想到还真的碰上你了。”

“贾兄弟,寻我有事儿吗?这是我儿子,麒麟,出门的时候怎么跟你说的。”

“贾伯伯好。”

“好好好,这个是玉佩拿去,给你当见面礼了。崔兄弟,咱们借一步说话。”

两个人来到街边,贾琏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来,主要是想找兄弟借一些钱。”

“借多少?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办的事儿,要不要兄弟帮忙?”

“不多不多,借给我3000两银子就行,等我有了就还你,不是什么大事,是为了瞒着我们家那只母老虎安置一个人。”

皇帝爽快地让人去取银子了,“银子是没事,只是这事我觉得贾兄弟做的有些不厚道,怎么能瞒着家里呢?”

“你这会儿又装成正人君子了,你以前不也是藏着一个吗?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这会儿有儿子了,自然不着急。我这也是为了能生一个儿子呀。”

“就因为我以前藏过,我才知道我媳妇儿是天上地下举世无双的。所以我也劝你好好的跟你媳妇儿过日子。”

“那是你媳妇儿贤惠,不拦着你纳妾,你看看我们家的那只胭脂虎,他要是有你媳妇儿一半儿贤惠,我这个时候也不用如此了。说起来我比你成亲还早呢,你看看你儿子已经满街溜达了,我到现在也只有一个姑娘。”

“你多想了,两个人一心过日子早晚会有儿子的,大家都是先开花后结果,我也是先有一个女儿才有了儿子。咱们这种人家,长子最好要让老婆生下来,要不然就是乱家的根本。”

“我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可她偏偏不下蛋。一家人不知道另一家人的事儿,我媳妇儿她要是拦着我纳妾,我也不说了,她那个人想事事踩上我一脚,只要能压得到我头上的事她就做,我在家里连腰都挺不直,你说我在家里还有什么意思。”

皇帝觉得往下就没法劝了。

又等了一会儿有侍卫作家丁打扮骑快马来到这儿。从怀里掏出来3000两银票。

皇帝随口问了一声,“怎么去了那么久?害得我们在这冷天冷地里面好等。”

谁知道这个侍卫说话也非常耿直,“七爷您不知道,小的跟后院的姐姐们说了,后院儿的姐姐们回去禀告过奶奶,奶奶就说爷在外边儿跟人应酬只管记账,让人家把账单送到家里面来一块会账,想要银子门都没有。”

贾琏顿时有些尴尬,这银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皇帝的脸面也有些挂不住,但还是强撑着挽尊。“我们家那个也只是嘴上说的厉害,不还是把银子拿出来了吗?”

谁知道旁边的这个侍卫就是不会看场合,“七爷,这是咱们家太太知道了悄悄拿出来的,还说瞒着点,别让七奶奶知道了。”

“崔兄弟,我有钱了一定尽快把钱还上。”

贾琏拱手骑上马飞快地跑了。

皇帝扭头训斥这个侍卫,“你是不是不会说话呀?”

“臣实话实说啊。”

“你就是个木头!”

侍卫长太史阆跑过来,对着这个侍卫一阵拳打脚踢。

打完又小声地在皇帝跟前为侍卫说话,“他这个人轴,您别跟他一般见识,这个人呢心是好的,就是嘴太笨了。他老子也是我们那帮老兄弟里面的,就是嘴笨的那个蒋大个,一说话能把人气死的那个,这小子叫蒋熙,这么个文雅的名儿还是当年寇老大人赐下来的。”

“知道了知道了,往后出门,你让他跟着太子。要是太子那边有什么错处,让他在一边劝着点。”

侍卫长又对着这个侍卫一阵拳打脚踢,“笨死你了,快谢恩,你升官了不知道吗?”

皇帝想说没打算提拔他,但是想想自己小时候用的那帮子侍卫,虽然都是各处不要的,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当年要不是他们忠心,自个儿也不会太太平平的长大。

这个人虽然轴还一根筋,好就好在这个人耿直,将来也知道劝着点太子,至于到时候太子能不能忍得了他……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看这个人的造化了。

这事儿翻过去不再提,一群人在路上走得慢慢腾腾的。原因是因为麒麟一边走一边吃栗子,还把栗子壳扔的到处都是。

因为天冷路上的人少,大多都是匆匆而过,看着他们这一群人纵容一个小娃娃在街上横冲直撞,一个个冻得缩脖子缩手,都跟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们。

恰巧这个时候有一个老婆子也牵着一个孩子的手迎了上来。

“大爷们纳福,跟大爷们打听个地方。”

皇帝看着这个村妇满脸皱纹头发雪白,牙齿似乎还掉了一颗,他手里牵着的这个小孙子正两眼巴巴的盯着麒麟,闻着栗子的香味,羡慕的口水都滴答了下来。

皇帝吩咐蒋熙把麒麟的栗子分一半给对面的那个小孩。

这个村妇赶快拦着,拦了好几次之后小半兜栗子被塞给了她孙子。这个村妇又要摁着孙子跪下来谢人。

皇帝摆了摆手,“不用不用,给孩子一点东西用不着如此大礼。老人家不是要问路吗?要去哪里?”

“问一下宁荣街怎么走?”

皇帝还真没去过宁荣街,往后瞧了瞧,就有一个侍卫出来给村妇讲了讲。

村妇诚心诚意地谢了这群人。

皇帝想拦着她说几句话,“老人家,我看着你的衣服虽破旧,但是很干净,您老人家这双手看着也没生冻疮,面色虽然苍老,但是不带饥色,只不过你行色匆忙,面带焦急,又像是去投靠亲友?难道是遇上了什么事儿,别嫌弃我说话难听,豪门大户的奴才眼睛都长在头尖上,你去投靠他们,为了脸面,他们也不会认你这个亲戚的。”

“这位大爷说话是真的,有什么难听不难听的,说出来可能大爷也不相信,我老婆子并非是去投靠那些奴仆,是家里的祖宗和王家有点牵扯,早些年也是来往的,只不过这些年落魄了就没有再走动过,听说贾家的太太奶奶都是王家的姑娘,想着凭着以前的脸面去打秋风,换来些银子也好给家里的孩子治病。”

“看你们鞋上泥土不多,应该是京郊附近的人家呀,听说京郊附近的人家这两年日子都好过前几年……不瞒老人家,我是云升和泰德的东家,家里面在京畿各地都有作坊,要是在作坊里面上工的人得了病,能让作坊里面的小大夫给瞧瞧,顺便还能喝上几副药。你这么急匆匆的投奔亲友,难不成是我们家的那些管事有人贪了或者欺负了你们?”

“原来是东家,谢谢你们家的大恩大德呀。”村妇趴下来磕了三个头,他身边的小孙子这次不用摁着也趴了下来。

皇帝赶快让人扶起她们祖孙。

村妇擦了一把眼泪,“不瞒您说,要是没有您家的作坊,我们一家人这个时候也快要冻死饿死了。我老婆子跟着女儿女婿一块儿过日子,早些年我女婿家里面也是大户人家,现在日子落魄了,刚开始的时候不让家里面的女眷出来上工,后来看见上工的地方男女不在一处,一个在村东一个在村西,没什么难听话传出来才点头答应了。

可谁知道作坊里面传着小道消息,说是东家最恨给家里的姑娘裹小脚,而且裹了小脚也不能好好的上工,我老婆子也是亲眼见了,那些脚大的姑娘在织机上爬上爬下,抱着布料来去自如。那些小脚姑娘一步才有三寸长,拿不动东西干不了重活,怪不得东家不喜欢。为了多拿一些工钱,我们庄子里面的那些小姑娘都没有裹脚。

但是我那糊涂女婿却说大户人家的姑娘一定要裹脚,只有那些小门小户的才不讲究这个,非逼着我那小孙女儿裹脚,后来裹了,就开始发烧说胡话,脚肿的跟那发面馒头似的,作坊里面的那些小大夫们看了之后说是不成了,作坊里面没有药,要想治病,得去城里的药房拿药。家里面没钱,这不是想进城来打点秋风,求几两银子给孙女治病。”

麒麟在一边听明白了,指着那村妇说,“你们那是把她的脚骨头掰折了……裹脚有什么好的,连路都不会走了,上下个台阶还要人架着,没那个底蕴了非要打肿脸充胖子。”

皇帝把手放到儿子的脑袋上拍了拍,“老人家别往心里去,我孩儿的娘就是个大脚婆娘。你回去跟你女婿说,让她别折腾你孙女了,往后裹脚的越来越少了,毕竟庄户人家成亲,能干的姑娘才好说婆家。”

“您说的对。”

“我们就不拦着老人家了,您这个时候去吧,听说他们家当家作主的是琏二爷家的,你去了多奉承奉承她,说不定会有好处。”

看着这个村妇牵着孙子的手走远了,父子两个才转回身儿。

麒麟拉着皇帝的手,“您那么大方的把我的栗子分出去了,我还以为您会赏她一些银子呢。”

“你爹穷的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拿什么赏啊。”

“怪不得拿我的东西赏人呢,放心,以后我娘给我银子了,我孝敬您。”

“好儿子!但是爹要跟你说,你不能心疼你的那些栗子,你刚才看见那个小孩没有,在你眼里他是什么?”

“庄户上的小子呀,还是个小馋鬼。”

“儿子,这话可不像是一个储君该说的。”

“储君该说什么呀?”

皇帝心想儿子还小呢,慢慢的教,把这些为君之道全教给他。

“那不是庄户上的小子,那是一个能给你纳税的子民,以后也有可能是一个为你出征的壮丁。所以,别吝啬一些栗子,你有很多,他却没有。”

刚向皇帝问路的村妇姓刘,牵着的正是他外孙板儿。

一路上称得上是过五关斩六将,之后终于到了王熙凤的院子里面。

到了王熙凤的屋子里面,一进门看到一个少妇要走出来,刘姥姥赶快趴下来请安,口称二奶奶。

被跟着来的周瑞家的赶快拉了起来。“刘姥姥您弄错了,这不是二奶奶,这是她屋子里面的平儿。”

刘姥姥是个有见识的老妇人,知道这些大户人家妻妾成群的烦心事儿。嘴里称着平姑娘,跟着一块儿进了屋子里面。

正在西屋说着话,就听见有一个女童的哭声,平儿赶快出去,过了一会儿,抱了一个小女孩进来。

周瑞家的就在一边介绍,“这是琏二奶奶的大姐,这是刚睡醒吧?”

平儿点了点头,“最近有些不爱吃东西,老是哭哭啼啼的。”一边抱着哄着,又在他身上轻轻拍着,小女孩儿的脖子动了动,对着板儿那里眨了眨眼,板儿看着这小姑娘长得又白又嫩,比庄子里面其他的姑娘都好看,于是从自己的布口袋里面掏出了一个板栗递了过去。

周瑞家的用鼻子闻了闻,“有一股子甜香呢。”

刘姥姥赶快把板儿口袋里的板栗掏出来放到炕桌上抓了几个,就往周瑞家的手里塞,“周嫂子也尝尝,这是来的路上遇到一位好心的大爷,找他打听路的时候给的。”

周瑞家的推了好几次,嘴里还说着,“这些东西我们家常有的,一些山间野物罢了。刘姥姥不必客气,放着吧。”

平儿拿了一个,剥了几下,发现壳子不好剥开,就把栗子放到嘴里,把外边的壳子咬开之后喂大姐吃里面的果仁。

大姐吃的津津有味,吃了一个眼睛,还看着桌子上放的那些。

刘姥姥察言观色,讨好的把这些栗子往前推了推。

到走了的时候,从王熙凤那手里得了40两银子,来的时候愁云惨淡,走的时候喜气洋洋。

晚上贾琏回家,一进屋看见妻妾都坐在炕上剥栗子,中间坐着女儿大姐。

贾琏二话不说上去抓了一把剥好的栗子仁塞嘴里了。大姐看了之后,鼓着小脸儿气呼呼的看着贾琏。

王熙凤心疼的赶快把女儿抱到怀里,“哪有你这样做老子的,你闺女忍了半天,等着剥完了一口气吃个痛快。你倒好,来了先吃了一半”。

“这有什么呀,打发人再去厨房要点不就行了吗,这一点就给我塞个牙缝。”

“看二爷说的轻巧的,二爷一把吃了那么多,没品出来有甜味儿吗?”

“品出来了,不就是放了糖吗?”

平儿没说话,端起小碟子,另外一条胳膊抱着大姐到西屋了,留下贾琏和王熙凤夫妻两个在东屋说话。

王熙凤叹了一口气,“这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咱们厨房里何曾有这个,咱们大姐想吃,我也打发人去厨房要了,人家说只能做咸的。”

“糖虽然贵,但对于咱们家来说真不值得什么。”

“就算是能买得来糖,能轮到我们娘俩手里吗?上个月林姑父那边儿做寿,皇后娘娘赏了6坛子白糖出来,我听说林姑父爱吃苏扬那边的菜,大多都是清淡带点甜口的。可是咱们家大姐馋得口水都滴答下来了,我就厚着脸皮去找姑妈讨了一坛子。放了几天没管,前几天想起来这事儿了,让人到厨房一问,才知道被老太太太太和宝玉的那些丫头们分了,现在连点糖屑都看不见了。说起来我们娘俩还不如那些大丫头呢。”

“说这些干什么,怪没意思的,下回再弄这种好东西直接抱回来,想什么时候吃直接吃了就行了,不要再往厨房那边送了。”

“你说的轻巧,老太太太太上面两层长辈呢,我哪敢吃独食儿……过得还不如一个乡下贫婆子呢,人家今天来的时候,孙子的口袋里面还塞了半口袋板栗呢。”

“这就是你今天弄来的板栗?从一个乡下小子的口袋里刨出来的。也不像啊,我吃的这板栗像是上上品呢,这滋味绝了。”

“他们上哪里弄这么好的板栗,就算是能弄得到,也没有钱买糖,这是路上遇到了一个好心人给他们指路,顺便分给他们了一些。也是这位刘姥姥有福气,你都想不到他遇到了谁?”

“说来听听。”

王熙凤坐起来,看了看外边儿,小声地跟贾琏说,“云升的东家。我听平儿说,周瑞家的听说了刘姥姥遇到的人是云升的东家,坐不住了赶快去找太太了,我想着太太十有**要打他们家的主意,你等着瞧吧,我的卦不会错的。”

“他?好二奶奶,你跟我仔细说说,太太怎么打他们家的主意,这无缘无故的……”

“还不是听薛大兄弟说的,薛大兄弟说这云升财大气粗,他们家京城这边的银子流水一天就能上万,更别提杭州扬州金陵了。太太就想了一个招数,想要拿银子入股往后分红。”

贾琏坐直了,带点鄙视的对王熙凤说,“他们家的生意好着呢,不需要有人往里面注银子,太太这是想钱想疯了。要是打着谋夺产业的主意我劝太太别出手,他们家和宗室有些关系,听说五百年前都是一个祖宗,京城的宅子挨着几处公主府,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能下手的。”

“听你这意思,你认识他们家的东家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