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章 利钱(1 / 2)

加入书签

等刘姥姥走了之后, 寿春公主问西太后。

“您怎么跟她聊的来?”

“她去城中的时候见过你父皇和你弟弟,你说说这是不是缘分?”

寿春公主点了点头, “确实有缘分呢, 京城这么大,她和我父皇还见过一面。如今又和祖母见了一面, 可见是真的和咱们家有缘分。那我明天还接着去教那个青儿读书吧?”

西太后可不相信孙女去教人读书呢, 在她看来这就是闲着没事儿和人家玩儿去了。

免不了要嘱咐一下寿春公主, “你也是大姑娘了, 该忌讳的东西一定要记住了,跟人家姑娘玩儿可以, 但是不可抛头露面。”

“孙女记着呢, 身边跟了那么多人, 想抛头露面早把人给惊走了。”

寿春公主和青儿读了好几天书之后,西太后想着俩小姑娘带着人在外边终究不放心, 让青儿跟着一块儿进了庄子里面。

这一天寿春公主左右等不来青儿,便叫自己的一个侍卫去隔壁庄子里面看看。

这个侍卫带着两个嬷嬷去了半刻钟,在路上遇到了青儿, 几个人汇合在一起,来到了寿春公主跟前。

寿春公主就免不了问“你怎么才来呀?我左等右等就等不来你。”

青儿就在一边道歉,“让您久等了, 我娘不让我出门, 还是我姥姥说了才放我出门了呢。”

“为什么呀?”

“最近几天有人来到我们庄子里面, 说是我们庄子里面有几个小姐妹, 嗓子亮身段也好, 要买去做戏子呢。”

寿春公主也不想讲课了,抓住青儿的手就问,“他们家的人答应了吗?”

“又不是吃不起饭,谁家这个时候卖儿卖女啊。可是那些人偏偏赖在我们庄子里面不走了,非要把那几个小姐妹强买了去,我娘也担心我,所以让我这两天不要出门。”

寿春公主气的拍了一下桌子,“谁这么胆大包天,居然强逼着人家卖孩子!”

“我听说了,说是城里面好多人家要接娘娘回来呢,说是宫里面的娘娘爱听戏,所以这会儿才买了小戏子回去教一教,到时候也好在娘娘跟前唱一段。”

“胡说八道,我怎么没听说哪位娘娘爱看戏。分明是某些王八蛋借着这件事儿强夺人家的闺女。”

旁边的教养嬷嬷赶快提醒,“姑娘,姑娘家的不能说这些话。”

寿春公主可顾不得这些了,“说了又怎么样?你去我母亲面前告我的状去。”

教养嬷嬷吓得不敢吭声了。

寿春公主越想越觉得生气,点了自己几个侍卫,让他们去隔壁庄子里面探听探听,“要真有些人不顾人家意愿强买强买人家的孩子,直接绑了,回头我去我父亲跟前说。”

侍卫们门外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青儿有些畏惧的看着寿春公主,“你这么做,回头要是给你父母惹祸了怎么办?”

“你先别想这个啦,你先想想我昨天教你的,你记住了没有?”

青儿这会儿真的着急了,“看我这脑子今天早上还记得呢,这会儿偏偏又忘了。”

这里伺候太后和公主的人手比较多,隔壁村子里面发生的事情,在当天下午就到了皇帝的桌子上。

桌子上面写的那种比青儿说的更详细。

都有什么人家买了戏子,又请了什么人过来教导这些女孩,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皇帝看完之后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当初自己定下这个计策,为的是让这些人多买一些砖瓦建材,可没让他们买这些好人家的孩子。

正巧贾化从江南来了京城,入职御史台。这件事儿就交给他,既然养狗了,狗一定要把某些人咬疼了,才能算是好狗。

所以朝堂上又开始不平静了起来。

林如海上朝的时候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反正自己家没买戏子,自家也没有养优伶。这把火不管怎么烧也烧不到自家身上。

林如海在队伍里面,老神神在在的想着儿子最近几天考试考得怎么样了。明年开春就要考进士了,要是这次没拿到举人,明年春天就别想成为进士。

自家小儿子也要抓紧时间教养,让他懂得些宫中的规矩。这小子就是太皮了,要好好的管教才是。

他想了这么一圈之后,贾化贾雨村喷人喷到了最后。随后有几个倒霉蛋被摘了官职,也有几个倒霉蛋被罚了银钱。

等到众人散朝了之后,林如海随着大伙一块出来,在路上还听见好几个人在议论这事呢。

“看这个样子,京城附近是没法再采买戏子了。”

“皇上说不让强买强卖,也不许逼良为伶,要不行咱们就去江南,江南的昆曲儿唱的好,那边的小戏子也多,到那里买些人家已经教养好的,能直接在家里面唱堂会的,这样应该没人参奏了吧。”

附近的人都点了点头,这也是一个办法呀。

林如海不仅在心里面摇了摇头,想着早早的回家不要再掺合到这件事情里面,还没迈开腿呢,就听见有个人在后面喊了一声“林大人慢走。”

林如海听见之后脚下不停,心想姓林的那么多呢,不一定是叫我呢,就是叫我也不搭理。

后面的人看着林如海不听,又喊了一句,“林国丈慢走。”

林如海这下想走就不能了,站住之后,慢慢悠悠地转回头,“不知道哪位大人唤老夫?”

贾雨村小跑了过来,喘了两口气,“林大人何故走得这么快,让下官好追。”

“不知道是贾大人在喊老夫,恕罪恕罪,您这么急匆匆的,有什么事吗?”

“上次和林大人匆匆一别,下官仍然记得老大人的风采,想要等一会儿请老大人去喝杯水酒。”

林如海摇了摇胳膊,“老了老了喝不了酒了,太医已经嘱咐过了要忌讳辛辣与酒,贾大人的好意老夫心领了,改日有机会了一起喝茶,今天不行了,今天家中小犬要去他岳家请婚期,实在不巧,不巧啊。”

说完之后扭头就走,贾雨村跟在后面也就来得及说了几句闲话,就遇见了一个后宫的太监。

这个太监专门等着林如海呢。

“娘娘吩咐了,说是请老大人走的时候带走点东西,这是赏给贵府大公子的,老大人不要推辞。”

贾雨村赶快伸着脖子看了看,看见是一些喜庆的宫缎,想着宫里面的娘娘,大概是给她兄弟做脸,拿到岳父家里显得更好看一些。

领了东西,林如海又谢了赏赐,可偏偏这个贾雨村跟狗皮膏药一样甩不掉走哪儿跟哪儿。

林如海已经走到了宫门口,“贾大人,老夫今日有事儿就不和您聊天儿了,您请便。”

“好说好说,过两日休沐了,下官就去拜访老大人。”说完之后倒退了两步,转身大踏步离开了。

林如海的脸色不好看,旁边他的奶兄弟谢大就在一边问,“老爷,这是谁?怎么看不懂眉高眼低。”

“不用管他,最近几年在京城避着点儿他的风头。”

回到家之后,林皓已经回来了。正坐在堂上跟贾敏说话。

林如海被两个儿子扶着坐在了位置上,慢悠悠地问大儿子,“辛家那里安顿好了?”

“已经安顿好了,拜访了老太爷,老太爷十分喜欢儿子还赏下了不少好东西。”

贾敏就在一边笑着对林如海说,“这也是个不知道害臊的。”

林如海摸了摸胡子,“既然东西送过去两家商量好日子就行了,我明天请马师兄喝一回茶,多谢他把院子借给亲家。办完婚事之后天就凉了,要是路上下雨下雪又不好走,京城离着蜀地千里迢迢,路上还不好走,我的意思是让亲家老太爷等明年开春了再回去。”

贾敏想了想,“要不然老爷明天去跟马大人说一说,让亲家老太爷带着几位公子住到过了年开春再搬。”

“再看看吧,等成了亲,辛家住到咱们家也没什么。”

贾敏想了想,“这可能有些不妥当,过年的时候要把娘娘接回来……”

“家里面住几个亲戚,这又有什么呢。谁家没几个亲戚不成,娘娘不会计较这个的,你放心吧。”

林黛玉在一边儿拉了拉贾敏的衣服,“娘就是想多了,我外祖父家里面不也是满屋子的亲戚吗?”

林黛玉说到这里贾敏才想起一件事儿来,“琏儿媳妇今天早上来咱们家了,说是有不少人去扬州苏州这些地方采买小戏子,问咱们家要不要买一些?我想着咱们家又没人看戏,就跟她说不买。

可是后来想想,当年咱们家老太太还在的时候,娘娘最喜欢跟着老太太出门看戏……老爷说买不买?”

林如海摇了摇头,“买人卖人都是些伤阴德的事情,咱们家有使唤不完的奴婢,何必再买呢。再说了买过来家宅不宁,瞧瞧这兄弟俩,没一个能静下心来读书的,要是再来了些会唱小曲儿的,你看他们两个还能读进去书不能。”

林皎不乐意了,“爹爹不能这么说,儿子才不看这些东西呢,儿子想要一匹小马……”

林如海哼了一声,站起来到卧室换衣服去了。

林皎委屈巴巴地跑到贾敏跟前,“娘………”

“乖,你才这么高一点儿,那小马比你高多了,咱晚几年再学骑马好不好?”

林皎想磨着贾敏同意买一匹小马,贾敏被他闹得头昏眼花,招呼着大儿子把这小家伙带走,林皎不同意,搂着贾敏的腰不走。就在这个时候,王熙凤又来了。

贾敏还纳闷儿王熙凤怎么去了又来,林皓已经抱着林皎出院子了。

王熙凤在路上碰到他们哥俩,大老远的就打招呼,“两位兄弟这是干什么去啊?”

“嫂子好,带着二弟去外边街上溜达溜达。”

“那感情好,你们早些去吧。”

王熙凤和他们兄弟两个分别之后,又赶快到了贾敏跟前。“姑妈,我又来了。”

“快坐下,怎么又跑一趟,又有什么事?让丫头过来跟我说一声就行了。”

王熙凤强撑着笑脸,“这是大事儿,丫头们哪能说得清楚呢。这回来就是想找你借几个人,以前姑妈在扬州住过一段时间,借几个在扬州经常办事的管事,我们想采买一些扬州的绣品。”

贾敏想了想心里面有几分不乐意。心里面想着娘家的事最好别沾手,要不然以后一身腥还说不清楚。

直接拒绝,“你们家难不成没有人手?而且甄家在江南树大根深,有什么事儿请他们家出面不是更好。”

王熙凤就笑着解释,“老太太说了,说姑妈这里说不定也要给皇后娘娘买些什么东西,我们家正好搭个顺风船,咱们两家一块买了。”

贾敏笑了笑,“你说晚了,我们家的人上个月都已经去了,下个月说不定就回来了呢。”

林黛玉端了一杯茶水放到王熙凤跟前,“二嫂子请喝水。”

“哪敢劳动妹妹,妹妹快坐着,嫂子就是个破落户,随便有口喝的就行了。”

林黛玉退回去,坐在贾敏身边,“不瞒二嫂子说,我们家的东西都已经买齐了。没买的也不打算再买了。”

“姑妈这里办事儿倒是阔利……只是姑妈这里真的不准备采买一些戏子,到时候……”

贾敏摆了摆手,“娘娘从小就不爱这个,到时候他回来了,我只管下厨整几个菜,也让她好好的吃一顿。倒是你们家,如果没有什么买的也就算了,要买赶快动手,晚了就来不及了。”

王熙凤把茶杯放到桌子上,“姑妈跟前我也不说那些虚的了,有好多东西没买呢,只不过现如今手里没钱罢了。”

贾敏心里在想,果然还是娘娘厉害,当初娘家还钱的时候,娘娘就说不要接,如今他们也没有脸面再张嘴借钱了。

王熙凤倒是没想着来林家借钱,也只不过是想诉诉苦罢了。

“家里面动一下就要花钱,这银子真的跟流水一样的花出去了。一草一木都要算计清楚,要不然缺了这边少了那边,到最后哪里都不美气。不瞒姑妈说,家里面的内库已经花干净了。”

贾敏跟着叹了一口气,“谁家不是这个样子,我也来给你算算这个帐,娘娘成亲的时候嫁妆不算光是其他零零碎碎的开销,花的数说出来你都不信。

我记得那个时候光是成亲那一天光是招待来宾吃饭喝酒就花了上万辆银子。别的就别说了,像那些撒出去的喜钱,给亲戚朋友送出去的喜饼钱……

这一回家里面还没缓过这口气呢又遇上了这样一件大事,要不然我们哪能不给娘娘做这个脸面,我听说这诸位娘娘家里也就我们家的园子最小气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打发小女儿林黛玉去厨房看看,“你去厨房那边看看,看饭菜做好了没有,做好了摆上来,请你嫂子喝几杯。”

王熙凤赶快站起来拦着,林黛玉答应了一声,带着的丫鬟们出去了。

贾敏压低声音问王熙凤,“你只管跟我说实话,你们家既然银子不够……现在用这银子是太太的私房还是老太太的私房?”

王熙凤眼珠子一转,“侄儿媳妇儿跟姑妈说实话也无妨,这银子啊,既不是老太太的私房,也不是太太的私房。而是那些商户们的家产……有不少商人被薛姨妈穿针引线带到了太太跟前,太太取了他们的家产就开始建园子。”

贾敏皱的眉头,“这不太好吧,小门小户能有多少银子?那些大商号岂是肯轻易低头的,这个时候愿意带着全部家产来投的,都是一些小门户。他们身上才有多少油水?”

“姑妈说对了,虽然小门小户的没多少两银子,但是架不住人多呀……太太倒是想打那些大商号的主意,可是崩了一回牙就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王夫人倒霉贾敏喜闻乐见,“是哪一家的生意让你们太太看上了?”

“还能是哪一家,衣食住行四样,排在第一的就是那些布行,布行的龙头就是云升,太太看上云升了。”

贾敏心里面冷哼了一声,对二嫂子厌恶到极点。

心里面想着家里已经开始巧取豪夺了,老太太究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再一想,知道是知道,只是不管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